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性心臟病是怎麼形成的?

ann-安大官人

風溼性心臟病是甲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引發的自身免疫性反應並累及到心臟瓣膜,引起的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最終導致心衰、心律失常等心臟病的表現形式。風溼性心臟病年輕女性多見,約2/3患者有過風溼熱病史。

首先,風溼性心臟病的發生與一種叫做“乙型鏈球菌”的細菌反覆感染有關。這種細菌在機體免疫力低、遺傳因素等影響下,會反覆導致扁桃體炎和咽喉炎等,通俗的說法就是嗓子痛,好發於5-15歲的青少年。

在鏈球菌入侵人體後,血清中抗體(抗0)水平即會上升,會啟動人體的免疫反應,人體的免疫細胞會攻擊入侵的鏈球菌,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在絕大多數人可以進行這種正常的自身免疫反應,但有3%的患者卻會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免疫功能紊亂,鏈球菌產生的毒素(抗原)與人體產生的抵抗毒素的物質(抗體)結合成一種有害的

複合物並沉積在心臟瓣膜表面,導致瓣膜肥厚、粘連,影響心臟瓣膜的正常開放、關閉功能,特別是二尖瓣和主動脈瓣。

感染常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期,每次感染都會造成這種不正常的免疫反應持續侵害心臟瓣膜,到中年的時候,原來光滑、纖薄、柔軟而富有彈性的瓣膜會增厚、粘連、變形及腱索縮短變粗,最終導致風溼性心臟瓣膜病的發生,以單純二尖瓣病變最為常見,其次是二尖瓣合併主動脈瓣病變。


醫患家

風溼性心臟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 RHD)以往在我國是一個常見病多發病,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民眾的醫療、衛生和營養等危險因素持續的改善和提高,其目前在我國已經相對少見了。不過根據近年的報道,其在全球還有約1.5千萬的患者,每年有約25萬人因其而失去生命,因此其仍然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本問題主要關心的是風溼性心臟病形成的原因,以下精靈醫生就這一問題進行一下簡單的介紹。

風溼性心臟病的形成有兩大原因,簡單地說就是外因和內因。對於外因目前的研究已經比較清楚了,其罪魁禍首就是一種叫做A組溶血性鏈球菌的細菌,它是一種常見的致病菌,往往會感染人體的呼吸系統。內因則是人體的免疫力,其又與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有關。所謂先天因素主要是指遺傳因素,研究表明有部分人更容易患有風溼性心臟病,這與其特殊的免疫防禦機制有關,這類人所產生的對抗細菌的抗體也可以識別自身的血管和關節上的自身抗原,進而自我攻擊造成損傷。外因則主要與營養和衛生環境有關,前者可以讓人體處於一種免疫力較強,且平衡的狀態,後者則決定了接觸這種致病菌的概率。這也是為什麼經濟發展提高了,風溼性心臟病發病率會下降的主要原因。

那麼風溼性心臟病發病的過程是什麼樣呢?當免疫力不足的人接觸到A組溶血性鏈球菌後首先在上呼吸道形成感染,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感冒,有些嚴重者則可能到下呼吸道,形成氣管炎,甚至於肺炎。人體的免疫細胞會產生抗體對抗細菌,但其同時有可能損傷血管內膜、心臟內膜、關節,甚至於心肌,此時還多伴有細菌進入血液,粘附於損傷的心臟瓣膜,並伴有高熱發生,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風溼熱。當心髒瓣膜和心內膜受到損傷,機體就啟動修復程序,用纖維組織進行替代,也就如同皮膚受傷後產生的疤痕,這樣會導致心臟瓣膜變形或產生關閉不全的情況。長此以往心臟的做功就會增加,再者風溼熱會反覆出現,最終導致心臟衰竭致人死亡。


精靈醫生

風溼性心臟病

風溼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是指由於風溼熱活動,累及心臟瓣膜而造成的心臟瓣膜病變。表現為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中有一個或幾個瓣膜狹窄和(或)關閉不全。臨床上狹窄或關閉不全常同時存在,但常以一種為主。患病初期常常無明顯症狀,後期則表現為心慌氣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腫、咳粉紅色泡沫痰等心功能失代償的表現。

病因

風溼性心臟病是甲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變態反應的部分表現,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臟部位的病理變化主要發生在心臟瓣膜部位。二尖瓣為最常見受累部位。

臨床表現

由於心臟瓣膜的病變,使得心臟在運送血液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如瓣膜狹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為了射出足夠的血液,心臟則更加費力地舒張和收縮,這樣使心臟工作強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臟易疲勞,久而久之造成心臟肥大。

如二尖瓣狹窄到一定程度時由於左心房壓力的增高,導致肺靜脈和肺毛細血管壓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血後容易引起以下症狀:①呼吸困難;②咳嗽;③咳血,有的還會出現聲音沙啞和吞嚥困難。臨床上常見心臟瓣膜病變如下:

1.二尖瓣關閉不全

風溼性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常僅有輕度症狀,當有風溼活動、感染性心內膜炎或腱索斷裂時症狀加重,75%的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發生房顫,房顫可增加左心房的壓力。左心室容量過大是引起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心悸氣短的另一重要原因。病變的後期可有肺水腫、咯血和右心衰竭。

2.主動脈瓣狹窄

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在代償期可無症狀,瓣口重度狹窄的病人大多有倦怠、呼吸困難(勞力性或陣發性)、心絞痛、眩暈或暈厥,甚至突然死亡。

