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百变历史秀

近年来随着三国游戏的推陈出新,三国人物的形象、作用、价值等人们也有了全新评价。近日有网友提问:郭嘉是曹操第一谋士,可惜英年早逝。刚好他去世那一年,诸葛亮出山追随刘备。难道这就是目前最流行的说法: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目前,对于这种说法网友主要分两派意见:

一派认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确有其事。从时间上看,郭嘉于207年在曹操征乌丸时病逝,年仅38岁。同年,26岁的诸葛亮做隆中对,出山辅佐刘备,次年即联合东吴在赤壁大败曹操。作为“不出家门,便知天下三分事”的卧龙不会不知道郭嘉的名号。

卧龙出山与郭嘉死恰好同年并非巧合。何况野史记载,水镜先生曾对卧龙、凤雏说过:“郭奉孝锋芒太盛,他死之后,你们方能出山。”想必水镜先生已掌握郭嘉病秧秧的健康状况,预料郭嘉不会久活,因此特意嘱咐。

另一派认为,一死一出山纯属巧合,这正如三国很多英雄都在220年前后去世,难道都是商量好的?郭嘉开始辅佐曹操的时间是196年,时年27岁。而当时诸葛亮才15岁,尚未躬耕南阳,也距离拜师水镜先生尚有时日。

卧龙不出,完全是因为年龄太小、学业未成,跟郭嘉之死毫无关系。“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论断毫无依据,这同“郭嘉不死, 不会三国鼎力”的说法同出一辙,都是过分夸大了郭嘉的作用。

郭嘉粉与孔明粉各持一词,双方都有说法,那么如何来看待“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呢?

1、郭嘉,曹魏第一谋臣

后世各代评价郭嘉均围绕“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展开,大赞他的“智策”、“谋略”、“机算”。尽管三国时期群英纷现,曹操帐下更是谋士众多,但郭嘉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曹魏第一谋臣。

郭嘉在《三国志》中通过曹操之口来表明其作用:首次见面曹操就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死后曹操则说:“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天折,命也夫!”等天下平安无战事,我打算把身后事托付给他,他却中年早逝,这就是天命啊!那么,抛开《三国演义》不谈,郭嘉究竟做了什么让曹操如此心悦诚服?

之一:征吕布时因战线太长,士兵疲倦,曹操想撤军,郭嘉坚持让曹操打下去,最终活捉吕布。

之二、孙策听说曹操官渡战袁绍,欲渡江北袭。郭嘉认为孙策刚吞江东,被他所杀的豪杰众多,孙策又不防备,易被刺客伏击。后来果然被刺客所杀。

之三、曹操征袁谭、袁尚时,郭嘉献计延缓攻打,使二人猜忌争斗,可不战而胜,最终果真如此。

之四、曹操征袁尚、乌丸时,郭嘉准确判断出刘表和刘备的动向,建议兵贵神速,轻装偷袭,结果大败乌丸军。

通过以上经历,可知郭嘉确实擅长谋略,是优秀的军事作战参谋。用现在话来讲,是参谋长一级的人物。

2、诸葛亮,军事和政治全才

对于卧龙先生,《三国志》作者陈寿这样评价:“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治国政治才能不亚于管仲、萧何,可惜他找不到城父、韩信那样的名将,功业难成,一统江山愿望无法实现。这是天命所归,不是人所能改变的。

后世多围绕“王佐之才”对诸葛亮进行评价,主要肯定他有“治国”、“御军”、“明达知变”才能,把他类比于伊尹,是“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治国事迹已众人皆知,本文并不多讲。

3、诸葛亮正式出山前有何经历

诸葛亮年少时寄住隆中,以耕种田地为业,喜诵《梁父吟》。“身高八尺,常自喻为管仲、乐毅”。史料记载总是很简约,那么诸葛亮从出生到辅佐刘备期间都有什么经历呢?

