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入晋终是野”是什么意思?

一直南行

“书不入晋终是野”这句话其实有很多版本,有的人说“书不入晋堕野道”,有的说“书不入晋,终为野道”,“书不宗晋,必堕野道”。


无论是哪个版本,其中大概意思都差不多,大概意思就是学习书法不尊崇魏晋,那就成不了大家,属于歪门邪道。


这句话是有前因后果的,因为古人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喜欢魏晋之分,他们认为,书法的境界自此以晋人为最高标准,你瞧王羲之一直被誉为是“书圣”,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赞扬他,学习他。



提出这句话的人,叫做王铎。他是尊古为新,推崇魏晋书法的人,他的书法风格就融入了魏晋人的风格,当然后期也学习了颜真卿、米芾等人的书法风格,并且都是很精准地“集古”而吃透传统。

上追魏晋,下寻唐宋,尊古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气概。




东家APP

“书不入晋终是野“,这句话应该不难理解。它是说学书法的人如果不从魏晋入手,或是没有关注魏晋的书法书风,就算功夫用的再多,成绩再好,终归不是正途,只能算是野路子。

这种说法,现在许多学书的未必认同,持别是那些自以为高明的江湖书法。但是,书不入晋终是野的看法,历代许多书法大家都是认同的。虽然未必会说别人的路子野,但对晋人特别是“二王“的推崇大概都是一致的。

唐代书法上承魏晋,自不必说。宋代的苏黄米蔡,以及后来的赵孟頫董其昌王铎无不把晋人的书法做为标杆。其中的道理,说来并不复杂。

书法到底应该如何定义,现在是各说各话。但有一点是谁也不能否认的,既,书法是与汉字的书写相关的。这里边有两个要素,一是汉字,一是书写。魏晋时期既是汉字最终定型的时期,也是汉字书写的工具与载体定型的时期。这两个条件的结合,使得魏晋时期成为中国书法真正的源头。

汉字从创造到定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文字进行了规范,小篆的出现,为汉字的最终定型打下了基础。但小篆因为书写的复杂,实用性不强,汉代出现了隶书,隶书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小篆的简化体。

之后,汉字的形状依的在向前发展,到魏晋时期,也就是王羲之王献之的时代,汉字的结构形状完全确定。也就是说从那之后,文字的变化就不大了。如果认识现代的字,魏晋时期的行楷书,应该也可以认识。

除了汉字的定型之外,书写的工具和载体也于此时定型。在甲骨文金文的时代,不用说,文字是刻在甲骨或是器皿之上的。先秦时期大小篆文,一般写在竹木简上,或是丝绢之上。隶书也大多如此。到魏晋时期,造纸技术比较成熟了,书写的载体开始转移到纸上。这时,笔墨纸砚成为一组搭档。现在所谓的书法从此开始。所以魏晋书法成为现代书法的源头。当然,这个源头之前还有上千年的文字与书写的累积与传承。也正因此,魏晋书法虽是源头,但它一开始就为中国书法确立了一个极高的书写典范与审美标准。其书写的法式是千年的累积,而书写的效果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这种趣味的最高标准就是中庸之美。

人们在谈论魏晋风度的时候,常会说到一种散淡之趣。说到二王书法时,也会提到“不激不励,风规自远”这其中体现的都是一种中庸之美。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说: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傅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说的是同样的审美效果,也就是恰到好处。

魏晋书法的代表人物是钟、张、羲、献。钟是钟繇,张是张芝,羲献是“二王”。唐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光辉灿烂名家倍出的时代。唐代书法家也都受过魏晋书法的滋养。他们在继承魏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后自成一家。欧颜柳等名家莫不如此。

看看钟繇的《荐季直表》,王羲之的《曹娥碑》,再与唐楷对照一下,就能发现魏晋时期由隶向楷转变的痕迹。所以,唐之后的楷书,才是真正的楷书。也正因此,楷书四大家中,没有二王的名字。但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假如没有魏晋书法,也就不会有唐楷。魏晋书法是唐楷的源头,也是母体。没有继承,也不会发展。

唐代书法是这样,宋明之后又沿看唐向前发展。这时,书法的体式上己经定型,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的书写,除了审美情趣上体现出细微的个人风格不同之外,汉字的书写己经没有根本的改变了,而书写中体现的大的原则与美学特质,是在魏晋时期以二王为代表的书家手上就定型了。