(1)心絞痛 20%~60%的病人可發生心絞痛,且疼痛隨著年齡和瓣口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心絞痛的出現表明主動脈瓣口狹窄已相當嚴重。心絞痛可發生於勞累後,也可發生在靜息時,表明與勞累和體力活動不一定有關。

(3)呼吸困難 勞力性呼吸困難往往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現,常伴有疲乏無力與靜脈壓陣發性升高。隨著心力衰竭的加重,可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咳粉紅色泡沫痰。

(4)猝死 20%~50%的病例可發生猝死,多數病例猝死前可有反覆心絞痛或暈厥發作,但亦可為首發症狀。其發生的原因可能與嚴重的、致命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顫動等有關。

(5)多汗和心悸 此類患者出汗特別多,由於心肌收縮增強和心律失常,患者常感到心悸,多汗常在心悸後出現,可能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張力增高有關。

3.三尖瓣狹窄

三尖瓣狹窄的臨床表現可因同時存在的二尖瓣狹窄而不甚顯著或與二尖瓣狹窄的症狀混淆。患者較易疲乏,常訴右上腹不適或脹痛及周身水腫。頸靜脈的明顯搏動常使患者頸部有一種撲動性不適感。此外,由於胃腸道的淤血,患者常訴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或噯氣等。少數患者還可發生暈厥,週期性發紺或胸骨後不適,可有呼吸困難。

4.三尖瓣關閉不全

無肺動脈高壓的三尖瓣關閉不全的症狀相對較輕。肺動脈高壓及三尖瓣關閉不全並存時,心輸出量降低,右心衰竭症狀明顯。可表現為乏力,全身水腫,腹腔積液及肝淤血引起的右季肋區和右上腹脹痛。有頸部或腹部靜脈搏動感,特別在體力勞動或情緒激動時更為明顯。有時可有眼球搏動,部分患者可有輕度黃疸。許多三尖瓣關閉不全患者中,病情逐漸發展時,由併發存在的二尖瓣病變所引起的肺瘀血可減輕,但虛弱、乏力及其他心輸出量下降症狀卻變得明顯。

5.聯合瓣膜病變

聯合瓣膜病變有以下幾種組合形式:同一病因累及2個或2個以上瓣膜,最常見為風溼引起的二尖瓣和主動脈瓣或其他瓣膜病變;其他為感染性心內膜炎可同時侵犯二尖瓣、主動脈瓣、三尖瓣或肺動脈瓣。

預防

1.防治鏈球菌感染

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風溼活動、加重病情。

2.勞逸結合

病人症狀不明顯時可適當做些輕體力活,適當的運動和體力勞動可增加心臟的代償能力,但不要參加重體力勞動,以免增加心臟負擔。病人伴有心功能不全或風溼活動時應絕對臥床休息,一切生活均應由家人協助。對病人態度要和藹、避免不良刺激。不少風溼性心臟病患者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時,容易突然發生心動過速,增加心臟負擔,造成心功能不全。

3.合理飲食

心功能不全者應控制水分的攝入,飲食中適量限制鈉鹽。每日以10克以下為宜,切忌食用鹽醃製品。減少高脂肪飲食;緩進飲料;服用利尿劑者應吃些水果如香蕉、桔子等;戒刺激性飲食和興奮性藥物;節制性生活。

4.不宜作劇烈活動

5.如需拔牙或作其他小手術

術前應採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順益舒

風溼性心臟病引起的原因是什麼,風溼性心瓣膜病是比較常見的心臟病,特別是在我國風溼性心臟病的發生比較的正常,又可以稱為是風溼性心臟病。

風溼性心臟病引起的原因是什麼,風溼性心瓣膜病是比較常見的心臟病,特別是在我國風溼性心臟病的發生比較的正常,又可以稱為是風溼性心臟病。風溼性心瓣膜病的病症在成人的心血管疾病中佔了很大的比例。在臨床上面,主要是以單純的二尖瓣的病變是比較常見的,佔的比例很高,如果是二尖瓣合併主動脈瓣病變,這是比較其次的,風溼性心瓣膜病,這種疾病最主要是多在冬春兩季,這兩個季節的發病率是最高,其中是以兒童還有青少年是最多見的,而且有反覆發作的趨勢。

風溼性心臟病的發病,跟平時生活的環境有關係,如果環境處於寒冷和潮溼的狀況下,如果患者還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扁桃腺炎症狀、而且還和咽炎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

風心病屬於是自身免疫性的一種疾病,經常會累及到整個的心臟,其中還會包括心包、心肌還有心內膜這幾個部位,如果是比較嚴重的,還可以讓心瓣膜發生嚴重的炎症,所以被稱為是風溼性心臟炎或者是稱為全心炎。風溼性心臟病的早期可能沒有症狀,但是患者會隨著病情的逐漸的加重,患者就會出現乏力的現象、還會表現為心慌氣短及其會有陣發性呼吸困難、患者會咳嗽、可能還會出現咯血及胸痛、表現為吞嚥困難、口唇顏色出現深紅。患者到了晚期的時候,就會隨之出現各種的併發症,有些患者會出現發燒的情況、患者還會出現下肢腫脹、出現感染性的心內膜炎和栓塞、甚至還是出現猝死。大家應該要做好預防,防止發生風溼性心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