181年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189年生母病亡,192年父亲去世。194年他同弟、妹三人被叔父收养,兄诸葛谨随继母去江东。195年兄妹三人随叔父赴豫章(今南昌)。197年叔父病亡,三人移居南阳。

199年诸葛亮、徐庶从师水镜先生。207年见到刘备,隆中对后出山辅佐刘备。次年,诸葛亮参与赤壁之战,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从上述过程来看,确实是郭嘉在曹魏大放异彩时,诸葛亮年龄尚小,学业未成,而且当时的文人名士有隐居田园之好,不遇名主不会出山。其实,郭嘉在辅佐曹操前,曾在21时投奔袁绍,但发现对方并非明主,又隐居6年。

因此,只能说“刘备未现,卧龙不出”,与郭嘉之死并无关联。另外,郭嘉英年早逝,平生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军事谋略和才能,其政治才能尚未充分发挥。也许,郭嘉能多活几年,不仅可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也可以直接与卧龙较量一番,历史就会更好看了。


指动济南

1 郭嘉不死……

公元207年。这一年刚好郭嘉随曹操征伐乌丸后病逝,这一年刚好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把他请出山。

也不管两件事发生在年头年尾、谁先谁后,反正就有了如今大肆流传的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知乎上时不时有人拿这句话出来问,这俩牛人是不是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问得很多大拿都无言以对。

只有那些非正经的史学爱好者才能回答好这个问题。

比如,有人这样答:突然发现刘禅出生在207年,郭嘉死在207年,也许我们可以说“郭嘉不死,刘禅不生”。

有人这样答:张绣作为曹操手下当时封户最多的将领,可以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人物,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而刚好张绣去世的那一年,卧龙诸葛亮刚好追随刘备出山。一个南阳宛城区主公,一个南阳卧龙区诸葛庐的主人,他们之间会不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和联系?

还有人逆向思维这样答:诸葛村夫要出山的消息传到了郭奉孝这里,奉孝敛容道:为之奈何!忧虑而死。

总之,这根本就是一个偶然事件,非要扯什么意义是没有意义的。

2 著名的乌鸦嘴

其实,郭嘉生命中遇到的偶然事件还真不少。除了“卧龙不出”这档事儿,挺出名的一件是预言了孙策的死。

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之时,传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江东豪杰孙策,准备发兵北渡偷袭曹操的根据地许都。与袁绍相持中已经处于劣势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卫许都。一旦许都失守,曹操阵营将立刻分崩离析。

这是曹营中人心最为动乱的时期。在此紧急关头,郭嘉掐指一算说:“孙策这个人轻率不善防备,也不设俩保镖,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一个人独来独往没什么两样。况且,他刚诛杀了江东那么多英雄豪杰,跟多少人结下梁子,如果有刺客伏击,那绝对是一个死。依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于刺客之手。”

孙策到了江边,尚未渡江,果然被仇敌的门客刺杀。

于是,郭嘉成了史上最著名的乌鸦嘴,比贝利成名早了一千多年。

不过,史学大咖裴松之特意提醒乌鸦粉们,此事纯属偶合,不要神化郭嘉。他还略带戏谑地评论说,郭嘉要能预测孙策具体死于何时,那才叫牛叉好吧!

3 “奉孝,你怎么看?”

但是历史小白不管,就认定郭嘉神机妙算,就咬定诸葛亮就是怕郭嘉躲山里不敢出来,你有本事跟他们讲道理?

等你真跟他们讲道理了,他们跟你讲长相。

除开历史因素,郭嘉近年来的走红离不开各类三国游戏。当曹操的其他重要谋士都以中年大叔的形象出现的时候,英年早逝的郭嘉总是一副此间美少年的模样,怎不叫外貌协会心疼!

就连曹老板也心疼啊。

曹老板南征北战,自然是拍板的那个人,但是,举凡重要决定,在拍板前总要问一句:“奉孝,你怎么看?”郭嘉总会说:“我是这么看这么看。”他看的角度总是异于常人,就好比别人跑到桥上看风景,他就躲在楼上看人。

曹老板很欣赏,几乎每次听完都说:“就依你说的办。”结果,事儿都成了。

偶有不听郭嘉的时候,事儿都搞砸了。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依附于曹操。谋士程昱向曹老板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曹老板便问:“奉孝,你怎么看?”郭嘉说,不能杀,杀了曹老板您就要背负杀害贤士的骂名,透支信用划不来。但是,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为患。”宜早为之所,比如把他软禁起来。

曹老板说,我不听,这次我偏不听。

后来,刘备主动请求去截击袁术,曹老板同意了。待郭嘉与程昱得知此事,一起劝曹老板:“放走刘备,会生变数啊!”但此时刘备已溜之大吉,并夺取下邳,举兵跟曹操对着干了。

曹老板后悔得肠子都绿了,恨不听郭嘉之言。

4 曹老板心中的白玫瑰

所以,在曹老板心中,郭嘉这颗定心丸,不吃不行啊。他有一次说,郭嘉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两人的关系急剧升温,到了“行同骑乘,坐共幄席”的地步,就差“寝则同床”了。

郭嘉一病,曹老板急得跟个小姑娘似的,亲自端汤喂药,一天问好几次:“好点了没?好点了没?”

