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三株口服液为何现如今销声匿迹?

岁月的保养师

看了众多的答案,一边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边又在人云亦云,想当然的回答。回答主题,

当然,当年三株口服液从火遍祖国大江南北到低落谷底,除了自身的原因,政治风向还是占主要因素,说两个同时代的人大家可能更清楚些,南德集团的牟其中、红塔集团的褚时健,和三株吴炳新都是同时代的人物。当时查的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三人,除了三株吴炳新没有问题,并且在2000年还上了新闻联播外,另外两人下场弄的进监狱和妻离子散。

三株集团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摸索,希望探索出符合现在市场的营销模式,从2013年在山东大学体育馆宣布二次启航开始,集团董事会实施职业经理人管理,导致高管层的不稳定,新官上任三把火。直销模式制度也是一改再改,让经销商人心涣散,走了太多弯路,也因此让三株背负了太多骂名。想重现当年辉煌还得经受住时间的洗礼。毕竟从93年建立到现在24年了,经历了中医药最黑暗的年代(曾经一段时间一部分人要取缔中医药)到现在中医药法的颁布,让三株的酵本草中医馆重焕新生,拭目以待吧。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总得来说三株集团经过十多年的沉淀,研发的发酵中药,让中药不再苦口,提高药效也是一项功德。


彬郭

见到这个题目,还真忍不住进来了。在我几岁的时候,三株口服液可以算是火爆一时的“神药”,好像跟它旗鼓相当的,还有个叫做“哈慈五行针”的东西。但相对而言,我对三株口服液的印象最深,因为当年父母给外婆买过,而且是满怀希望买的,只是效果稀疏平常。

除了在电视和广播中大肆宣传外,这个产品还印发了大量的传单,并雇人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发放。对此,我记忆犹新,因为我当时年纪小,经常偷偷跟在后面把传单一张张捡回来。当时对保健品的宣传比较放任,没有像现在这么规范,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三株口服液在短短两三年内成了家喻户晓的产品。

由于它宣传的很神奇,许多患有老年病和慢性病的家庭,都会报着试一试的态度去购买。至于它的价格,我记不清了,但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父母买了几盒三株口服液,父亲骑着大二八自行车,我坐前面,母亲坐后面,跑了十好几里路去给外婆送去。当时,连我都觉得,外婆吃了这个“药”,病很快就会好了。

但是,同现在许多保健品一样,它的实际效果并没有宣传地那么神奇,甚至于跟喝了点饮料没什么区别。据说,后来还惹上了官司,有病人喝了之后患上了高蛋白过敏症,于是该企业被告上了法庭。不管具体原因如何,我个人觉得,实际效果不理想,是一个产品走向衰落的终极原因。


碣石樵子

生于乱市,死于乱事。

三株口服液。

老总吴炳新。

从内蒙古包头起步做保健品,落户山东做三株口服液。年销售做到多大不记得啦!应该过亿元了,当时工资普通教师才800元吧。肯定是前三强吧。

吴老总深谙解放之道:省分公司叫省指挥部,省领导叫师长,副手政委,参谋长 ……然后农村包围城市,圈地,打旗,喊口号……轰轰烈烈的一场运动式的营销推广开来了。

三株口服液是活菌制剂,据说有三株活菌,乳酸菌+双歧杆菌+什么什么菌,对肠道菌群紊乱有效果。推广起来可就不是这样啦!夸大到了,三株能治你的病,三株能保你的命。佩服佩服佩服一线的文案创造力。满墙的标语广告。

成本很低,药液低于包装+运输费。所以36.80元的一瓶零售价格,全资自营建队伍销售,那时候没有直销这个模式呢,三株全国销售人员在1997年底,超过15万人。其中执行经理以下人业务主办宣传员工资都归纳入宣传费用,宣传费用占销售额的50%以上。

铺天盖地的广告,人海战术地面推进,按计划进行的义诊.迅速占有南至海南岛北至内蒙古黑龙江东起延吉丹东西道乌鲁木齐的全国大市场。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财富。

