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主要病害有哪些?

杜鵑花主要病害有哪些?

為害杜鵑花的病害很多,常見的有立枯病、葉斑病、失綠病等。

立枯病。多數發生在苗床上,為害時使幼苗從根到根頸部位變為褐色,以後變為深褐色。嚴重時,韌皮部腐爛,木質部外露,根呈黑褐色腐爛,使幼苗地上部葉片枯黃甚至全株死亡,但不倒伏。

葉斑病。杜鵑花的葉斑病是常見的病害。為害初期葉上產生紫紅色小斑點,後期病斑中部呈灰白色,上著生小黑點使葉片脫落。5月中旬、9月上旬和11月上旬是發病高峰時期。在花後的5月至8月下旬間每隔2周噴施1次70%託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鏽寧4000倍液或50%代森錳鋅500倍液,可以控制此病的發展。

失綠病。杜鵑的失綠病常使其綠葉均勻地褪去綠色,葉色變淺。先是嫩葉缺綠,葉肉變黃。嚴重時葉片變白,葉脈也變黃,葉片兩側中部或葉尖出現焦褐斑等壞死組織,逐漸擴大使葉片脫落。此病的發生主要是土質鹼性缺鐵而引起。出現此症狀時,及時對植株噴施0.2%-0.5%硫酸亞鐵溶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