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駿和你們看不到的“野心”

積木盒子2017年的年報剛剛出來了。

成績很是亮眼。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積木盒子累計成交額為437億元,2017年項目成交總額190.69億,同比增長了56.59%。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積木盒子在原品鈦集團拆分、併入積木拼圖集團之後交出的首個整年度“成績單”。

但外界不知道的是,這個拆分的決定,早在積木盒子決定集團化之前。

董駿和你們看不到的“野心”

“任何創業公司想做很大,都需要從創業的第一天開始就有戰略前瞻性,我覺得我們團隊也有。我們前瞻性是,早早就看到這股科技改變金融的浪潮以及它對金融的改變——即降低金融的交易成本,使得金融服務可以能夠被更多人享有。所有可以使用技術降低交易成本的地方,其實都是我們機會。”

董駿和你們看不到的“野心”

董駿說,“具體降低到什麼地方,這要從發展過程中動態去看。我們最早的時候是一個P2P公司,幫助資金和信貸資產以較低的交易成本對接。後來,隨著我們資金端的資源越來越多,越來越優質,我們又開始研發資產端技術,為信貸流程降低交易成本。”

“在我們兩端(資金端、資產端)越來越強的情況下,我們也開始慢慢嘗試發展其他相關業務板塊。所以我們在集團化之前,公司已經形成了幾個主要的業務板塊和兩個比較重要的能力。”2015-2016年間,“積木”體系先後拿到了互聯網小貸、基金銷售、保險經紀等多張牌照,每張牌照都已經獨立支撐起一類型的業務。同時,圍繞業務和牌照逐漸形成兩個核心能力:一是高效交易的能力,即撮合資金和資產的配對;另一個則是不斷優化、輸出金融核心技術的能力。

董駿指出,“技術和交易這兩個東西當然有很強的關聯,但它們又有非常不同的專注和內涵。交易主要針對的是場景,現在有很多科技公司也在線上做交易,可能它的資產端是線下管理出來的,這個也可以,但它可能就缺乏一個用純技術來做的東西。‘積木’體系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們子公司已經健全,兩塊核心能力已經形成強有力的‘兩翼’。所以拆分是我們早已在計劃之中的事,只是當時我們在想,如果一步到位來做拆分其實是不好的——我們認為第一步最好是先讓市場知道我們不單單是積木盒子,不僅僅是有P2P業務。”

作為2013年上線的、業內頭部的老牌P2P平臺,積木盒子為了擺脫單一的“P2P身份”花了很多功夫,其中他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決定集團化。

2016年6月2日,董駿宣佈定位於智能金融服務集團的PINTEC(品鈦)集團正式成立。2016年9月26日,董駿和現任PINTEC集團CEO的魏偉聯合發佈公開信,宣佈公司重組,拆分為兩家獨立的公司,分別以JIMU(積木拼圖)和PINTEC(品鈦)命名。在拆分之後,兩塊業務各自為獨立的法人實體,擁有各自獨立的品牌,也有各自獨立的辦公場地、管理和運營團隊。

從成立集團到集團再拆分,中間僅有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積木”體系的“拆分”之路走得很快。外界一度揣測,這主要是受了監管的影響。

董駿承認了當時監管環境對(原)品鈦集團的拆分有一定助推的影響。“原本當時的品鈦集團的幾條業務線從發展模式、監管主體、客戶對象上有著較大的區別,一些業務領域對於混業經營也開始做出了明確的限制。”

但在董駿看來,此前的集團化更像是“積木”體系多年深耕各個領域業務的一次品牌上的集中展現。

“我們想要讓市場知道我們有不同的產品(不僅是P2P)、不同的模式(智能信貸、智能投顧等)、不同的定位(專注交易的業務與聚焦技術的業務)。所有人都知道你是積木盒子,是P2P平臺,雖然我們也非常用心去經營積木盒子,去做P2P交易,但我們的基金銷售板塊怎麼樣?智能投顧板塊怎麼樣?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關注到。我們在集團化的時候,對外展示出來的子品牌,其實都是我們已經佈局一年以上、需要進一步直驅而入的業務。那個時候我們就是把這幾個子品牌打出來,讓大家知道每個子品牌到底是幹什麼的。”董駿說。

按照董駿的時間表,市場大概花了三四個月消化這次“集體亮相”。在市場形成了認知後,業務拆分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同年9月,他正式按下了“拆分”的按鈕。正如董駿和魏偉在公開信裡所說的那樣,拆分是“為了更專注聚焦地面對各種挑戰。”