郭嘉一死,更是成了曹老板心中永远的白玫瑰,而其他活着的谋士就像是衣服上的饭粘子。

曹老板每逢遭遇挫折,就会越发怀念与郭嘉在一起的日子,然后向众人感慨一番:“奉孝要是还活着,我就不会走这一步臭棋。”(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听得手下一堆谋士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他给郭嘉送葬的时候,甚至对着荀攸等人公开说,我本来是准备自己百年之后把后事托付给郭嘉的,没想到他先我而去。说得好像曹丕、曹植不是他亲生的。

可见,郭嘉的早逝对曹老板绝对是一大打击,无论是情感上,还是功绩上。

5 雨露均沾的爱与欣赏

曹老板对郭嘉的爱与欣赏都是真的。最爱君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爱与欣赏是天子般的爱与欣赏,雨露均沾,他对所有网罗到门下的贤人都曾表现出这种爱与欣赏。

比如曹老板对荀攸,那也是爱得不要不要的。打张绣、征吕布、离间袁氏兄弟等计谋,基本都是荀攸出的,也都被曹老板采纳了,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所以曹老板自己也说:“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这评价跟郭嘉比怎样?彼此彼此,承让承让吧。

只是恰好郭嘉死得早,回忆让曹老板更加美化了两人相处的时光。

所以,说郭嘉牛,他确实牛,三国时期主公以下的一流人物,他算一个,但还不至于牛到独步天下。至少曹操军中就有好几个郭嘉式的大拿。

至于拿郭嘉跟诸葛亮对比,鼓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除了有关公战秦琼的错乱感,还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6 没法比较的两种人

怎么说呢,郭嘉跟诸葛亮根本就是两种人。他们没法比。

诸葛亮跟着刘备,早期的职能有两个:一是当说客,说服东吴联手刘备,两个弱鸡合力抗衡强悍的曹老板,这个角色相当于外交部长;二是刘备出去干架的时候,他负责稳定后方,确保足食足兵,这个角色相当于后勤部长。在曹操的阵营里,荀彧才是干这个活儿的人,他跟诸葛亮一样,是不跟主公出门的。

诸葛亮的后期就更不要说了,基本上就是蜀汉的当家人,大权独揽11年。

郭嘉显然不是这种角色。前面说了,郭嘉是帮助曹老板最后拍板的那个人,主要负责曹老板发问后的决断。

就跟诸葛亮很清楚自己是相才不是将才一样,郭嘉也很清楚自己的强项在哪里,所以他早年投靠袁绍发现其“好谋无决”,立马就走人。跟着优柔的主公,郭嘉的长处是发挥不了了,但诸葛亮可以。

直到遇到了曹老板,郭嘉才算有了用武之地。

7 心理学大师郭嘉

郭嘉在曹营中的位置恰得其所。有点类似于唐太宗的智囊“房谋杜断”,曹老板手下的荀攸、贾诩等人主要负责“谋”,郭嘉主要负责“断”。

他的厉害之处就是善于读懂人心。

郭嘉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大师。打个不算恰当的比喻,其角色类似于《非诚勿扰》中的乐嘉,当女嘉宾纠结留不留灯、男嘉宾纠结牵不牵手的时候,他就啪啪啪性格分析一通,然后说“你们自己决定吧”。而曹操就是纠结的男嘉宾。

他读懂袁绍,知道袁绍优柔寡断,所以鼓励曹老板直接东征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不用担心袁绍乘机出兵攻打许都。