人海战,患者病例广告,全方位立体划野蛮式的广告宣传和一群被洗脑的营销战士堆积起来的财富,引人注意。

三株的仿军队的建制,内部组织严密,思想洗脑,并且对吴炳新的个人崇拜(这老总出了本《吴炳新文集》好像是这名),执行经理业务主办宣传员底层基层的人员多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热情似火,执行力很厉害。当时有人批评~发个家伙,都能上战场……

三株口服液,出事原因有二个:

1.树大招风,惹怒官服

2.强力拓销,基层之虚假宣传,加之无良媒体造势三株喝死人啦!

兵败如山倒。

三株之死留下了什么?

1.留下一个亿万元的保健品市场,三株口服液之后,修正过的模式造就了一大批前仆后继的保健品品牌产品,直至今日……仍是重广告投入即可的暴力收入。其中一张宣传单打天下的偏方,后人屡试不爽。

2.漏下若干保健品营销人。其后红桃k啊,步长啊(这都是1998.992000年的事)……以后到2005到 珍奥核酸,其中好多执行经理,操盘手,企划部长都还是三株口服液出来的人马,队伍。

3.三株口服液之后,还推出了升级针对肿瘤患者的三株赋新康,化妆品三株生态美。生态美在网络上有卖。

4.三株口服液 赋新康后来退出市场了,民营公司,又没有贷款,收拾行囊后来听说还是做保健品。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都去风流啦!

三株口服液,在刚刚进入市场经济时候打开了大市场玩保健品的样板,三株公司留下了近5万保健品营销人员,当时民营企业有点土。

展开点~稍有经历的知道医药保健品“内蒙军团”么?稍有经验的都知道呼和浩特每年春节后的“医药展销会”么?都和三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株,生于乱市,死于乱事。

有三株公司的勇立潮头者见此留言联系讲故事好么?


闻而思之

在我记忆中比较火的保健品,就是“三株口服液”和“哈慈五行针”了。三株口服液最火的时候是96年前后。那个时候“三株口服液”简直就是包治百病的超级神药,学习不好的可以提高记忆力,腰间盘突出的可以缓解痛苦,连得了癌症的都建议喝“三株口服液”。反正一句话,包治百病,即使不能治也能延缓病情恶化,且逐渐恢复。

三株的崛起:1994年8月,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济南用30万元的注册资金、不到3年的时间,就撬起了一个80亿元的大市场。三柱当年的最突出的一个主题便是,“三株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和振兴民族工业。在宣传上,三株更是不留余力,在农村到处可以看到他的宣传,猪圈上、厕所上什么地方都有它。

三株的重生:1999年3月,湖南省高院对作了三株胜诉的终审判决,同时明确“三株口服液是安全无毒、功效确切、质量可靠的高科技产品”。但是此时大势已去,什么都晚了。于是三株开始转型,毕竟以前的底子太好。转向以化妆品和中药制品为主业,成立了三株生态美集团和三株医药集团。

所以,三株并不是销声匿迹,而是重新回来了,只不过不如以前火罢了。

你有三株什么记忆可以一起来讨论。


彩云一直馋

三株口服液”真是一个充满回忆色彩的名字,我记得三株口服液最火的时候是1996年前后。我感觉那个时候“三株口服液”简直就是包治百病的超级神药,我一个体弱的远房表弟在喝,我头疼的奶奶也要喝,甚至头部受伤的爸爸也被我爷爷建议喝“三株口服液”。

打开电视县级市级省级电视台全是“三株口服液”,关了电视机走在农村的大街上,电线杆和土墙上甚至猪圈上写的也是“三株口服液”,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到现在我都没有见识过把广告做到如此境界的商品。那个年代,开谈不说“三株口服液”你都落伍了,连我只会写自己名字的爷爷都对“三株口服液”顶礼膜拜,在他心中“三株口服液”就是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灵丹妙药,只是他身体健康,也没有钱买来天天喝着防病。那时候,喝“三株口服液”真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啊!

