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堪比三国,更为混乱的朝代——五代十国之十国篇三,吴

吴国(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 919年杨行密独立建国,改元建制,但并未称帝,仅称吴王。927年,杨溥称帝。937年,吴帝杨溥禅位于徐知诰,吴国灭亡,历4主,立国30年。

一个堪比三国,更为混乱的朝代——五代十国之十国篇三,吴

唐朝末年,政局动荡不安。892年,杨行密割据江淮,被拜为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朝封杨行密为吴王,此时吴国政权初具雏 形,国号“吴”由于此。

为区别于前春秋战国之际的诸侯国吴国,以及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吴国,史学界一般在前面加上统治者的姓氏称之为杨吴;从地理上看,由于其居于南方,而有南吴之称;又因吴国统治者改元建制前曾为唐朝的淮南节度使和弘农王,所以又称其 为“淮南”政权或“弘农”政权。

874年―879年,江淮群起而反,杨行密因参加造反被抓获,后获释。杨行密又被庐州府募为州兵,在和秦宗权的战斗中经常立功,不久又被派区戍守朔方。一年后期满回到庐州,都将因为不喜欢他要他再次出戍。杨行密杀都将,统率州兵,自号八营都知兵马使,占据庐州。883年,杨行密被唐廷招抚,被封为庐州刺使。

887年四月,淮南都将毕师铎在扬州发动兵变,囚禁淮南节度使高骈,并召宣州秦彦进入扬州,杨行密欲救高骈,毕师铎率兵数万攻打杨行密,毕师铎大败,单骑逃回扬州城,并杀死高骈。杨行密攻入西门,进入扬州。不久秦宗衡被偏将孙儒所杀,孙儒攻破高邮,并杀死秦彦、毕师铎,合并他们的军队。888年三月,孙儒攻陷扬州,于是杨行密退到庐州。

889年,杨行密攻下宣州,唐朝拜杨行密为宣州观察使。891年,攻取滁州、和州。892年,攻取楚州;同年五月,杨行密在宣州城下,大破孙儒军,斩孙儒;同年八月,杨行密再入扬州,唐朝拜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895年,加拜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农王。杨行密又分派人攻下淮河以南、长江以东各州。

一个堪比三国,更为混乱的朝代——五代十国之十国篇三,吴

905年冬,杨行密之子杨渥继位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弘农王。但杨渥喜好游玩作乐,其亲信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907年,此时唐已被朱温灭亡,吴不承认后梁,仍沿用唐年号,。张颢、徐温发动兵变,控制军政,杨渥大权尽失。

908年)张颢杀杨渥,立其弟杨隆演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同平章事、弘农郡王。张颢随即又被徐温所杀,至此杨吴大权尽掌握在徐温之手。910年,杨隆演加中书令、吴王。919年晋吴国王,改元武义,自是与唐朝断绝法统。杨隆演个性稳重恭顺,徐温父子专权,不会显露出不平之色,因此徐温也很放心。但也因大权旁落,杨隆演建立吴国后并不快乐,于是放纵自己,以致生病卧床,第二年便去世了。

一个堪比三国,更为混乱的朝代——五代十国之十国篇三,吴

杨隆演去世后,徐温立其弟丹阳郡公杨溥为吴国王,改元顺义。927年,徐温去世,养子徐知诰继其权位。同年,杨溥称帝。

徐温死后,徐温义子徐知诰继任金陵府尹,操纵吴国朝政。933年,徐知诰欲迁都金陵,于是修缮金陵府治为皇宫。935年,吴帝封徐知诰为齐王。

937年,吴帝杨溥让位于权臣徐知诰,杨吴灭亡。

一个堪比三国,更为混乱的朝代——五代十国之十国篇三,吴

由于五代十国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南吴政权在不同时间段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体制,但其中的差别更多体现在名分。

首先是藩镇体制:892年到919年内,吴国政权虽已割据自立,但名义上仍奉唐朝为正朔,为唐朝藩镇,仍使用唐朝年号;

然后王国体制:919年到武921年内,吴国政权独立建国,改元建制,但统治者并未 称帝,仅为国王;

帝国体制:921年到937年内,吴国政权为帝国,统治者为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