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在現在等於現代的多少度?

好好先生128093319

作為一個資深酒鬼,我也開答一個關於酒的問題吧。古代的酒相當於現在多少度,這個是要分時代的。

中國人在唐朝以前,來了客人首先款待的不是茶,而是酒。這種酒被稱為澧,也就是我們今天的酒釀或者醪糟。這種酒其實是沒有什麼度數的,頂多只有1度左右。因為一般而言,這種酒被稱為濁酒,也就是將醪糟放到水裡煮過之後的醪糟水。而酒肆或者酒坊裡的酒,往往是把裡面的醪糟給澄清了的酒,因此稱為清酒。有的甚至經過窖藏以後,度數可達5度左右,這就已經是很好的酒。

唐代是一個豐盛的時代,酒在唐代還要賣到一萬錢一斗,可見酒在古代是一般平常老百姓喝不起的。賀知章金龜當酒請李白,才會成為千古佳話。所以杜甫在成都的時候,家裡來了客人只能煮舊醅,什麼是舊醅,就是煮過好幾遍都放酸了的醪糟。而白居易的“綠蟻新醅酒”,所謂的“綠蟻”,就是酒上的漂浮物。

到了宋代,一些釀酒的技藝得到了提升,還有就是從北方遊牧民族那裡得到了一些蒸餾技術。因此,宋代的就才基本有了我們今天啤酒的度數,但也不算高,能到10度左右就已經非常好了。所以《水滸傳》裡武松喝18碗酒,換算成今天的白酒,也就6兩左右。

中國人真正實現大碗換小杯喝酒,已經是到元朝了。元朝時期,大量的阿拉伯人進入中國,將歐洲人蒸餾香水的技術傳到了中國,於是,中國人便將這種蒸餾技術用到了酒上,這樣蒸餾滴露出來的就度數可以上到20度左右,這才使得中國人的釀酒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

到了明代,朱元璋改革了飲茶方式,將原來繁瑣的打抹茶的形式改為泡茶。中國人才有了進門先喝茶的喜歡。而酒在明朝經過進一步發展,大大小小的酒坊酒窖也隨之而生,酒的度數也一路攀升,例如燒刀子這種高度酒就是在明朝出現的。

清朝時期,由於物種的進一步豐富,傳統的以小麥釀酒已經變成了多種糧食。番薯,玉米,高粱,無一不可釀酒。於是,蒸餾酒繼續發展,人們甚至只要蒸出來的中間一段酒,酒頭酒尾都不要了,叫做“掐頭去尾”,酒的度數甚至能夠達到50度左右。


傅斯鴻

題目腦洞可夠大的!我平時猜大概多少人去真正瞭解過,古代人喝的酒究竟能有多少度。

我們看著水滸傳裡,一眾梁山好漢們使勁地牛吹,看似海量的酒量對比現代人,當下的我們怎麼就越喝越小架子氣了呢?

中國的酒文化其實並不算很悠久,而且中國人在全世界範圍內也不算是懂酒、會喝酒的民族。(每次只要我提出這個論斷,都會引來一幫愛國青年用磚頭砸個半死)雖然不想承認,但這的確是事實,相比起古埃及、古巴比倫、格魯吉亞等地,中國產生酒的時間並不長,喝酒的歷史也不外乎四千餘年。

據說中國最早有文字記錄的酒,是遊牧時代(新石器時代)的醴酪(週記、禮運篇)。

而且,中國的酒水以黃酒為主,它因自然發酵而酒糖度較高、酒精度卻很低,所以鍾愛黃酒的人能夠大碗大碗地喝酒,那感覺就跟我們今天喝啤酒差不多。此外,喝酒禮儀上,就連孔子的周禮或是天子之禮,對於喝酒的酒具、喝酒的溫度、以及搭配等等,我們也比國外落後了很多。由於沒有蒸餾技術,中國的酒一直都是這麼暈暈乎乎的像在喝低度酒。所以,陶淵明可以在菊花叢裡面睡覺,李白也可以邊彈古箏邊吟詩邊喝酒。

但是到了宋朝末年,遊牧民族從北方把蒸餾技術傳入中國以後,中國的酒精度數從此提高了。到明朝時,好漢們只能小口小口地喝酒了,因為有了酒精度提高,再像從前那樣大碗酒的牛吹,說不定隨時會猝死呢!

