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丽江哪点人?

你是丽江哪点人?

读本君此前对其做过“读本人物”专访(点击查看此前报道)

你是丽江哪点人?

古城、玉龙、宁蒗、永胜、华坪,你是丽江哪点人?请根据以下特征,自觉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宁蒗:不止“拉不脱”,还崛起在烧烤界、凉粉界

只要摆好酒,你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出谁是宁蒗人。哪怕他一言不发。

作为一个宁蒗人,他不会端起酒杯,轻易就将杯中酒干掉。

将酒均分,以便于输了三匹、斗牛之后,在座的能将酒精确地喝掉,是他长久以来孜孜追求的技艺。

你是丽江哪点人?

“一个拉不脱!”宁蒗人下注起在。

在酒桌上,在台球桌前,25毫升的一个“拉不脱”是神圣的度量衡。作为一个“拉不脱”的专属计量工具,注射器于宁蒗人有重大的意义。宁蒗人甚至可以接受桌上无酒,但绝不能接受有酒而没有注射器。注射器是光,是电,是宁蒗酒徒的盐。他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通过注射器一毫升一毫升地注入酒杯。这还不够,他们会把哪个喝了几毫升白纸黑字一一记录。喝多了?喝少了?哪个也不要吹牛逼!不喝白的,只喝啤的?没得问题!10:1的啤白比,是经过多年实战总结出的黄金比例,比0.618:1、16:9 、1:1:1等一切世间的比例更深入人心。

你是丽江哪点人?

宁蒗人在足球场上崛起起在。

若是以前,你看见有一群肤色黝黑的汉子踢球,那一定是纳西族无疑了,但是现在,在下这个结论之前,你要谨慎,因为他们很可能是宁蒗人。宁蒗人崛起起在的领域当然不止足坛,他们在烧烤界、凉粉界崛起也有一段时间了,已经茁壮成长为丽江饮食界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宁蒗近几年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县城变整洁了,出高考状元了,公务员考试考第一了,这些消息总是不绝于耳。

你是丽江哪点人?

说到宁蒗人,当然不能忘了诗歌。前些年,在昭通作家群、昆明作家群纷纷涌现的时候,小凉山诗人群傲然而立,算是为丽江赚回了一点颜面。

永胜:丽江的犹太人,一天不喝油茶,走路打biàngbiàng

若在一个寻常的夜晚,丽江的夜空有烟花绽放,你不用费解,更不必诧异,你可以双手合十,或者捻动你那串从交流会摊摊上买来的紫檀真品珠串,在绚烂的烟花下,许下一个明愿和一个暗愿,顺便为一对新人祝福。因为今晚,一定是有一对永胜新人喜结良缘了。

如果你在小区里,见到某户人家的门头上方钉了一条红布,下面悬了一面圆镜,这家人必定是永胜人无疑。如果你在电线杆上看到贴了一张红纸,纸上写着“天灵灵,地灵灵,我家有个夜哭郎……”不必惊慌,以为见到了什么诡异的符咒,这不过是永胜人家的小孩儿受了惊吓,家人贴了张符,祈求小孩能安然入睡而已。但是,注意,如果你看到某家早点店门前熬了一锅喷香的油茶,从而断定这家早点店的老板是永胜人,那你可能就猜错了。虽然永胜人“一天不喝油茶,走路打biàngbiàng”,但油茶早已经脱离了地域的限制,成了丽江广受欢迎的早点佐餐饮品。

你是丽江哪点人?

永胜人被誉为丽江的犹太人,他们精明能干,吃苦耐劳,早早就已经在丽江政商各界崭露头角。尤其在房地产界,上到房地产公司老板,下到砸墙抹灰的普通工人,随处可见永胜人的身影,要说永胜人占据了丽江地产界半壁江山肯定不为过。永胜人能在各行各业占据有利位置,想来与他们历来重视教育的传统分不开——在“丽高”,除了原来的丽江县人,最多的就是永胜人。

你是丽江哪点人?

