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做成的汤圆叫苕汤圆

红薯做成的汤圆叫苕汤圆

走进土城镇,随处可见售卖苕汤圆的店铺、摊档,导游说,这是土城镇的特产,很多旅游者会买回去自用或送人。苕,是红薯在西南地区的叫法,苕汤圆就是用红薯做的汤圆。以往见过吃过的汤圆有甜有咸,但外皮都是糯米粉做的,苕汤圆的外皮没用糯米粉,是红薯淀粉和熟红薯泥和在一起做成的,馅料是熟猪肉、豆腐、榨菜、小葱做成,冬天冬笋下来的时候,还会加入冬笋粒,想想应该是不错的味道。苕汤圆煮熟后,加红油、小葱和折耳根调味,碗底是一层香辣的红油,四个黄亮光滑的汤圆上散摆着绿色的小葱碎和白色的折耳根粒,外皮软糯微甜,馅心油润咸香。

苕汤圆好吃的关键,我觉得是馅料中熟肉选择与调味。在古镇吃了两次,第一次是逛古镇老街走累了,在一家小吃铺坐下休息,随意叫了一碗,一碗四粒,二元一粒。等了十分钟汤圆来了,外皮口感尚可,馅心的肉已经不再新鲜,一股陈味让我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如果苕汤圆就是这个味道,怕是没办法喜欢了。路上我看到有的店家在包汤圆,上前仔细看了全过程,也闻了闻馅料的味道,感觉不该是这样啊?带着疑问,下午去了镇上一家名店,店铺里挂满了名人在这里吃汤圆的照片和店家获得的各种奖状。汤圆的价格比第一家每个贵上五毛,一碗要十元钱。吃了一个,觉得这五毛要的有道理,就是比第一家好吃许多。名店生意好,原材料质量有保证,当天做的当天就卖完了,每天基本上没有什么剩料,新鲜的东西自然会有新鲜的味道了,吃起来也香糯顺口。

红薯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叫做番薯,明朝中期由福建商人历尽艰辛从菲律宾带到中国。在福建它还有个名字叫金薯,因为当年福建巡抚姓金,他鼓励百姓种植红薯度饥荒,让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少人多的福建抗过了万历年间的大旱,百姓感念金巡抚,便把番薯叫成了金薯,从此番薯成了中国人度饥荒的恩物。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东南沿海和华北、西北地区已经有了大面积的种植。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客家人把红薯从东部带到了西南,红薯对土地要求低、产量高、能充饥、易存储的特点,很受西南山区缺少耕地的居民喜爱,迅速传遍家家户户,种满边边角角。红薯吃法有很多种,做主食做小吃做点心都有不错的范例,我们烫火锅时吃的苕粉、风靡全国的酸辣粉等,都是红薯粉,但是用红薯做成汤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汤圆本为糯米粉做成,到了西南山区的土城镇,没有糯米难道就不吃汤圆了?当然不会!薯(苕)粉汤圆应运而生,不仅满足了客家移民对汤圆的想念,也为土城镇留下了一份美妙的食物传奇。

红薯做成的汤圆叫苕汤圆

红薯做成的汤圆叫苕汤圆

红薯做成的汤圆叫苕汤圆

红薯做成的汤圆叫苕汤圆

红薯做成的汤圆叫苕汤圆

红薯做成的汤圆叫苕汤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