資深交易員的血淚教訓,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股市出現如此大的危機

在股市博弈過程中,許多人往往都有這樣經歷:依據“晦澀難懂”的股票研究、分析方法,選擇買入股票,往往不會成功。股市中的“研究”一詞,實際上就 是製造大量看不懂而且又毫無用處的東西,自認為研究上了水平,自己成了行家、專家,並依此選擇股票,大膽購買,沒想到根本不是你想像的那樣,買入後雖然有 小幅上漲但很快就大幅下跌。你“割肉”出局,卻又開始上升,當你又想挽回之前的損失再追進去,好像有人成心與你過不去一樣,開始走低。更使你氣惱的是,當 你準備再次斬倉賣出時,你的電腦又突然“死機”,結果未能賣出,把你死死套牢。事後證明,你選擇的那些股票走勢完全相反,不僅不是強勢品種,反而是最弱的 一些。

因此這種“多磨”,當然從另一個方面也許又預示了你在股票市場所依據的選股方法根本沒學懂,即便學懂了也並不適合你,或者介入的時機 根本不對。而如果介入的時機成熟,大趨勢向上,何愁你選擇的股票不漲,這種情形下,自會感覺選股方法正確而簡單,也就不會讓你連連斬倉割肉甚至套牢了。

“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其實,人世間未必富貴才算幸福,幸福只是人自身感受出來的,其實質是人的身心與自然和諧的體現。可是,不少人為自己的俗世所求未得而擾得心智煩亂,而一旦願望實現,又會產生新的欲求,貪慾永無止境。人今生今世也就在為這一無窮無盡的貪慾而奔波勞碌。天地滋養眾生,何嘗要降憂患於人世,只是人們自己要將這永遠解脫不了的枷鎖套到自己的身上。

魚在水中能優哉遊哉地遊動,這是因為它不像人除了飲食之外還常為外物引誘而陷於無窮的苦惱之中。“忽見故園春色好,飛飛蜂蝶鬧芳妍。”當我們急流勇進之後,就會發現愉快的知足生活更能尋覓到生命的真諦。

在股市上,人們為行情的狂升而歡欣雀躍,而行情一旦急流直下又怨聲載道。股市是一個永遠無休止追求“貪慾”的場所,股市上的人“貪慾”往往都較強,有的不幸被套牢而整日怨天尤人,有的坐失一段行情而捶胸頓足。其實,保持平常之心,知足常樂,這才是股市上的常勝將軍。

遠足於郊野之外,結屋於雲霞之中,棲身於山野清泉之間,獨釣於小溪之畔;孤枕夢醒,與野老山翁相聚,與小孩嬉戲,與野鶴為伴,不再談論人間的興衰成敗,這正是天地之間的真情趣。

在世俗的人生旅途上,人們為謀取功名利祿而費盡了心力,得隴而望蜀,一生奔波勞碌,簡直是被套上了一把無形的枷鎖,但到頭來仍一無所獲地離去。其實,功名利祿猶如過眼煙雲,既來之,則安之,不可強求,要以一顆平常之心待之。生命的真諦並不是以人的成功論得失。

股市中人對股市就如謀取功名利祿那樣如痴如醉而竭盡了心智,其實股市上的得與失猶如鏡中花、水中月,如果對得與失過於計較,就會同對功名利祿過於強求那樣最終反受其害。炒股需要一顆平常之心,要有清澈如鏡的心境,對股市過分迷戀,就會變成股市遊戲的奴隸。

2015年,中國爆發了自1990年股市建立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對此,我們做了非常多的研究。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對未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很好的借鑑意義。只有通過研究,我們才能知道,未來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應對這樣大規模的股市危機。

與全球歷次市場危機一樣,中國這場股市危機也經歷了快速上漲、斷崖式下跌、政府救市、市場趨穩四個階段。從時間跨度、波動幅度和後續影響看,它與1987年美國的“黑色星期一”有一定的相似性。

2014年7月份以後,特別是10月份以後,市場出現了三次大幅度上漲,從2014年11月到2015年6月中旬,不到七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從2450點上漲到了5166點,累計上漲超過一倍,達到了110.9%。無論從上漲速度、幅度還是交易量、換手率、市盈率上看,市場顯然出現了極其嚴重的泡沫,危機已在眼前,崩盤隨時出現。

到了2015年6月15日,上證指數從開盤時的5174點一路狂瀉,到8月26日達到最低2850點,下跌了45%,中小板和創業板分別下跌44.6%和51.8%。包括這次觸發了熔斷機制的下跌,已經是第三次。在累計經過了三次大幅度上漲和三次大幅度下跌之後,股指最終回到起點。