他读懂袁绍的两个儿子,知道袁绍死后,他们必生内讧,所以进奇策,建议曹老板退兵,等他们兄弟打得内伤了,再去摘果子。

他读懂了刘表,知道刘表是一个只尚空谈、妒忌贤能的政客,所以怂恿曹老板尽管放空城去远征乌丸,不用担心刘备乘机添乱,因为刘表自会阻止刘备干牛逼的事业。

他其实也读懂了孙策,所以才能纯属偶合地预言了孙策的被刺。

8 关键是读懂了曹老板

曹老板的敌人,内心怎么想,一个个都被郭嘉读懂了。这个技能倒很像《三国演义》中被神化了的诸葛亮,一出空城计无非就是读懂了司马懿的生性多疑。

这种高超的读心术其实很烧脑,风险也极大,一旦对方知道你在想什么,疑中生疑,反其道而行,那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本质上,郭大师就是一个疯狂的赌徒。他赌自己对当时天下一流人物的了解胜过于这些人物对自己的了解。

幸运的是,郭嘉一辈子还没遇上“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也知道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同级别对手,所以他的奇招、险招才能屡试不爽。

于是,他就从一个赌徒晋升为一代赌王。

当然,最重要的是,郭嘉读懂了曹老板,深知他也是一个勇于冒险的主儿,一个与他臭味相投的赌徒。

要是他遇上袁绍、司马懿或者诸葛亮(这三人都以小心谨慎著称)这样的老板,那么,他要么闭嘴走人,要么读懂越多,死得越快。


十项全能斜杠青年

文 | 江隐龙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其实只是一个时间上的巧合,但巧合之中也有着天下大势的必然。郭嘉死于建安十二年(207年),当年冬天至翌年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最终得到诸葛亮的同意。诸葛亮出山与郭嘉早亡就只差了大半年的时间,何止是诸葛亮,还是徐庶、庞统等一干荆州谋士真正登上“天下”这个政治舞台,都是在郭嘉死之后。如果真要细论,那应该是“郭嘉不死,荆人不出”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三国历史的前期,主角其实只有曹操,所有重大战事都是围绕曹操出现的,所有顶尖谋士也都是随着曹操的兵锋所至而涌现于战争中的。如果大家高唱和平而不相互攻伐,谋士又有什么露脸的机会呢?

所以,荆州谋士集团之所以出山,并不是因为郭嘉之死,而是因为曹操统一了北方,中原的主战场终于要转移到荆州了。此时荆州谋士有两条路:一条是降曹,这是刘琮派的选择;一条是抗曹。可是搞曹需要主公有此决心和才能,刘表、刘琦均非英主,所以诸葛亮、庞统、马良等人空怀大志,却没有办法自己抗曹——其实,孙权又何尝不是如此,曹操破荆州之后,下步就是江东六十四郡,江东的主战派能击败主和派,也是源于孙权本人的坚持。

话再说回到赤壁之战以前。曹操进兵柳城之时怕刘备偷袭许都——当时刘备暂客居于刘表一荆州,刘表虽然无大志,但刘备有虎狼之心。郭嘉是这么分析的:刘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所以不刘备只要在刘表治下就不会有所作为。事实果然如此,刘表对刘备放心不下,自己又无能北伐中原,所以曹操能够安安稳稳地统一北方。

而当曹操南下荆州的时候,刘表死了,刘备作为客将取得了诸葛亮等荆州人士的支持,最终形成了一个相对巩固的势力。此时如果孙权不抗曹,也是万事皆休——但周瑜、鲁迅等江东谋士与孙权一道达成了联孙抗曹的方针,于是有了赤壁之战之后的三分天下。

回过头来说,如果刘表素有大志,诸葛亮便不会等刘备——他与庞统等人早就出山了。刘表的荆州与曹操腹地相临,曹操若有此后顾之忧,能不能统一北方都是个疑问,又何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结局呢?再往后,如果孙权、周瑜、鲁肃等人决意降曹,任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又如何能打赢赤壁之战呢?

