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青岛峰会前夕抵达青岛,为青岛城阳上马的海水稻而来

在青岛峰会前夕,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抵达青岛,来到了位于青岛城阳上马的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

袁隆平院士青岛峰会前夕抵达青岛,为青岛城阳上马的海水稻而来

早在2016年10月,袁隆平院士就担任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从海南南繁基地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挑选出176份优良材料,通过杂交育种技术结合分子标记,对耐盐、耐碱、抗病、优质、高产等多种基因进行聚合,选育出新型耐盐碱水稻。并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播下“海水稻”杂交育种亲本。

袁隆平院士青岛峰会前夕抵达青岛,为青岛城阳上马的海水稻而来

我国15亿亩盐碱地当中,大约有2到3亿亩有改良成农田的潜力,海水稻如果扩大到1亿亩,按最低产量亩产300公斤计算,每年可增产300亿公斤,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年粮食总产量。

袁隆平院士青岛峰会前夕抵达青岛,为青岛城阳上马的海水稻而来

海水稻长势良好,已于4月底收割。除了2016年试种的176份‘海水稻’材料,海南南繁育种基地的工作人员也在不断尝试通过杂交方式,来培育更多的‘海水稻’材料,为今后提供更多的试验品种。

袁隆平院士青岛峰会前夕抵达青岛,为青岛城阳上马的海水稻而来

耐盐碱的海水稻大规模推广后,对于盐碱地开发利用,守住中国耕地18亿亩红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我国大量的咸水资源也得以利用,可有效缓解淡水资源紧缺。这对于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耕地红线压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