那麼,按照學術界對市場危機下跌幅度的定義,一方面它在十個交易日的跌幅大大超過20%,而且是連續兩次,這兩個下跌超過20%的易日相距非常近,可以斷定為爆發了市場危機。

危機的五大成因:

1、市場對中國經濟改革和增長模式轉型的短期預期過高,長期預期不足,從而造成急功近利、短期炒作、快速推高價格、迅速套利離場的市場狀態

雖然我們中國的經濟改革轉型具備很大的勇氣,包括一帶一路、互聯網+、新興產業崛起、經濟發展新多極圈等很多新的戰略、新的理念都非常正確。經濟改革和轉型啟動,經濟增長模式處於調整之中,但是這是我們國家長期的戰略。而市場卻對這些改革紅利和“新因素”的作用過度解讀,誇大並突出了短期效應,忽視了長期的戰略價值,把經濟轉型的一些長期因素偷換成短期的炒作概念,從而使緩慢上漲的市場快步變成泡沫化的市場,具有長期成長基礎的市場被快速透支。

2、嚴重誤讀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政策本意,扭曲理解資本市場的戰略價值,功利化地認為發展資本市場就是推高股價

事實上從“十八大”以來,中國前所未有地重視資本市場的發展,發展資本市場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的重點,是中國金融市場化、國際化的重點突破口,對進一步調整金融結構、完善金融功能、提升金融效率和提高金融防範風險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過去較長一個時期,中國金融結構過度“銀行化”,銀行類金融機構的信貸資產規模和佔比越來越大。證券化金融資產比重趨於下降,金融體系存量資產所沉澱的潛在風險越來越大。為了有效地化解中國金融體系越來越嚴重的金融風險,推動資產證券化,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正是基於這樣的宏觀判斷,這些年我們著力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推動資本市場領域多方面的改革,並取得積極成效。我們認為,發展資本市場,符合金融結構變革的基本趨勢。

但是,市場對這個長期的基本趨勢做了過於短期的理解,把發展資本市場這樣一個國家戰略誤讀為“國家牛”,以為資本市場就是國家立場。“國家牛”的概念容易麻痺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沒有風險意識的“國家牛”認知,在現實中很容易演變成“快牛”甚至“瘋牛”。在全球資本市場的發展歷史中,不缺乏此類案例。

3、高槓杆配置是這次股市危機的直接推手

高槓杆配置可以說是這次股市危機的一個直接推手。在股票市場上,配資交易是一種信用交易,也是一種槓桿交易。它視配資類型、資金性質和渠道、工具特點、平倉機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市場槓桿效應。隨著證券公司融資業務和融資工具的創新,中國股票市場中的配資渠道和配資類型日漸豐富而多元。在股市長期向好,上漲預期一致時,配資規模特別是場外配資規模會有爆發式增長,在監管不足或者監管滯後時,這種爆發式增長的配資交易為未來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可以說,我們的資本市場,很多事情都做“反”了。市場融資規模的快速膨脹與槓桿率有密切關係,在市場上漲階段,特別是在峰值時期,在證券公司和資金提供方利益的驅使下,融資主體為追求股票投機收益最大化,不斷提高槓杆率,場內融資有時會達到限值的2倍,場外配資多在3-5倍,最高槓杆率甚至達到10倍。市場配資規模的迅速膨脹和高槓杆推動著股市快速上漲,風險大幅增加,市場價格泡沫化,市場結構極其脆弱,危機一觸即發,一發而必呈雪崩式下跌。

4、交易機制的結構性缺陷對市場危機起到了助推作用

我們的交易機制有結構性缺陷,這裡面主要包括:1.“T+1”交易制度的適當性;2.市場停牌機制的選擇,即個股漲跌停板和整體市場的熔斷機制;3.程序化交易的市場效應,含量化投資和高頻交易;4.現貨市場買多與套空的動能結構;5.衍生品交易對現貨市場的影響等等,這些都是危機形成的重要原因。

5、監管的滯後和監管獨立性的缺失是股市危機爆發不可漠視的因素

監管滯後和監管的不對稱。近年來,為健全證券公司的市場主體地位,活躍股票市場,給投資者以更大的資產組合空間,資本市場金融創新的步伐明顯加快,多種新型金融產品、融資工具、避險機制、交易技術和交易制度等都有較快發展或完善。但無論是金融工具的創新還是交易技術的升級,一方面提升了市場效率,拓展了市場交易資源,改善了市場流動性,另一方面也由於改變了原來的交易結構,使其進一步遊離於傳統的監管視野之外,既往監管標準難以覆蓋,新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