直至今天,外界還是常常將拆分後的積木拼圖集團與品鈦集團混為一談,認為他們是一家。但從拆分之日起,擁有獨立法人的他們,最多隻能稱得上是“兄弟公司”。

董駿認可“兄弟公司”的說法。“兄弟公司並不是說這兩個兄弟有一隻胳膊是共用的,或者有一條腿是共用的。兄弟公司各自擁有各自的大腦、五官及肢體,各自成長,各自有自己的一番事業。只是在需要的時候攜手。”

據董駿透露,目前兩個集團在業務上面是密切的合作關係。“品鈦這一端將其技術輸出了給很多第三方,產生了很多消費金融領域的優質資產,而積木盒子又是這部分消費金融資產主要的資金對接來源。所以我們在業務方面的互動非常多”。

董駿和你們看不到的“野心”

但除此之外,積木拼圖集團和品鈦集團就沒有再多的聯繫了。

“過去五年是我們不斷試錯的五年,雖然我們也曾有過很多很好的機會,但那時業務並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撐,讓我們貿然地去預測這是一個多大的市場。但今天不一樣了,我們很多業務已經積累了三年、四年甚至五年的數據,我們知道按這個模式下去我們的優勢在哪裡,我們知道我的競爭對手在這個上面是比不了的。在這樣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做非常可控的成長。”

親身經歷過的華爾街次貸危機讓董駿認識到,在金融這個領域裡,風險可控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金融會不斷面臨各種各樣壓力測試,如果沒有足夠的可控性,其實跟賭博差不多。“不是說我們沒有過試錯。但我們試錯的時候,是在我們盤子很小的時候,可以去更多嘗試,看看不同的方向是不是可能有潛在空間。那些是可控的試錯,我知道我不會輸。”

“但今天,積木拼圖已經找到了金礦,我就沒有必要再去旁邊新挖一個。”董駿認為,這個“金礦”就是中國普惠金融或者長尾金融所面臨的空間。“這是一個超級大的市場。比如僅零售信貸這一塊,中國每一年的增量都高達上萬億、甚至是幾萬億,描繪市場規模並無意義。理財這一端就更不用說了,純粹理財的潛在市場在近來五年內保守估計也是超過10萬億的規模。”

而在拆分之後,雙方聚焦的效果也是很明顯的,這也是上文董駿為何說“拆分是非常對的”原因。“我們有了一個更長足的發展,以及更強的信心,我們可以更清楚看清眼前的市場。拆分之前我們手上的牌太多,不知道哪張牌應該打多少;分開之後手上就幾張牌,每一張牌都是花全力去打,每一個方向都能夠做很長時間、做很大。”

除了上文提到的積木盒子,積木拼圖集團旗下其他品牌的數據也在印證著董駿的判斷。截至2017年12月底,積木時代同比營收增長93.28%,管理在貸資產增長94.45%。總放款規模方面,簽約筆數和融資金額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128.26%和135.23%,累計服務客戶數量上漲118.71%。從微觀的月單店產能和人均產能來看,數據也分別實現20.24%和16.93%的增幅。而集團旗下的另一子公司積木小貸成立一年多以來,資本金已經達到了100%的利用率,有著更大的業務選擇和合理的槓桿空間。

董駿和你們看不到的“野心”

不過董駿同時也指出,“我們是特別小的船在特別大的大海上面。這個海到底有多寬,是不是容得下我們這艘船,這不是問題。我這艘船在汪洋大海里會不會沉掉才是更大的問題。”

這便是大眾常常感覺到董駿和“積木系”公司的一路“求穩”氣質了。有一個細節曾廣為流傳——在董駿的帶領之下,上至高層,下至積木拼圖集團的任何一個業務員,都是“首席風控官”。董駿對於風險的重視可窺得一斑。

但外界往往只看到董駿和積木拼圖的“求穩”,卻忽略了他們的野心。

“創業是一場馬拉松,我們這只是剛開始。”董駿表示。在他看來,如今的“求穩”只不過是為了未來更遠以及更好的發展。“我們是要做一家百年老店的,這不是光說說,我們也是這麼做的。”

董駿認為,一個公司的發展不應簡單地橫向來做對比,而是應該加入時間軸後進行縱向比較。“很多過去短時間內瘋狂成長的公司,你看他們現在還有多少還活著?或者活得很好的?所以和同業比沒意義,我們更喜歡和自己比,看自己今年又成長了多少。”

但也正是在董駿和積木拼圖這家業內以“求穩”著稱的集團公司的護航之下,四歲半的積木盒子在去年悄然地突破了400億大關。

他們的未來還能跑得多遠,跑得多好,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董駿和你們看不到的“野心”

- END -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