“三株口服液”火了之后,我记得还出现了“五株王口服液、“六株王口服液”甚至“万株王口服液”,老百姓甚至认为五株比三株多了两株,就开始买五株王,想想都感觉很好笑,哈哈。现在看来,当年的“三株口服液”火透了半边天,主要就是那时候群众对保健品的认知缺失,再加上当时的法律法规缺失,尤其是对广告行为的限制存在漏洞,当年那种广告行为明显违法,就是将保健品说成了包治百病的药品,严重误导消费者。随着群众对保健品本质的逐渐认识,这样的套路很快就失效了,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当时记得还有中华鳖精、北大富硒康,还有近些年的脑白金等,基本上都是沿袭了“三株口服液”的套路,就是狠砸广告的保健品,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已。您认为如何评价“三株口服液”现象,欢迎讨论,敬请您关注我,谢谢!


心怀17

我觉得三株口服液的成功主要还是在于营销的成功,现在看来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产品核心价值,“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三株口服液老板吴炳新的秘籍。

三株口服液之所以会没落,我觉得有两个个方面的原因:

1、夸张的营销手法,短时间虽然能够爆发,但长期看终归是没戏唱。三株口服液的广告“有病治病,没病保健”,这种广告词也就是在当年那个市场环境下才行得通,缺乏产品核心价值,没落是必然的。

2、媒体关于湖南常德老汉服用三株口服液致死的报道加速了其危机的爆发。紧随其后各种危机频现,三株从神坛跌落。


蜗牛侃财经

三株集团并没有消失,还是资产雄厚的大公司,资产至少数十亿。三株作为产品品牌,可能大家看不到了,但仍然存在,低调的存在罢了!以前三株一个月投放一个亿广告,知名度非常大,目前的三株不再大规模广告宣传了,三株作为企业品牌,不仅没有消失,而且目前发展非常良好,企业经营数百个药品,保健品,还有生态美化妆品,酵本草连锁机构,也拿到了国家颁发的直销牌照,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三株倒闭了,三株破产了。三株是曾经的中国营销人的黄埔军校,几十万三株人分布在全国各个领域,三株的高管们有很多亿万富豪,千万富翁,中国文化里那种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思想,是非常不健康的,马云成功了,放个屁都是真理,你要是失败者,说的在对也无人理睬,这就是二元文化的悲哀!盲目,盲从,不动脑,从众心理严重,典型的劣根性!!希望看到本文的读者,认真思考一下,谢谢。


商海泛舟赢之道

三株口服液的产品还存在,只是作为一种功能性医疗产品可替代性品类太多!!!

1、三株口服液主要功效成分为三种益生菌,两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乳杆菌;

2、现阶段益生菌品种繁多,可替代的产品也很多;

3、当年三株遍地营销模式,实际上已经透支了市场;也是过度开发造成的恶果吧。

4、三株经历了危机事件,也是当年地方保护和恶性竞争的原因吧!

5、我作为当年三株产品的使用者,功效夸大也是其硬伤。

三株案例给企业经营者、营销管理者、世人带来的教训和意义还是深远的。

1、营销不是万能的,但是从营销遍地开花结果看,当时三株的营销水平是非常高的!区域开发模式、产品功能性宣传,现在很多保健品都还有三株的影子!

2、单一功能性产品是三株的硬伤,没有跟进市场开发新品;产品生命周期和消费者消费疲劳是紧密相关的!

3、做好产品是企业的根基,忽悠、虚假宣传是不长久的。

4、结合现状,企业经营务实点好,做人务实点更长久。


管理顾问刘建峰


咱如花

一是过度扩张,二是夸大宣传,三是弄虚作假,四确实骗足了钱。曾与他们打过交道,每天只见他她们往屋里打很多盆自来水,可就是没见往外倒一滴水,整天紧闭门户,而搬出来全是包装好的一箱箱成品,自来水加颜料,还有人敢喝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