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井扳倒井,100億目標是不是個口號?

國井扳倒井,100億目標是不是個口號?

國井與景芝給消費者帶來了困惑,誰才是芝麻香領袖?

在前篇文章中,有朋友留言很喜歡國井,也就是原來的淄博扳倒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國井。

不知道還有幾個山東人留有扳倒井的品牌口號記憶,當年和《甘十九妹》一起播出的那則廣告“飲不盡的豪爽——扳倒井!”你可還曾記得?

魯酒令記得,《甘十九妹》裡的女主角真好看啊。在80後人群的記憶中,90年代的山東電視劇和山東白酒是多麼霸氣地橫掃全國。而這句“飲不盡的豪爽——扳倒井”也久久地印在了一代人的心目中。

國井扳倒井,100億目標是不是個口號?

酒量還在,厚道豪情難尋了。

江湖一直流傳“好客山東人,善飲北方漢。”山東人能喝酒根源在於好面子,好禮數,這一來二去,三五瓶就下去了。在那個酒風最盛的年代,扳倒井抓住“豪爽”這個賣酒時代的賣點,抓住低檔市場硬需求快速走量,迅速超越魯酒“四大金剛”,產品線上全覆蓋,多商多品大廣告,迅速實現了市場規模。

那個時代,扳倒井塑造了魯酒“品牌買斷”的模式,充分賦能經銷商,97年秦池出事後,魯酒被打上“廣告酒”、“勾兌酒”的標籤,魯酒從全國市場全線退縮回省內,省內有兩家反其道而行之的酒企,一是扳倒井(擴產能,搞買斷,做直銷),二是古貝春(大上廣告、省外布點、聯手五糧液)。

且說扳倒井,來梳理下1997年-2010年間扳倒井的線路圖。

2000年後,扳倒井反而大規模上產能擴建萬噸糧食酒項目,從而趕上了第一波糧食酒熱,2007年,第九純糧固態發酵釀酒車間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定為“最大的純糧固態發酵釀酒生產車間”。

此後,扳倒井在魯酒中最早嘗試“終端直銷”,所謂的“1+X”直分銷模式,一個市場設一個辦事處直控終端,同時賦能經銷商買斷品牌開發產品,這種模式類似於現在洋河的“1+1”模式,廠家手中直控了渠道,並最大限度發揮了經銷商“地頭蛇”的能量,扳倒井的品牌代理權買斷模式成為魯酒中頗具代表性的“扳倒井模式”,模仿了五糧液的套路,據統計,截止2009年

扳倒井的子品牌至少1000多個,覆蓋1000多個價位,這就是扳倒井品牌買斷模式的威力,吃透了3市38縣市場。

2007年前後,當時媒體鼓吹所謂“魯酒復興元年”。扳倒井動起了重返全國的心思,將品牌傳播語“飲不盡的豪爽”升級到“中國之力”,“中國之井”。

“飲不盡的豪爽”顯然符合中低端市場消費者的口味,但是要是衝擊高端走向全國,就不能搞“大碗喝酒豪爽吃肉”這種品牌文化了,於是,扳倒井致力於提升品牌高度,中國之力(國井)品牌主張應運而上,打出國字號,與當時的“國窖、國緣和中國白酒第一坊的水井坊”對應。2007年,扳倒井成為山東省內白酒企業的銷售冠軍,那年魯酒雙雄之一泰山收入超過6億。

那一年,泰山發力“五嶽獨尊”強化全國高端形象,扳倒井則發力“國井”對應,兩家爭奪魯酒龍頭一較高下。

那幾年,媒體也起鬨評說泰山與扳倒井誰才是魯酒領頭羊,一時間成為魯酒主話題。但是,他們都忽略了一個大問題,沒有佔領濟南和青島這兩個高地市場,談何領頭羊,而泰山和扳倒井恰恰誰也沒有在那時站穩濟南市場。

此後,國井扳倒井相伴而稱。據說,國外有學者研究了公司改名的學問,大企業的名字縮短一個單詞,市值就能增加375萬美元。在國內,請易學先生測字改名的企業也很多。除了傳統文化心理趨吉避凶之外,企業改名字更多是基於品牌升級和品牌傳播塑造的目的。過於區域化、過於土氣、過於拗口的名字會妨礙企業品牌的更大範圍傳播。顯然,國井搶先佔據了國字號,值得稱讚,如果放在現在廣告法,恐怕很難通過吧。

當時,魯酒中紛紛關注芝麻香,爭搶芝麻香話語權,企圖以芝麻香型這一獨特品類重振魯酒。國井與景芝又展開角力,幾乎同時扛起芝麻香大旗,國井扳倒井搶先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芝麻香生產基地。

2008年,“中國白酒復糧芝麻香研究基地”在扳倒井揭牌。

2009年,扳倒井重點發力國井復糧芝麻香,同年,國井復糧芝麻香被中國白酒協會認定為中國芝麻香型白酒的代表,瞄準中國芝麻香型白酒領袖品牌。2009年,扳倒井白酒營收超過15億,雖然與一線品牌無法相比,但在省內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魯酒領頭羊,另三個領軍企業景芝、泰山和古貝春在同一年的銷售收入分別約在5億、11億、8億。

