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开脸,俗称对脸部的雕刻或描绘。中国画的造型基础是白描。只通过一根线的细微变化,来展示人物的神情及着装。通过这些宋画中截取的开脸来看,可谓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其实,懂不懂中国画就看你能不能看得懂一根线。而这些最高级的线几乎只存在于唐宋时期的人物画中。这些作者除了几个极有名的如周季常之外都是无名画家。你说明代的曾鲸?跟这些厉害角色相比,曾波臣的水平只能哄哄苏州盐商罢了。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所谓开脸好坏,当然是指脸部的刻画是否写实且传神,这是绘画的基本要求。开脸的好坏,重要的不是画得漂不漂亮、好不好,而是是否符合人物绘画的技法和审美情趣。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中国古代绘画是对现实观察的一种高度概括,比如人物的面部形象,并不像国外的素描或油画,注重对具体对象的刻画,而是对人物的角色和性格的一种总体归纳,这就是所谓的十字脸谱,即:田、由、甲、申、同、王、国、目、用、风,以此为基础进行典型加工,表现人物的精神与个性。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古人所受的绘画训练与现在不一样,画多有师徒传承,技法和口诀正是这一传承的体现和总结。因此,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凡是不得法的,就值得存疑。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至于古人的审美情趣,这是一个较大的艺术审美概念,大体而言,就是时代对艺术的影响的具体表现。开脸看几点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一、脸线,即构成上述脸型的轮廓线。有的人物开脸多为瘦鹅蛋脸,较偏瘦;有的为瓜子脸,多为上宽下尖;有的为胖鹅蛋脸。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二、五官,即眼鼻口耳眉的描画。特别是眼睛的刻画,技艺高超的画师所点出的眼睛往往具有精、气、神,并与其它五官共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与心理。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三、渲染,有些开脸在线描的基础上还进行一定的染色。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四、气质,开脸综合效果的体现。好的绘画,虽然只是寥寥数笔,却能见精神,并具有时代的气质特征。这个气质的特征,往往被称为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却正是开脸的要点。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 认针,就是认真的意思。教人凡事认真不苟且!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 寥寥几笔,表现出一种骨子里的忧伤!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 当时人们认为大象是世界的支柱,它的眼神必定悲悯慈爱,僧人右臂的衣纹用笔如此霸悍精准!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 多么倔强的须发!寥寥几笔神情性格皆现,而胸部与锁骨的用笔又是多么准确!

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

▲ 此人应为居士,仿佛好似你我身边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