整體上看,市場監管理念沒有及時跟上創新的步伐,傳統監管手段難以監測到新的風險源。監管的敏感度遠遠不及風險變化的速度,對市場創新的速度以及這種創新可能帶來的新的風險缺乏深度理解,這樣的監管一定是滯後的監管。雖然我們不能把這次股市危機的主要責任歸咎於監管低效,但監管滯後和對風險的低敏感,無疑是一個不可漠視的因素。

所以我們要清楚,監管主體應該幹什麼?監管部門最重要的職能是什麼?它顯然不應該是指數的上漲。指數的上漲和市值的擴大都不是監管的成就,監管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市場的良性運轉,依照法律查處違規違法行為,保持市場足夠的風險預警。這才應該是監管的天職,它不應以市場狀態的變化而變化,不能把查出違規違法的行為作為市場調節的一個工具。監管也應該高度關注市場的風險結構、風險的變化,同時調整相應的規則。

監管的滯後與低效,既與監管者的市場化和專業化能力有關,更與監管者的獨立 性不夠有密切關係。在市場上漲過程中,和市場開始出現嚴重的泡沫化趨勢之前,監管部門對上漲的關心大大超過對風險的關注,有時甚至會誤認為股票價格的上漲是監管者的重要目標,以至於對一些可能對市場帶來重大潛在風險的工具創新和違規違法行為視而不見。

在2015年3-6月期間,一度令人恐懼的交易規模已比同期全球所有的市場交易量還要大,這種明顯的不可持續的巨大交易量對後市意味著崩盤式的危機。面對這樣巨大的成交量,需要反思很多規則的設計,要進行新的思考,隨著指數的上升,要不斷降低市場槓桿率。但是那時,社會,也包括監管部門卻市場發展簡單理解為股票價格的上漲、市值的增加,以至於忽略了高槓杆給市場帶來的災難。

除了沒有警惕配資越來越大、槓桿越來越高的巨大風險外,這期間各種以提高股價為目的的可疑信息披露也在市場瀰漫。事後表明,這裡有許多虛假信息。從基本常識和起碼的專業能力看,對如此多的所謂“利好”信息,是必須納入監管視野的,但是很遺憾,在當時,這些可疑信息被市場的歡呼聲淹沒了,監管的獨立性被嚴重削弱。一個缺乏獨立性監管的市場一定是一個秩序混亂的市場,其結果一定是一個泡沫化的市場,股災和危機只是時間問題。

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石是透明度,資本市場秩序的維繫靠獨立監管。監管的天職是維護市場秩序和“三公”原則,至於市場的漲跌趨勢,顯然不在監管的職責範圍之內。

莊家的幾大騙術揭秘:

騙術之一:尾市拉高,真進假出。有很多莊家會在收市前15分鐘採用大單放量拉高,將收盤價做高,來誤導散戶,讓散戶認為是莊家拉高,大膽的跟進做短差,結果次日出現低開低走的情況,讓散戶後悔莫及。這樣的手法是由於莊家的實力偏弱,手上的資金不足造成的。

騙術之二:高位盤整放巨量突破。巨量一般是指超過該股流通盤10%的標準,這樣的突破很多情況下都是假突破。股價在高位盤整突破上攻時,巨量是急於離場的莊家和急於進場的跟進者共同成交的,莊家利用散戶熟識的放量上攻欺騙散戶。在莊家高位出逃時,一定會有人高位接貨,假如莊家看好後市,沒有必要放巨量,而是小幅放量即可,因此唯一的可能就是莊家減磅出逃。股民在看盤的時候,一定要非常注意成交量。

騙術之三:盤口委託單騙術。在三個買賣盤口中,三個委買單全是大筆買單,三個委賣全都是小筆賣單,人們一般都會認為是莊家進行吸貨,反之則是莊家進行出貨。假如真是這樣的話,莊家還怎麼騙錢?莊家吸貨和出貨的手法和我們想的其實剛好相反,所以股民們一定要細心留意,不要中了莊家的圈套。

