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起来令人“发疯”的病——痛风,除了尿酸还需要做哪些检验?

痛风性关节炎,也称为痛风,它是由于针状的尿酸结晶沉积在一个或多个关节的关节液和关节组织中,从而导致关节发炎、肿胀、关节剧烈疼痛等症状。最常受累的关节是大足趾,其次在手、手腕、膝、脚等部位。一年中痛风可能发作数次,一次可持续数天。在痛风发作期间,尿酸可沉积在软骨、肌腱、软组织中。沉积于皮下的尿酸盐可在皮肤下形成肿块即所谓的痛风石;沉积在肾脏,可导致肾结石和肾损害。大多数痛风属于急性发作并持续数天,但若病情频繁发作可延长病期,有些可能会转为慢性痛风。

试验

检查的目的一是确诊痛风,并和有类似症状的关节炎等其它疾病相鉴别,二是明确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的原因。

实验室检查:

滑膜液分析——检测针样的尿酸结晶和其它可能存在的结晶体,并检查是否有关节感染指征。

尿酸——检测血液中尿酸水平增高。

基础代谢功能检测组合(Basic Metabolic Panel ,BMP)——这是一组试验,可用于评估和监测患者的肾脏功能。

有时采用的其它试验,如类风湿因子(RF)或抗核抗体(ANA)的检测可排除引起关节炎症状的其它原因。怀疑化脓性关节炎(关节感染引起的关节炎)时可进行血培养和/或关节液培养。

非实验室检查:

受累关节的X射线检查如显示关节有尿酸盐沉积和关节损害则提示可能患有痛风性关节炎。

诸如丙磺舒或苯磺唑酮等药物可以降低尿酸和别嘌呤醇的水平,这些药物可以抑制产生尿酸的酶,从而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及严重程度。患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减少痛风的发作。例如少饮酒,吃适量高蛋白食物等,也可以通过增加液体的摄取来帮助肾脏排出尿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