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顾庄的西瓜“甜”了整个村

棉花顾庄的西瓜“甜”了整个村

棉花顾庄的西瓜“甜”了整个村

5月1日,顾庄村西瓜种植大户茅广华家的头茬瓜正式上市了,成为全镇西瓜种植户中率先尝到“甜头”的一批人。为了采收品质最好的头茬西瓜和筹备即将开幕的棉花西瓜节,5月以来,整个顾庄村都在为这份“甜”蜜的事业忙碌着。

棉花顾庄的西瓜“甜”了整个村棉花顾庄的西瓜“甜”了整个村

“流”出一地金

2017年10月1日正式通车的503省道从顾庄穿村而过,连片的西瓜大棚成为路旁别致的新农村一景。随着天气变暖、西瓜上市,路边堆起的西瓜“小山”吸引了不少过路客停留购买,而更多停留的是收购西瓜的客商和货车。正是这条路的贯通,让顾庄村走上了西瓜规模种植的“甜蜜”之路。

“棉花西瓜出名很早,但我们顾庄零散种植户多,一直没有搞出规模。”村支书顾同忠说,2015年,棉花西瓜名声大噪,顾庄却没有跟上这趟致富快车。当年503省道正在施工阶段,顾同忠盯上了发展道口经济的机会,便带着村两委干部进农家、到田头,积极走访宣传,号召大家流转土地,搞大规模的西瓜种植。“当时我们临村大福,已经有了名气,我们的动员工作也好做一些。”很快,顾庄村便顺利流转出千余亩土地,当年这片适合西瓜种植的沙土地便吸引了一批客商来顾庄考察,第二年,这片沙土地里就长出了“金疙瘩”,让顾庄人尝到了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的甜头。

“引”来一批人

棉花顾庄的西瓜“甜”了整个村

“这里含沙的土质使得种出的西瓜又脆又甜,气温也比我们老家高个两度左右,很适合种西瓜。”茅常全在2016年跟着父亲茅广华从老家灌云到顾庄村考察,来了之后就扎下了根,一家人在顾庄搞起了西瓜规模种植。与时俱进的年轻人吸收了老一辈的种植技术,又改良了种植方法,全部使用生物制剂培植的“两全”牌无公害绿色西瓜上市即热销,批发价还要高出市场价2毛钱一斤。

503省道通车以后,茅家的西瓜销路更畅了,一路卖到了南京、常州、无锡、上海等城市。这也让在外搞农业的同乡嗅到了致富的气息——张明、刘士浩、陈宽余,茅广华的家乡老友辗转联系到他,发出了一起做大做强的邀约。如今,4家人已经因为西瓜这个“甜蜜”的果实成为了扎根棉花的“新”顾庄人。

甜”了整个村

经过土地流转平整后,顾庄良好的西瓜种植条件不仅招来了外乡客,更是吸引了本地人。远近闻名的“农三代”金婷婷也在顾庄承包了180亩地,自立门户创起业来。一个个种植大户的到来,也带来了顾庄人致富的机会。正在金婷婷家瓜棚里忙碌的邸红花说起这两年的收入,笑得像吃了西瓜一样甜,“我都50大几岁的人了,做点农活还能苦50块钱一天,不比在家看电视、打牌高强啊。”邸红花说,自家土地流转出去以后,一亩地一年补1050块钱,自己在瓜田里做季节工一年也能赚个万把块,这些收入的增加,能让在外读大学的儿子过得轻松一点,这是她心里觉着最舒坦的事儿。

“我们家用工的话,旺季在30个左右,常年的也要10多个人。”简单一算,像茅广华家这样的种植大户在顾庄也有4、5个,这就能带动当地百余人的就业,不仅让像邸红花一样的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轻松地添了份收入,更让一个个小家庭的日子因西瓜而又甜了几分。

“我们今年还要流转7、800亩土地,准备再把采摘这块搞起来。” 村支书顾同忠说,今年棉花西瓜节要在顾庄设立分会场,到时候皮薄、瓤脆、甜度高的顾庄西瓜肯定会征服更多的味蕾。近两年,随着西瓜产业的发展,也激发起更多顾庄人的创业热情,种冬枣、种草莓、搞垂钓……在尝到了西瓜种植的甜头后,顾庄人在致富路上也更加有了奔头。

棉花顾庄的西瓜“甜”了整个村

文:蒋佳佳 图:刘绪年 王子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