永胜话与丽江汉话是如此接近,在丽江各地方言之中,永胜话最容易学习和相互传染,以至于你将小朋友送进幼儿园,要不了几天,他回到家里,可能就会操着永胜口音说:“来来,我要豁流来!”(奶奶,我要喝牛奶!)

华坪:“华麻”大行其道只是“哈哈儿”

你很少能准确地通过口音分辨谁是华坪人,如果你对华坪人不熟悉的话。华坪人将“是啊”说成“撒”,把一小会儿说成“哈哈儿”。“哈哈儿”华坪人对问路最常用的回答,意思是“很近,只用走一小哈”。无奈的是,“哈哈儿”实在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哈哈儿”的这段路走起来可能在十分钟以内,也可能要走上一个小时……

华坪人对丽江一直保持着矜持。因为临近攀枝花,他们与攀枝花联系更为紧密。

华坪文化对丽江最显著的影响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华麻”(华坪麻将)大行其道的时候。但是随着卡心五,卡二条的流行,华麻只流行了一久,便已经绝迹。虽然在丽江城区的华坪人,比之于其他区县,还是算少的。不过,现在华坪人开的餐馆却也渐渐多了起来,这就意味着你不用去华坪,也能吃到令人生畏的爬沙虫,当然,炒滑肉和油底肉是相当美味的。

你是丽江哪点人?

你是丽江哪点人?

华坪的特产除了煤、乌木春茶,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芒果了。嗯,华坪芒果是很好吃的,个头也不是一般的大。

你是丽江哪点人?

古城:被妖魔化了的古城男人和“古二代”

如果你看到一个丽江人,周末比上班还忙,那他一定是古城的纳西族。

作为一个古城纳西人,做客是与生俱来的使命。婚丧嫁娶,满月乔迁,三十六四十九,绵绵不绝。从忙着争抢糖果、红包,到被请到上八位;从抬托盘添汤饭、迎亲送葬直到主人家请儿女为你带回一板鸡蛋,漫长的做客生涯才算进入了尾声。做客有淡旺季,但是古城纳西人的奔忙从没有淡季。有三个以上的化賩是古城纳西人的尊严,这是他交际能力和人缘好坏的明证,也是他每个周末乐此不疲忙碌赶场的缘由。

你是丽江哪点人?

古城里的纳西族青年男子普遍被人称为“古二代”。

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就是古城纳西男人不断被妖魔化的过程。古城的男人先是被导游词异口同声地黑成“不用干活不管娃,琴棋书画烟酒茶”的奇怪生物。租房之风渐炽之后,这些在导游词里不理俗事,不沾俗尘,专事琴棋书画的男人们的儿孙又被诬为“古二代”,舆情口碑直逼官二代、富二代。“古二代”的潜台词是拿着房租不用营生,“古二代”除了继承“古一代”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传统之外,更进一步被冠以“骄奢淫逸”头衔。人们在谈起的时候,总是摇头,撇嘴,语带讥讽,心里又掠过一丝不可名状的羡慕。

你是丽江哪点人?

你是丽江哪点人?

其实,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古二代”又何尝不是。

作为一个“古二代”,要在激烈的谈判和繁复的合同条款中,与租客斗智斗勇,保护利益,实现共赢;要跟外地人详细解释五十公分滴水沟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要在古城房租市场起起落落之际,努力按捺住内心的骚动,抄一篇心经,转一段偈子,坐看花开花落,守护内心的那片宁静,坚定而光荣地做“重合同守信用”的模范居民;遇到刁蛮的租客,还要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无奈之下,还要文能打官司,武能断水电……至于拿着房租挥霍的,肯定是有的,但我身边所谓的“古二代”们,努力工作,积极上进的也比比皆是。可是没办法,大家都喜欢用刻板印象的手法去描述、归类,省心省力嘛。

你是丽江哪点人?

在丽江,还活跃着开出租车的太安人,牵马划船的拉市人,种西瓜葡萄的大具人,搞建筑的金山人,精明强干的“屋头人”……以及在各行各业辛勤经营的新丽江人。我们生活在这里,每天擦肩而过,未曾相识又形影相依,我们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共同为“丽江人”这个称号增添新的内涵。

那么,你是丽江哪点人?这哈又在搞哪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