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大規模翻修的古長城,野長城只加固不修補


綿延起伏於我國遼闊國土上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數據顯示,我國曆代長城總長為兩萬一千多公里,現存的長城主要是明朝時修建,總長約為8800公里。不過長城經歷千百年的歲月之後,絕大部分已經損毀,剩餘的長城段也急需翻修和保護。

圖中是河北境內的一處“野長城”,已經完全被森林覆蓋。野長城的稱呼最早由驢友提出,是指那些未被開發,又無法有效保護,且頻繁遭到人為破壞的長城。

圖中是一位遊客站在一處“野長城”上。在很久之前,野長城保留的還比較完整,但是由於一些人為破壞導致城牆磚大多都被人拆卸搬走用於建房子。

長城的保護工作一直在進行,不過保護重點主要是那些開發旅遊價值較大的景區長城。圖中是八達嶺長城某段,工人們正在大規模翻修破損的長城。

修長城需要用到大量花崗岩,而這些花崗岩中最重的能有一千斤,再加上八達嶺長城的傾斜度超過45度,搬運花崗岩十分不易。圖中是工人驅趕騾馬搬運石材。

圖中是工人正在修繕長城的破損段。最近幾年內,工人們共計修復了二十多個敵樓和近五千米長的長城,保證了景區長城的安全。

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中最精華的部分,是所有長城中開放時間最早,保護最好,規模最大,接待遊客最多的長城段,但該地仍有部分長城處於嚴重毀損的狀態。

長城的修繕一直盡力保證傳統工藝修復,在給城轉勾縫時用的都是潑灰摻桐油,而非現代工藝的水泥,而這種材料比水泥還要堅固不少。

圖中是建築工人們站在離地十幾米的高臺上緊張的修復長城。長城修復的原則是不破壞原來風貌,任何的修復工程都需要經過審批後才能進行。

圖中是一名老人正在遊覽長城,八達嶺長城段至今已接納中外遊客兩億多人。雖然八達嶺段的長城受到了很好的保護,但是大多數野長城卻由於開發不便、商業價值不高,再加上不受重視,因此只加固而不修補,破損現象一直在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