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抗日剧当炮弹打过来的时候都让卧倒,卧倒炮弹真的打不到吗?

炮弹杀伤依靠炸药爆炸的冲击波和飞散的破片。瞬发引信的炮弹落地瞬间爆炸,弹片是斜向上成喇叭状飞散的,卧倒后身体高度显著降低,处在破片飞散的死角里,能显著减少被破片杀伤的可能。

所有抗日剧当炮弹打过来的时候都让卧倒,卧倒炮弹真的打不到吗?

炮打到人群里,还是在人群没有准备的前提下(因为还要喊卧倒),一般就预示着事情要大条了。因为首先,炮能打到,就预示着附近有敌炮兵观察员,也就代表你方被发现了,并且对方还有通讯设备。然后离得不远就有能够超视距发炮的炮兵,这一般都是大口径火炮,属于师级甚至军级(日军则是联队、师团)单位。

所有抗日剧当炮弹打过来的时候都让卧倒,卧倒炮弹真的打不到吗?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你挨的是中小口径火炮,一通炮火之后马上就是步兵冲击,不会等你缓过神来哭丧谁被炸死了普拉普拉。然后对于卧倒本身,面对大口径火炮卧倒也是找死,因为趴在地上会被震死或震晕,并且这个震的杀伤半径一般要比弹片的还大(可以参见天津爆炸),正确的做法是蹲着(蹲下的同时可以考虑把裤子脱了这样万一没死就不用换裤子了)。小口径火炮的话,则要迅速找到掩体准备还击。

所有抗日剧当炮弹打过来的时候都让卧倒,卧倒炮弹真的打不到吗?

抗日剧里只是一种表达 毕竟演员大多数都不是正规军人出身.....

“卧倒”其实更完整的意义是“敌袭!隐蔽!”对于训练有素的军人来说 哪怕不发出这个命令 都能自发的就近寻找掩体 有很多近距离遭遇战(夜战或者丛林战之类)士兵在听见附近有某些可疑声音时 会立即做出战术翻滚并选择对声音发出位置进行还击 很多都是自发的动作 毕竟迟疑可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所有抗日剧当炮弹打过来的时候都让卧倒,卧倒炮弹真的打不到吗?

回到问题来 一般题主问的这种情况在剧情中都是发生在某支部队在以行军队列行进时遭遇突然的火力伏击 正确的应对应该是立即散开并就近寻找掩体 如果因为地形限制而无法散开(比如峡谷等险峻地形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伏击会优先选择这类地形)会使得伏击方火力更加集中和准确 造成更大的损失 卧倒确实能有效的减少被直射武器击中的概率 而且按照发射过来的炮弹都以触地后引爆来说,爆炸的冲击波和弹片会以炸点为圆心呈一个半球扩散 离炸点稍远的卧倒姿势就能有效的躲避掉大部分的爆炸冲击波和弹片 离炸点近的话.....那只能祈祷了 如果是那种设置在半空爆炸的榴弹.....无论你站着还是趴着 结果都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