所以,时势造英雄的时候也在造就谋士。“知天易,逆天难”,顺天行谋容易,正如郭嘉早期;逆天行谋困难,如诸葛亮的北伐。当时的顶级谋士其实心里都有本帐,无非是等待天下大势罢了。诸葛亮、庞统、郭嘉、周瑜、鲁肃等人,都是一时人杰,只是机遇不同,选择不同,所走的路也不同罢了。


隐语

诸葛亮号卧龙,郭嘉号鬼才。为什么有这个典故呢?那是因为郭嘉去世那一年,刘备也三顾茅庐请得了诸葛亮相助。

而诸葛亮和郭嘉两人谁更厉害的?答案是各有各的优点。论军事才能来说,诸葛亮稍逊于郭嘉。曹操何许人也?但曹操在军师上对郭嘉言听计从。正是由于郭嘉出众的军师才能,使曹操事业迅速崛起。

在外交和治国理政方面,郭嘉不如诸葛亮。外交上,诸葛亮多次出使东吴,并舌战群儒。水镜先生评价“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可见对诸葛亮治世才能还是十分肯定的。

郭嘉不死,诸葛不出。这话我觉得有道理。为何呢?

诸葛亮在隆中制定的战略对策如下: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的军事战略中,首在取荆州、西川立足。假如郭嘉在世,则他是万万取不了荆州的,更不谈北伐中原,中兴汉室了。

郭嘉去世后,诸葛亮自信天下在无他之大敌,故而出山辅佐,助刘备克成帝业,并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历史一定很有趣

我曾经分析过,郭嘉确实接近三国第一谋士,是最卓越的军事家之一,甚至是第一,人送外号“鬼才”,故而有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

但是,对于这句话,我却有不同的额理解,这是因为所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一方面道出了郭嘉的厉害,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了诸葛亮这个杰出的政治家的老谋深算。

郭嘉到底厉害在哪里呢?其实他是彻底解读了“上兵伐谋,攻心为上”这八个字。

纵观郭嘉的军事生涯,有高瞻远瞩、眼界宽阔的战略规划,也有善于分析心理的精准把控。

郭嘉最著名的就是“十胜十败论”,名传千古。

他的这篇书,不仅剖析了当时的局势,也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帮助曹操顺利统一北方。

毛主席曾说: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郭嘉确实每每献计,解说人物,评价敌手,都十足灵验,这点就连‘后起之秀’诸葛亮也不能敌也。

但是!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善于政治的诸葛亮才选择不出,正如司马的隐忍一般,诸葛亮也善于此道,一个政治家最重要的命脉在于地位和他人的认知,既然提早出山,有人盖过一头,却不如隐忍待发,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心理在诸葛亮的手中做出十足把握。

而他后半生的最大敌手司马懿,也是深谙此道,故而才有装病之姿,只是司马懿比起诸葛亮更能隐忍,也是为什么最终取胜的正是冢虎而非卧龙。

只可惜我们的鬼才太早离世,若如贾诩,或许卧龙冢虎也只能黯淡离场也说不定。


井字头

我虽然不喜欢很多人把诸葛亮神话,但是也不喜欢有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有什么关系啊!会有这样的说法无非就是很多人觉得遗憾,很想看看郭嘉和诸葛亮比计谋,因为得不到结论的事情才具有争议,另一个则是郭嘉死的时候诸葛亮刚好出山。当然我也不喜欢听人说“卧龙一出,郭嘉必死”,这都什么跟什么,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喜欢的不妨看看。

诸葛亮

首先:三国中水镜先生说郭嘉锋芒太盛,要等到他死的时候诸葛亮方能出山,这不扯呢嘛,水镜先生还能知道郭嘉英年早逝啊!万一郭嘉和司马懿一样呢,那诸葛亮还就别出来了;再加上水镜先生又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前面吹郭嘉,后面又吹诸葛,所以说这一说纯属子虚乌有。

其次:郭嘉是个难得的鬼才,自从到了曹操麾下,简直比如虎添翼还要猛,都快要飞飞起了,灭吕布,破袁绍,征乌丸这一系列让曹操如履平地,郭嘉死后曹操就赤壁大败,但是再厉害诸葛亮应该也不会怕,对于一个谋士,最大的心愿除了是实现自己的抱负还有就是找到自己的对手,比如司马懿对诸葛亮是又敬又畏,再说诸葛亮出山完全是因为刘备求才若渴的态度,明知天时地利人和都对自己没好处,诸葛亮还愿意去辅佐刘备,如果说他怕郭嘉完全可以投到曹操麾下啊。所以说不存在怕不怕,时间是只是巧合。

郭嘉

最后:要是按照现在来比郭嘉还不一定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几乎是全能型人才,个人感觉郭嘉应该善于研究人的心理,这一点可以甩诸葛几条街,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就显得有所欠缺了。虽然说诸葛亮被演义神话了,但是东晋政权因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封了他武兴王;唐朝还把诸葛亮列入武庙十哲之一,与韩信白起等名将齐名,这应该不假吧,那时候他们应该没看三国演义吧!在三国时期还有谁?

