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沉船不死,50岁成立TVB,他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商人!没有之一

说到邵逸夫,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据不完全统计,他捐助的内地事业资金高达47.5亿元港币,捐资建设的“逸夫楼”遍布中国大地校园,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5,000个,遍布31个省、市及自治区。毫不夸张的说,在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是值得历史镌刻的人物之一。

遭遇沉船不死,50岁成立TVB,他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商人!没有之一

同时,邵逸夫也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他用80年打造起一个价值超过200亿港元的影视王国,“邵氏出品,必属佳品”是观众对邵氏影业最好的评价。而邵逸夫本人的传奇经历,比他出品的任何一部电影还精彩。

一、大难不死,终成有声电影“开山鼻祖”

在1929年到1933年之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少电影院受此牵连,纷纷歇业。邵逸夫却认为,这正是去美国“捡漏”的好时机(低价进口高级电影器材),他说:“现在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

说干就干!邵逸夫斗志昂扬的奔赴美国,购买所需的“讲话机器”(有声器材)。然而,回国途中却突遭变故,上演了“泰坦尼克号”真实一幕。邵逸夫乘坐的轮船遭遇触礁沉没,他紧紧抓住一块舢板,在大海上飘了一夜后才获救,真是福大命大。由此可见,若想成就大业,时运和命运缺一不可。

遭遇沉船不死,50岁成立TVB,他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商人!没有之一

最终,邵逸夫还是从美国带回了有声器材。随后,他自任制片和导演,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这部电影一经播出,瞬间轰动国内外(当时,中国和很多其他国家的电影都是无声的)。所有观众都大声欢呼,甚至有泰国观众去砸留声机,看看里面是否有人,疯狂程度可见一斑。这部成本1万元的电影,仅在广州一地就给邵氏公司带来了60万元收益,不仅帮邵氏公司转危为安,还为邵逸夫大举进军电影业炸出了一条路。

二、半百之年,扩大电影事业并创立TVB

在1957年时,时年50岁的邵逸夫移师香港,作价50万港元买下一座荒山,建成后来大名鼎鼎的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就在这座电影城中,邵氏兄弟先后拍摄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杨贵妃》等家喻户晓的1000多部电影。而且,邵氏兄弟还在日本、泰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了超200个发行网点,专门放映邵氏公司出品的中国影片,对传播中华文化亦有莫大之功。

与此同时,他还开始进军电视业,合资创办了“无线电视”(TVB),并随后接任TVB董事局主席一职。到如今,TVB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中文节目内容的供货商,在香港有着近乎垄断的地位。

遭遇沉船不死,50岁成立TVB,他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商人!没有之一

我们今天看到的《上海滩》、《大时代》、《射雕英雄传》和《鹿鼎记》等从香港进入内地的热剧,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TVB。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和刘德华等天王巨星,杜琪峰、王晶、关锦鹏、韦家辉等著名导演,都得益于TVB的全力栽培。

毫无疑问的是,不是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是香港的文化史上,邵逸夫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标志性人物。与此同时,视教育为立国之本的他,也是捐助史上不可磨灭的代表性人物,值得大家铭记。如今,107岁的邵逸夫虽然逝世了,但他的胆识、眼光和魄力,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都会在商业史和教育史上熠熠发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