2010年,扳倒井攜“中國之力”打入濟南市場。國井扳倒井也在那幾年成為山東公務接待酒。

此後,伴隨著白酒黃金十年最後的瘋狂,山東白酒也迎來紅利期。2011年,扳倒井收入27億、景芝收入18億、古貝春收入11億、泰山收入10億。

魯酒雙雄進入國井與景芝的較量。

在2012年前後,扳倒井始終是媒體眼中的領頭羊。

這後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白酒遭遇寒冬,一線白酒彎腰下沉山東市場,收割區縣甚至農村市場,給魯酒帶來巨大沖擊,雖然大眾市場的消費升級帶來新動力,但是魯酒品牌塑造向來中庸,迎合消費者也心思不夠巧妙,消費者越來越要求好的品牌和高性價比、定位調性清晰的產品。整個市場和消費趨勢向品牌集中。

魯酒普遍下滑。

國井扳倒井開始著手梳理產品線和經銷商,試圖聚焦主品和主品牌,但是其多商多品的弊病暴露無疑,導致市場調轉槍口,在13年-14年經歷下滑,被景芝一舉超越。從此,景芝成為魯酒領頭羊。

2017年剛過,景芝收入約30億。預計國井扳倒井距此也不遠。

隨著2017年整個白酒行業形勢回暖,一線品牌和省級強勢品牌敏銳地意識到:再次拉開排位賽的天賜良機來了。未來三年,從大方面講,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白酒消費升級加速;從小方面講,省級品牌深度全省化、衝擊一線重返全國也就在此一舉。

於是,在2016年,景芝瞄準百億目標公佈全國化規劃;2017年末,國井扳倒井也公佈衝擊百億目標。在政府層面,這兩家也是山東實施魯酒振興戰略,打造百億白酒企業的入選企業。

具體來說,國井的百億目標是:高點定位,搶佔高端話語權,未來五年是國井集團高速發展期,要在2022年實現中高端產品銷售收入佔比70%,銷售收入過百億,堅持國井和扳倒井雙品牌運作,國井品牌主打中高端、扳倒井品牌主打中低端,具體產品上,“國6”要在2021年實現200萬箱的市場銷售。

那麼,問題來了,僅從國井扳倒井來看,它離這個100億目標到底有多遠?如果設定一個過於遙遠的目標,僅僅是為了滿足“夢想還是要有的”情懷嗎?

先來看看國井的優勢是什麼呢?

首先,是它深厚的酒歷史酒文化,又是中國釀酒文化起源地、酒祖儀狄故里;又是大宋國酒的歷史淵源,趙匡胤的皇帝背書。

當然,山東白酒哪個沒有深厚的歷史呢?往上倒騰順杆爬,基本都能找到龍山時代去。所以,僅憑歷史文化資源實在不足以唱高調。

其次,國井獨有井窖工藝,近年掌握了“二次窖泥”技術,其酒體品質還是不錯的,國井扳倒井的酒品質足以支撐其走向全國化。這是基礎。另外,國井這個品牌也佔據了優勢,結合芝麻香品類優勢,在宣傳上也將香型宣傳成國井香型和扳倒井香型,但是國井品牌主張和訴求則差一些(這點下文在講)。總體而言,酒好喝才是硬道理,國井系列,甚至井窖31、百年井窖、蘭尊等口感都不錯。

第三,從產品線來看,儘管國井有上述優勢,但是在迎合消費升級需求和不同消費群體開發上,缺少有調性的產品支撐。抓不住市場需求,或者抓住了需求卻沒法搶佔人家心智,這是魯酒的通病,魯酒是典型的“內在不錯,嘴上就是說不出”的特點。之前,國井全價位覆蓋時代的上千個子產品都不曾打出幾個省級爆款,到了現在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自然更高,必須是性價比極高,還得個性突出、訴求強烈、定位清晰、還得優雅地“勾引”你。從區域市場打法看,國井並不缺少啃單點市場的經驗,但是全省化腳步緩慢的根源除了魯酒諸侯林立之後,根源上還是國井缺少有調性的產品,沒找準群體和需求定位。比如,井窖31在區域很暢銷,但是卻沒及時品牌升級,沒走到全省。如果解釋了洋河海之藍在山東的通吃,我想問題就有答案了。

當然,國井也在求變。國井走雙輪驅動路子,主打“國井”復糧芝麻香、“扳倒井”淡雅濃香兩大品牌;國井系列有國3、國6、國9等主打產品,國井系列銷售佔比超過兩成,尤其是2016年塑造的國6,定位中高端商務用酒,瞄準全國化高端品牌,市場價200元檔,顯然對標的是海之藍這類對手。目前來看,國6市場表現不錯,2016年國井國6年銷售過60萬瓶,2017年前5個月銷量已經達到2016年全年的規模。扳倒井系列主打百年井窖,瞄準中檔市場。

但是,要實現百億目標的前提是國井先實現深度全省化,很少聽說全省化做不好反而做到了全國化的,沒有全省化這個根據地輸血,你從哪裡找錢源源不斷去支撐全國化呢。而要全省化,就得要有至少兩個價位帶的王者單品,現在看來國井還是缺少爆款產品,做減法反而比做加法難。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