综上所述就是我个人观点,其实我也很想看鬼才与诸葛对战,那样一定很精彩。


羽评历史

首先,从时间上来讲,诸葛亮的确是在郭嘉死后,才受到刘备的感召出山的。那么这究竟是诸葛亮害怕郭嘉,不敢跟他竞争,才故意等他死后才出山,还是说这完全是一个凑巧?固然,郭嘉分能力的毋庸置疑的,他依靠自己的谋略使得曹操的事业到达了一个巅峰的时期,可以说是一个足矣跟诸葛亮抗衡的人才。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出山后所做的事情,三顾茅庐中诸葛亮的目的已经很明确,那就是要帮刘备三分天下,占据自己的地盘。那么如果这时候没有郭峰在,毫无疑问会让诸葛亮计谋得逞减少一个巨大的阻碍。但是如果这个时候郭峰在的话,诸葛亮就不出山了吗?当然不是!计谋的顺利进行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郭嘉的死只是推进诸葛亮三分天下的其中一个因素,纵观当时的情景,就算郭嘉不死,诸葛亮也毫无疑问会出山,因为诸葛亮等的不是郭嘉的死,等的是天下大势!


0022792

什么叫第一?哪有第一谋士之称?我是郭嘉半个粉,但是这称谓可万万不敢给他。 奉孝的智谋的确绝伦,但也不能说他在曹营就无双、冠绝,更不敢说鹤立鸡群了。 近几年网上排什么榜什么榜,都把他放在很靠前的位置。诚然,他的智谋未必担不起这个排位,但确实也只是“未必。”都说是天妒英才,他去的也的确太早,留下的功绩也确实是少,单拎功绩成果来看,这个位子是要不了的。

好了,回归正题。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大智若妖谋若鬼神,可能确实有,但是历来文人涂抹附会却也少不了。 建议题主不要只看演义话本,读两次三国志之类的史料再发问也不迟。 我个人的偏向是历来附会,如果他俩同时出山说不定就有“会奇才乱世起风烟,齐出山双雄争高下”的说法了。孔明在奉孝在的时候出山,我还能说他看郭嘉谋数无双,心下起了争斗心,要出来和奉孝争个高下呢? 都是历来附会,也许有真,真的是孔明怕他锋芒打算暂避?但我是不想信的,不管是从理性还是感性出发,我都更信前者。

屌丝技术



“三国演义”中的大谋士们、都没交得师出何人!以我反复推敲,诸葛亮与郭嘉同是鬼谷子的门人!

鬼谷子的弟子们、为避免同门之间的互攻互残,约束其弟子们、接受孙膑与庞涓的教训!故民间才传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消息,這叫语传必有其因!

鬼谷子一直隐居藏身,隐秘授徒!从诸葛亮与郭嘉的各方面的行为判断,他俩就是鬼谷子的门人:

①、他俩都藏有鬼神之才、扼其天机,精通天文、地理,天地人三才具全;

②、他俩的预测能力、都极其相似,其方法、策略如出一辙;

③、他俩用兵、布陣手法相近似,以正出阵、以奇出击,而后克敌制胜;环环相扣、天衣无缝的八卦运作手法;

④、他俩的志向、抱负、谋略,胸怀与心机也是一个模式;对时局和其主子,都忠心至诚,深得主子的信赖与赏识!

综上,我认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這个民间传言是真实的,可信的;至于郭嘉真的先死、而后诸葛亮后出山,這纯属历史的巧合,也许真是天意!否则、“三国演义”和三国的历史都得重写!


海海147035523

郭嘉是谋略家,曹操身边的高级谋士,论计谋战略方面诸葛不如他。但诸葛是军事家,行军布阵演绎兵法是诸葛的强项,我个人认为郭嘉略胜诸葛亮一筹,因为诸葛在指挥、任人方面出现好几次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