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300餘名師生負氣出走建起的一所大學!

這所成立於民國時期的高校存在了27年的歷史,卻被譽為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然而他的建立卻是因為校長在校慶時的發言,而導致了學校的近三百多名學生出走而建立的,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對抗這所大學連其學校的他們新建立的學校取的名字都與出走學校的名字一樣只不過是順序相互顛倒了過來。

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300餘名師生負氣出走建起的一所大學!

1924年廈門大學舉行校慶,慶祝其建校三週年,當時的校長林文慶在校慶演講的時候提出:“讀孔孟之書,保存國粹”,這樣的言論引起了當時國民黨每題的集體炮轟,而廈門大學的學生會也同時召開大會,提出對於校長林文慶的批判,批駁其思想陳舊迂腐影響學校的名譽,並提出讓其退位的要求。此此事引起了當時的國民黨人士汪精衛、吳稚暉等人的重視,也支持學生們的觀點,但是林文慶得到了當時學校的建設者陳嘉庚的支持,幾名同學被開除。這樣的舉動引起了部分師生的不滿,1924年300多名師生從廈門大學脫離出來和當時的第一任校長馬君武以及主要的創始人歐元懷、王毓祥、傅武說等到上海重新開辦了另一所學校,為了表明自己與廈門大學不同的立場取名為——大廈大學,後來根據“光大華夏”的意思取名為——大夏大學。大廈大學在成立之後迅速發展壯大很快變成為民國時期著名的私立大學,同時也成立了全國最早的教育學院,同時大夏大學也是國內最早實行導師制度的大學,同時大夏大學著名的人物也很多包括當時的校董有吳稚暉、吳鐵城、葉楚傖、邵力子、張嘉森、馬君武、傅式說、汪精衛、孔祥熙、何應欽、孫科、居正、王正廷、黃紹、梁寒操、楊永泰等政治人物,教授更是囊括馬君武、何昌壽、邵力子、厲麟似、郭沫若、田漢、何炳松、李石岑、曾昭掄、朱經農、程湘帆、艾偉、邵家麟、吳澤霖、王蘧常、馬宗榮、夏元瑮、謝六逸、吳澤、周昌壽、姚雪垠等知名學者,甚至連上海大亨杜月笙、虞洽卿也曾屢次資助大夏,良好的辦學實力,

一度使得大夏大學有“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美稱。

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300餘名師生負氣出走建起的一所大學!

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上海淪陷,大夏大學被迫西遷至貴州,1944年日軍進犯貴州大夏大學再度前往赤水,1945年日軍投降,大夏大學遷回上海,1951年大夏大學與光華大學合併成立華東師範大學,這所學校也是新中國創立的第一所師範大學。

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300餘名師生負氣出走建起的一所大學!

而縱觀大夏大學的成立之原因,最直接的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校長廈門大學校長林文慶的尊重儒學的講話,這引起了學生們的不滿,然而為何校長的講話會讓師生如此憤怒以至於離校另建學校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兩個方面:

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300餘名師生負氣出走建起的一所大學!

其中之一即是:校長的主張與當時的社會境況不相符合。1924年作為國民革命的特殊時期中國人民以及教育界所倡導的學風是學習西方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只是以及思想文化內涵,從五四運動開始中國文化界就主張批林批孔的運動目的就是為了革除隱藏在中國社會中由於封建文化的壓迫下的糟粕,而此時林文慶提出此主張無異於把自己置於眾矢之的的位置,自然得到眾人的批評和反對。

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300餘名師生負氣出走建起的一所大學!

林文慶

其二:1924年1月國共開始第一次合作,同時國民黨青年部宣告成立,3月份通過了《學生運動政策》,明確的提出了學生是國民革命中的重要份子,也佔據著重要位置,加強對於學生的領導。要想讓學生歸於黨的旗幟之下,必須關心其利益,加強對學生運動的組織與領導。在中央青年部統一領導下,各省市國民黨執行部也都設有青年部,併力圖逐步建立起覆蓋全國的垂直的領導系統。基於這樣的政治情況,學生運動得到了國民黨的支持,也使得廈大的學潮時間得以引起巨大的反響。

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300餘名師生負氣出走建起的一所大學!

同時也不得不說當時的校長林文慶在那個時代提出的保存國粹的要求的確不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違當時社會的發展規律,因此遭到了師生的反對,學潮運動之後300多人出走建立了大夏大學,廈門大學註冊的學生僅剩下了200多人,廈門大學面臨受到了重大的打擊。

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300餘名師生負氣出走建起的一所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