现在回到开始的问题上,书入晋人,未必是说写书的时候一定要从“二王”入手。从那家入手应该不是问题。无论先学的是谁,欧颜柳赵无所谓,当学到较高的水平,遇到瓶颈难以突破的时候,(这当然要达到很高水平),必然要追根溯源,这时就会发现,无论从哪儿入手,最终都会追溯到魏晋之时。也只有追溯到这个源头,才能真正了解中国书法的精神风貌与美学追求。

如果一个学书法的人,从没溯及到魏晋,或者并不认为魏晋有多么重要。那么,无论你自视水平有多高,在方家的眼里,你都是野路子。这就是“书不入晋终是野”的意思。


七月流火140400643

米芾论草书帖原句: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

米芾新官上任时,曾去找苏轼学书,苏轼告诉他学书法一定要“入魏晋平淡”。于是极力摹写魏晋法帖,30出头时写了《方圆庵记》,自此以晋人为最高标准,虽极力追赶,但是因其性格原因,晚年才算入晋人室。

中年书风虽沉着痛快,但是和魏晋平淡是相背的,晚年才算调和了二点矛盾,所以说晚年手札比中年诗帖更难。

后世都穆说“夫海岳书,可谓入晋人之室矣”

如果书法不入魏晋,确实自下一等。

在米芾中年时期,有个人叫薛绍彭,学魏晋非常厉害。二人齐名,在当时的书坛,因为薛绍彭入了晋人,所以普遍认为薛排在米芾前,包括蔡襄,也是被苏轼推为当朝第一。

此二人都是学魏晋的高手。

到赵孟頫,董其昌,更是极力追求魏晋。

但是因为赵孟頫学魏晋太规矩了,

董其昌说: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赵吴兴所以不人晋,唐门室也

到了王铎,他对魏晋更是尊崇

予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动曰:某学米,某学蔡。又溯而上之曰:某虞、某柳、某欧。寓此道将五十年,辄强项不肯屈服。古人字画诗文,咸有萭*(寻获)。匪深造博闻,难言之矣。

他的观点在于,魏晋之说以重要,因为唐宋诸家都是学魏晋出来的。

意思就是说,后世大家都是学的二王才自成一格,我也要专精二王。

后来便直言“书不如魏晋,终入野道”

个人的理解是,书法的内在美学,也就是书法中各种产生美感的矛盾,大多都在魏晋被发展出来,所以想要学好书法,魏晋是绕不过的,因为标准就在那。

像奇正,连断,向背,轻重,布白等等,所有能让书法产生艺术美的因素,大多是在魏晋被发展出来的。

如果不学这些要素,那么写毛笔字就和书法没什么差别了。

但是终究不是所有毛笔字都是书法,书法关键在“法”,法都源自汉魏晋,尤其到晋已经发展到各体法度都完备了,后世人学只是在此标准上进行加强。

根还在这。

故,书不如魏晋终入野道。

如我们今天学字不临帖一样。


梁宇航

中国的楷书鼻祖是钟繇。

而到了晋朝的时候,王羲之改造了钟繇的楷书。他不仅改造了钟繇的楷书的外形,让它成为一种流行的书体。而且把楷书从它的实用性,发展到实用性和艺术性共有的一个前所未有的面目。

中国自王羲之开始,让中国的文字书写成为一种艺术,王羲之而被尊称为“书圣”。

中国的历朝历代的有名的书法家,都是从王羲之的书法里吸取了大量的营养。中国的书法艺术自此之后开花结果,繁荣了上千年。


每一个书法家,都能从晋朝的书法,或者说是从王羲之的书法里不同程度的,汲取营养。王羲之的书法是中国正统书法,所以无论是书法家还是书法爱好者,如果不学习,晋朝的书法,终究是野路子,或者说是不全面的。


京东千里行书法

不请自来,胡诌两句。

“书不入晋终是野”好像是出自明末清初书画家王铎之语,因为车上,不查度娘了。记忆模糊了,应该说,“书不宗晋终是野”更合适些。这句话意思是:“书法若不尊崇魏晋之风,最终成不了大家,都会归于旁门野路”。换句话说就是学习书法,如果不效法魏晋之道,即不能提高自己书法的品味。

其实,我觉得,此话很有道理,但也不可拘泥过甚,学习时以魏晋为宗,但得有创新,过于效古不会独成一家的。


牛皮刀鞘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书不入晋终是野,私下理解为:结构与笔法是基础,风韵是书家毕生追求。

今人书写工具简化,电脑普及,动手时间更少,忙于养家糊口,玩赏书法无收入,趣味的鉴赏能力也在下降,书家急于成名成家,急功近利。长此以往,书将不书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