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明清家具曾屡屡刮起海内外收藏之风,而作为这些家具的配件,木作文房小件吸引人们的目光却是近些年才发生的事。在中国古典家具交易的黄金时期,它们只是交易中的添头或是作为吸引新入市的买家投身家具收藏的“甜头”,这类器物购买者多,收藏者却少之又少,研究者也极少。2014年,马科斯将其二十年间经手、研究的珍稀木作小件整理出版了《Custodians of the Scholar’s Way》,图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圈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国内市场曾一段时间供不应求。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Custodians of the Scholar’s Way》封面 

2018年5月22日晚六点,由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策划、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士林典藏:稀见木作小文房》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正式发布。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士林典藏:稀见木作小文房》

作者马科斯·弗拉克斯为了避免图书变成普通收藏图录的样子,团队花费了不少心思,在书中介绍了文房小件的历史和美学背景以帮助读者与历史重新连接,还插入了不少书画作品为书中的文房小件营造一个美学体系。图录中选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木制窗棂作为各单元之间的隔断,用来划分“赏古”、“自然之气”、“仕女名妓”、“无常之时”以及“皇家内廷”这五个不同类型的书房以及配套的器物,试图从视觉结构上突出不同书房之间的差异。马科斯认为文房小件是“文人生活方式”在现代的遗存,现代东西方人正越来越意识到它们的价值,通过它们为现代生活注入古代文人的精神。这不仅是对个人收藏的总结,其富有学术性的系统研究,对长期不为人所注意的文房小件进行的整理,也给喜爱古典家具、文人木作和从事设计的人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沉甸甸的资料。”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佳作书局致力于出版和传播最高水准的艺术研究类读物,为国内艺术的发展与研究提供更丰富的文献参考资源。因此当佳作书局关注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及时与马科斯建立起联系,同时也通过这本书开始对国内的古物收藏市场有了更为深入的接触与交流。制作中文版的念头便逐渐产生,这将是一本无论是学术还是收藏市场来看都将有重要地位的著作。马科斯在译本的自序中也表示:“对我而言,本书的中文版意义重大,因为它可以将这一主题呈献给中国读者;同时也有助于其他人士获得更多理解,甚至重温中国艺术文化中这一丰富又至关重要的领域。”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中文版图书海报

《士林典藏》中译本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文房木作小件的著作,引起了收藏界的极大关注。书中涉及的木作小件及其审美价值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主题。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作为嘉宾主持,窦文涛的幽默睿智以及对文房的认识让整个研讨会惊喜不断,让听众意犹未尽。窦文涛表示自己的朋友圈几乎都是收藏圈中人,多年以来也是由这些朋友传授中国文人的种种趣味,并加深了自己对文房木作的深刻理解。研讨过程中,他从自己的收藏经验出发,结合自己对器物美感的直观感受,带动嘉宾们探讨主题中未被发掘的深意。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窦文涛

研讨会中海岩从一位藏家的角度阐述了收藏文人小件的重要性。他讲述了自己的兴趣从家具转向文人小件的契机,并且认为文人小件较之家具更能体现古代文人的意念、灵魂和情趣。文房器物承载着中国传统的社会人士和审美追求,在全球化和商业社会的冲击下接续了中国的现代和古代。现今收藏界对小件的需求增长,体现的是现代人对古代文化高峰的追摹。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著名作家、收藏家海岩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张金华讲述了文玩小件的地域特征。他认为小型文房件和大型家具的生产形式有一定区别,有很多文人自己参与到制作之中,但仍可以从地方材质、制作工艺,甚至从粘合剂的角度去区分文玩小件的地域特征。随着细节研究的推进,人们还可以从考古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古家具研究者、鉴定修复专家张金华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尹吉男教授谈到明清文人对木制小件的鉴赏和审美问题。他认为古典时代已经终结,但是留下的器物保留了我们对于古典的想象,传统就是我们对古代的一个想象。他漫谈了当下对传统、白话文语境对文言的精致世界的想象,认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精致性不断丧失的过程。但是他仍期待大家能够在一个真正的文房里进行关于古代世界的探讨。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柯惕思则分享了他收藏物件的一些心得,他认为木质小件中,流畅的线条、温润的手感、木料特殊的光泽,以及独特的榫卯结构是尤为吸引的。而越是素雅的东西越难得,因为比如黄花梨这种木料,本身就有优美的纹路,如果有雕刻而又与纹路不协调,反而破坏整体的美感。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柯惕思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蒋念慈讲述了自己对近三十年来古典家具文玩收藏趋势的观察。二三十年前,文玩小件还被包含在“杂项”内,属于小众收藏领域。而80年代,中国古典器物向海外输出的过程中经历了认知和梳理的过程,这也体现在了《士林典藏》收录的文房小件上。现在人们逐渐开始挑选具有特殊形状、特殊材质的精品。之后,人们对器件身上复杂的工艺、独特的材料、传统的寓意都会有更高的要求。蒋念慈认为小件的价格体现着制作工艺的难度,也是它经历历史淘刷后的证明。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蒋念慈

进入文房木作小件的世界,你需要的是一本《士林典藏》

正如马科斯在书的前言中所述:“明和清初,奢靡享乐之风大盛,世人多看重名匠之作,装饰虚张浮夸。那些朴实的佚名匠人制作的精彩文房小件,置于书房之中,抵消了世间的浮华之风。它们置于画案书桌,是保卫人们文化和审美的最后堡垒,而此种文人之‘道’,正是中国文化与艺术的立足基石。”

- E N 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