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北插隊當知青是什麼樣的感覺?

在陝北插隊當知青是什麼樣的感覺?

學夫和我都是當年赴延安插隊的北京知青,他在富縣,我在延川。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每當憶起,心中總是湧動一股激情,那種感受就如同人們所熟悉的賀敬之《回延安》中寫的“幾回迴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這幾年回憶知青插隊生活的文章不少,我也曾有過寫點什麼的念頭,畢竟在那段特殊歲月裡有著太多讓人動情的東西,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是覺得它不應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沉寂和被遺忘,學夫寫成了《陝北往事一一我的知青歲月》令我欽佩。

讀著學夫的《陝北往事一一我的知青歲月》,不知不覺中打開了我記憶的閘門,竟是那樣的清晰而鮮活,彷彿就發生在昨天。1969年初,我們這些十六七歲的青年懷抱著對革命聖地的憧憬、對理想信念的熱情和初入社會的興奮,來到了延安的山溝溝裡,從此住在窯洞中,伴隨著黃土、油燈、钁頭和南瓜,洋芋、酸菜,糜谷雜糧,度過了難忘的歲月。下鄉幾年,每天勞動強度很大,吃得不好,還時常餓肚子。要說在陝北那幾年,印象最深的其實不是農活勞動,而是為吃而忙碌。分的糧食不夠吃,玉米、南瓜、洋芋是我們的主糧,“瓜菜代”是經常的事,有時還吃過糠,能吃一頓白麵是太奢侈了。做飯不用煤,是燒柴,而砍柴絕非易事,要跑很遠的路,攀陡峭的山。有一次砍柴我被扁擔砸在頭上,至今還留有一道疤。剛砍回的柴溼,不好燒,吃半生不熟的飯也是常事。每當累狠了,蹲在窯洞前的崖畔上,眼窩也曾湧過沒滴下來的淚水。有本雜誌對六十歲的人搞過一項調查:“你最後悔什麼?”六十歲夕陽晚照,閱歷豐富,應是對自己能做出客觀而公正判斷的時候,我想人生道路上後悔的事是有的,但是,對到延安插隊我從未後悔過,甚至感到幸運。

陝北是塊神奇的沃土。連綿不絕的溝溝壑壑,廣袤深厚的黃土地,世代與貧瘠、乾旱等災害的抗爭,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交匯融合,古代屯墾戍邊的人口遷徙流動,鑄就了陝北人民淳樸、寬厚、豁達、包容、堅韌、開放的品格。入鄉隨俗,耳濡目染,北京知青在這塊凝聚著厚重歷史文化、中國革命精神的黃土地上磨鍊了自己,學會了踏實做事、端正做人,特別是吃苦耐勞和堅忍不拔的品質。這塊土地賜予我們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受益終生。

在陝北插隊當知青是什麼樣的感覺?

我愛這塊黃土地,我愛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我也非常喜歡黃土地特有的文化。比如,在聽了或吼上兩嗓子信天游之後,渾身感到無比舒展;再比如語言,陝北話獨具魅力,愛用重疊字來表達,如:紅個豔豔、藍個瑩瑩、白個生生、歡個溜溜、薄個閃閃……極富感染力。時至今日,我仍然偏愛這裡的飲食。

學夫對陝北有著深厚的感情。在他身邊工作的一個同志和我聊起過:你不能多跟朱學夫說陝北,說一會兒他眼圈就紅了。這份情感我太理解了。我後來接觸到的在延安插過隊的北京知青,無不深深地眷戀著那片黃土地,那樣地一往情深,都把陝北當作“第二故鄉”或以“半個延安人”自詡,並且以不同的方式關心著那裡的發展和變化。學夫作為商界的成功人士,就為陝北捐助了一所希望小學。他還和村裡的鄉親保持密切來往。我這麼多年也一直和村裡聯繫緊密,那兒有我親如兄弟的農民摯友,把自己根植於黃土地,保留與基層連接的通道,感覺是那麼的踏實,這是我生活中感到極為充實的內容之一。

銅川是書中出現較多的一個地名,因為當年許多北京知青離開家門走向社會,第一個晚上就是住在這個城市,由此換乘汽車北上。後來又有許多北京知青離開陝北或去工廠或上學,也在此地轉車。二十多年後,我有幸在這座城市工作了八年多,所以感到格外親切。今日的銅川,早已不是昔日煤灰隨風四處飛揚的“煤城”,它的環境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已成為一座環境優美的現代化的城市了。

學夫待人真誠,熱情樸實,有情有義,他喜歡讀書,學識淵博,做事富有激情,大家都願意和他交朋友。《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記錄了他在富縣插隊時的經歷,真實而質樸,這是對我們共有的那段青春歲月的深情紀念和最好禮讚。

本文為《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序二,標題為總社君所加。作者李榮傑(北京知青,原陝西省衛生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在陝北插隊當知青是什麼樣的感覺?

《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是北京知青朱學夫對自己在延安4年上山下鄉經歷的親切回憶,充滿了意氣風發的趣味和記憶的溫情。書中通過靈活運用陝北方言、關中方言和北京方言,使行文充滿了濃濃的陝北風情和時代特色,同時不乏幽默感。與一般知青作品記錄知青上山下鄉的艱辛、困苦、迷茫、掙扎的基調不同,作者從始至終都樂觀、開朗,對生活無比熱愛,信心滿滿,讀來讓人會心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