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又逝去一抹天藍色,未來的共享單車何去何從?

共享單車又逝去一抹天藍色,未來的共享單車何去何從?

2016年是共享單車元年,這一年,可以用街頭上的單車拼出彩虹。

經過兩年的廝殺,共享單車已是另一番局面:

今年4月,美團全資收購摩拜,

被業內認為是共享單車進入下半場的界碑。

破產清算

近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佈公告稱,小鳴單車經營方已經進入破產程序,押金未退還的消費者可進行債權申報。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小鳴單車須十日內退還押金,不過小鳴單車運營方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現任法定代表人關斌表示將破產清算,無力退還70萬用戶押金

天藍危機

其實“小鳴單車”這抹天藍色在扎堆的單車中並不顯眼,他成立於2016年7月,由原宅米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金超慧創辦。在2016年9月27日到10月21日之間,小鳴單車公佈自己獲得三輪融資。其中,2016年10月8日,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獲得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領投方正是凱路仕董事長鄧永豪。

隨著資金的投入,小鳴單車迎來投放的高峰期。一輛輛天藍單車被匆忙趕製投放市場。

其實跟隨市場發展是正常的,極少數的人才能跳脫市場開拓新的投資區域。

不過這片共享市場上被反映押金難退的不止小鳴,比如多地用戶反映“酷騎單車押金難退”,客服電話難撥通,用戶押金未退而酷騎APP數據清零。

盈利?

有新生代崛起,就有舊勢力倒下。小藍、悟空、酷奇單車倒閉……如今本以為佔有優勢的小鳴單車也進入破產程序。

大家也都知道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是將用戶交納的佣金放到市場上進行投資。

這裡有一段假設:每一輛共享單車,要從市場上賺取至少1000元。如果投放1000萬輛車,那麼就是100億元的存款。100億的現金,可以派生出500億的借款。500億投資市場上,每年是35億的穩妥收入,刨去利息、運營等費用,10-20億利潤是有的,這是錢生錢的套路

但是這些套路能玩多久?要緊跟這個大數據時代適應生存!

不知道未來的共享單車還有多少能在市場上存活?

共享單車能否有別的轉機?未來的他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