騙術之四:利用分析軟件的弱點有耐心的莊家每次只賣2000-8000股,根本不會超過10000股,所以有的軟件分析系統都不會把這小單成交當作是主力出貨,只看作是散戶的自由換手。兩個操盤手在兩部電腦上分別輸入,按賣一上的委賣價買進100股,,以及按買三的價格輸入賣出9900股,然後同時下單,顯示出來就是成交10000股,而且是按委賣單成交,分析系統會統計為主動性買盤。這就要盯緊均價錢,若顯示一主動性大筆買單,而分時均線卻往下掉,證明這一筆是假買盤,真賣盤。

弱勢莊家被砸盤,細數其中的細節

弱市做莊失敗仍莊家操盤常事,這些超短線莊家做莊失敗被套後有兩種選擇:①止損撤退;②自救拉起後撤退。選擇止損撤退還是自救先拉起後撤退?每個莊家根據自身情況而定。操盤星湖科技被套莊家次日選擇自救拉高後才開始撤退。下面就來看看星湖科技被套莊家自救拉高和撤退盤面操盤細節。

資深交易員的血淚教訓,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股市出現如此大的危機

資深交易員的血淚教訓,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股市出現如此大的危機

資深交易員的血淚教訓,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股市出現如此大的危機

資深交易員的血淚教訓,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股市出現如此大的危機

個股下跌後如被套莊家有實力還有資金,莊家進行自救的機會比較大。莊家自救時有兩種情況:一是盡力拉回點股價減少帳面損失;二是拉起股價馬上減倉撤退。如自己所持個股出現莊家自救動作,其拉起股價並努力維持以減少帳面損失的可暫持。如所持個股莊家自救拉起股價即出現減倉動作的,那麼就要及時跟著溜之大吉。這類個股不能買入,因為莊家拉高減倉後股價繼續將下跌甚至跌的更狠。

發現一個股票盤中股價表現很好時,判斷其是否屬於莊家自救推高,可看目標股票前期一個月以來盤口分時表現。通過對歷史分時表現分析該股有沒有主力運作。通過盤面結合K線成交量等去判斷是否有機構套牢其中。下面以幾個案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資深交易員的血淚教訓,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股市出現如此大的危機

資深交易員的血淚教訓,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股市出現如此大的危機

資深交易員的血淚教訓,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股市出現如此大的危機

散戶自救箴言:

一、要判斷什麼股票值得補,什麼股票不值得補,不成盲目補進的股票有四類

1、是含無為數複雜的大小非的股票;

2、是含有具有強烈的變現願望的計謀投資者配售股的股票;

3、是價錢高估以及國度財產政策打壓的品種;

4、是大勢已去、從力農戶全線撤離的股票。

若是投資者的手中有如許的股票,必需換股操做而不是盲目補倉,正在將來的反彈行情中,將有良多股票無法回到前期高點,這是必需警戒的。

二、補倉的股票必需屬於兩品種型

1、短期手藝目標完全調整到位,例如KDJ等完全見底並構成無效的反轉手藝形態,這是空倉資金連續回吃或補倉的好機會。

2、農戶運做節拍較著、中持久趨向連結無缺的股票。目前大盤全體趨向雖然欠安,可是,兩市有不少股票仍然維持正在較健康的上升通道中,調整到年線位 置就止跌,任何一個耐心和細心的投資者都能輕鬆地正在年線一帶成功抄到波段底。一旦進入前期高點一帶就堅定拋售,其餘時間要耐心地期待股價回落。

三、補倉要留意捕獲機會

一般說來,大盤或個股見底的時候,股價會由於抄底資金的強勁介入敏捷走高以至漲停,由於行情處於不開闊爽朗期,資金獲利變現的願望很強烈,正在隨後 的時間裡,必然會遭到獲利盤的打壓,投資者能夠正在股價遇阻、呈現手藝調整時出局,耐心期待調整竣事後再逢低吃回,高拋低吸,來回做波段。

四、補倉和變現滾動操做

凡是說來,大盤或個股若是以70度以上的角度曲線上漲的話,會由於多方能量耗損過大而呈現較大的手藝調整和回吐壓力,投資者能夠考慮將取補倉數量不異的籌碼正在股價大漲的過程中T+0拋售一次。若是確定反彈還會延續下去,就不必採納此種方式。

五、跌破主要手藝位置,不宜頓時補進,應先清後看

補倉是沉套的伴侶謀求自救的一種主要的體例,力圖判斷精準,不克不及失誤,不然會導致本人蒙受更大的吃虧,不少正在38元以上持有中國石油的伴侶正在30元平臺破位的時候,不單沒有適度止損出局,反而借錢補倉,這是極其盲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