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启用人脸识别,昆明乘客有安全感了吗?

自空姐独自乘坐滴滴遇害以来,焗长在深感惋惜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入挖掘关于滴滴平台可能出现以及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近日,暂停多日的滴滴顺风车业务已悄然重启,然而,对于心有余悸的乘客来说,滴滴顺风车业务的本轮回归,还能重新赢得他们的青睐吗?对此,焗长展开了一系列的询根以及调查。


身份验证仍存疏漏,乘客“倒戈”专车出租

在滴滴顺风车业务重启之后,焗长第一时间为大家进行了试用。

首先,在登录全新的顺丰车页面后,焗长发现,无论是车主还是乘客页面都接入了如下认证页面:

滴滴顺风车启用人脸识别,昆明乘客有安全感了吗?

经过焗长尝试发现,其中“待完成”选项是乘客(或车主)必须完成的验证、测试环节,而“待了解”选项则要求用户进行阅读和点击同意后完成该流程,而要成功使用顺风车功能,必须完整完成共六项“待了解”和“待完成”认证,才能继续叫车。

滴滴顺风车启用人脸识别,昆明乘客有安全感了吗?

而在身份验证环节,无论是乘客还是车主,都需经过身份证实名认证以及面部检测认真两个环节,才能继续下一步操作。

滴滴顺风车启用人脸识别,昆明乘客有安全感了吗?

除此之外,在待完成项中,乘客还必须完成滴滴设置的安全百科学习,其中,包含共5题安全知识答题,为乘客提供安全自保常识。在答题过程中,焗长故意答错一题,发现滴滴系统会将正确答案显示,但不会阻止乘客的下一步操作。

滴滴顺风车启用人脸识别,昆明乘客有安全感了吗?

在完成六步验证之后,车主及乘客便可开始接派行程单,然而焗长却在这看似严密的流程中,发现了安全隐患:没有“手持身份证拍照”环节。众所周知,许多安全管理平台会将“手持身份证”拍照纳入安全验证环节,这样才能更好的证明验证着与身份证上人员为同一人员,同时也才能保证上传者为验证者本人。

同时,虽然滴滴加入了人脸识别确认行程环节,单却依然无法保证最终接单的驾驶员是账号本人,因为行程确认环节设置在驾驶员接送乘客之前,那么,如果车主在确认行程后,将自己的手机账号交与他人接单,那么行程仍旧成立,并且可以完成验证。为了确认疑虑,焗长以乘客身份咨询了滴滴客服,发现“驾车人与确认订单者可能不是同一人”的问题确实存在,并且滴滴目前未能解决该安全隐患,

对此,焗长询问了两位之前常使用顺风车服务的昆明人,了解了他们对于滴滴此次整改的想法,对此他们都各持己见。

张琪琪(化名)女士:“虽然说是有了认证,但是人心这个东西谁都说不准,现在还是宁愿打点专车、出租车或者是神州那些,毕竟是统一培训过的机构,安心一点,服务也规范一点。”

孟先生:“有这层认证确实感觉放心了一点,毕竟安全系数也高点了。”

陶小姐:“说实话,之前不是也有实名制嘛,还是有这么多事情发生,我之前听说还有实名认证了的人有前科什么的,要是司机没有相对的统一监管机制,比如犯罪记录调查那些的,人脸识别也就是多了个花样而已,没有实质的用处。”

昆明市约谈网约车企,网约车监管势在必行

虽然空姐遇害事件让滴滴业务经历了“血的教训”,然而,虽然滴滴在各方面安全监管为司机和乘客设置了多重屏障,但是,实际从制度上,网约车行业还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走,例如顺风车是否属于营运车辆、乘客与司机间的相关权利与义务、安全事故的责任划分等等环节上,都还处于一个空白的监管地带。

滴滴顺风车启用人脸识别,昆明乘客有安全感了吗?

日前,昆明市对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易到用车、滴滴出行等十家网约车平台的昆明市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对本企业的运营状况、安全措施、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市场执法检查、信息安全等方面都进行了汇报,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也对昆明市的网约车管理和安全生产等问题提出了几条具体要求:

  1. 各企业要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教育培训,全力遏制较大以上及恶性事故案件发生;

  2. 认真制定本企业教育培训计划并于5月31日前报市交运局,要强化网约车技术防范工作,安装符合要求的车载终端设备;

  3. 要继续做好网约车平台、车辆和人员的行政许可工作,严格对照行政许可工作规范和流程依法进行行政许可;

  4. 切实加大行业市场执法检查力度,各企业要加强网约车不合规车辆和人员的清理工作,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方案,于5月31日前清理完毕,之后将视为非法营运,依法进行严厉查处;

  5. 各企业要切实加强“南博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提升服务质量,树好文明形象,提供安全、优质、便捷的交通出行服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由此看来,网约车安全问题确实已经上升到了不得不严格整改的地步,焗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地方还是全国,都能出台更加完整可行的政策,让网约车业务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也更让有需求的乘客能够更加放心踏实的出行。

这里是消息特别快,焗长特别帅的KM车市调查焗,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