傳統中國的黃酒酒精度數,在自然發酵情況下,若能達到20來度的酒精度已算不錯,這是因為酵母發酵的過程中產生的酒精,到達一定濃度後也會殺死酵母所侷限的。事實上,像二鍋頭、燒刀子酒的這類酒的蒸餾技術並不是中華民族自創的,它是從西方中亞慢慢傳入進來的。

有了蒸餾技術,結合反覆蒸餾提純,中國酒精度數便可越來越高,像是國人引以為榮的衡水老白乾就已達到70多度。然而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八、九十度的酒比比皆是,就拿我親身經歷裡,就喝過一款96度的伏特加。然而,酒精度數越高,意味體純度也越高、風味物質也會越來越少,所以,並非度數越高度數越好喝的。

另外,考慮到國民健康安全,很多西方國家會要求廠家把酒精度數,通過人為稀釋降低到40度左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買到的許多白蘭地和威士忌,他們的究竟濃度一般也才43度左右的原因。

從前我曾說過,中國的酒文化其實是我們自己想象出來的幻覺而已,也許這會傷了不少人的自尊心。但這畢竟不是重點所在,無論古代酒還是現代酒,無論是高度酒還是低度酒,適合自己口味的就是美酒,所以我們還是喝酒去吧~


飯醉分子閆濤

飲酒是中國酒桌文化必不可少的一種傳統文化,然而古代有很多飲酒的習俗也讓人開始在思索古代的酒和現在酒的區別,讓人開始懷疑古代酒的純度。讓人影響深刻的就是《水滸傳》中武松三碗不過崗,最後卻喝下18碗;,十八大碗白酒入肚之後,還可以和猛虎一較高下,由此可見,古代的白酒度數確實不高,然而古代酒等於現在酒多少度呢?

古代人喝的酒和我們現在喝的酒還是大有不同的,古代酒的酒精度數相對於較低,一般就是有一點酒的味道,好比一種飲料,然而現代酒的純度較高,味道比較濃烈,相對於古代和現代釀酒的技術也是有差別的,所以古代酒和現在的白酒是有差別的,所以古代經常會有千杯不醉的說法。古代酒類似於近代社會較早生產的一種甜酒,酒精度數一般也就是8度到12度,所以喝起來就不會很快讓人產生醉意。

古代的酒大部分都是發酵酒,根據歷史資料分析,大概是在元朝以前一般都是用酒麴發酵酒,古代的酒是以糧食穀物水果等原料經過發酵過濾而造成,度數較低,20度的白酒基本就是度數較高的;自從北宋時期,遼國,金國,元朝等蠻夷踏入中原,才有了蒸餾的首創,這時候的酒和我們現在喝的酒度數比較相當。中國的酒水基本沿襲古代大多數都是以黃酒為主,是一種很常見的穀物酒,它因為自然發酵使得就得糖分較高,酒精度數較低,所以更適合中國人喝酒的習慣,因此在古代也會有大碗大碗喝酒的習慣。

然而現在的白酒基本都是為蒸餾酒,不再是採取古代的那種自然發酵方法,後來的蒸餾酒也就是我們現在口中的白酒,現在的白酒的原材料一般都是富含糖分較高的穀物,經過發酵之後產生酒精,在經過高溫蒸餾,度數高度數一般都是40度左右。度數過高則無法下嚥,度數較低基本有類似古代的發酵酒。《本草綱目》裡面記載燒酒是在元朝時期出現,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朝時期首創其法,基本是採用蒸餾方法提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

酒桌文化雖然是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但是長期飲酒還是會引起身體的不適,保持溼度的飲酒習慣才不失酒文化的真正內涵。


遺產君

這個話題,其實宋朝大詞人范仲淹的一句詞,就已經生動說明: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沒錯,哪怕貴為范仲淹這樣的名臣,當時統兵在外時,喝到的也是這樣的“濁酒”。

這樣的“濁酒”,今天喜歡喝米酒的朋友們可以會很有同感。宋朝時的“濁酒”,其實也是這類:通常是以稻米為原料,釀出的酒大多為黃顏色。因為並非是現代人喝的蒸餾白酒,所以整個酒水顏色渾濁,還飄浮著渣滓,即古人所說的“濁酒”。很多古代小說裡,常有主人公抱起酒罈子豪飲的場面,基本都是喝的這種酒。以度數來說,應該比現代超市裡賣的米酒度數要低,通常是十度以下。

而除了這類“濁酒”外,同樣是唐宋年間,也有一種看上去很清澈的“清酒”,正如李白詩裡描繪的那樣: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這種清酒往往是在冬夏釀熟,經過沉澱發酵,變成清澈的酒液,度數和濁酒類似,但口感更加香甜。基本是皇家貴族專享。

和現代生活一樣,宋朝也有果酒,比如葡萄酒和黃柑酒。葡萄酒屬於唐朝就有的,而黃柑酒卻是標準的宋朝特色。這種酒的口感酸酸甜甜,色澤也非常鮮豔,用柑橘釀造而成。是宋代許多文人的最愛。典型大文豪蘇東坡那句詠歎:拼沉醉,金荷須滿。不過度數並不高。現代也有一些傳承宋朝的果酒手藝,度數也是十度左右。

當然,比起老百姓常喝的濁酒來,宋朝的果酒,價格真心不便宜。聽聽大詩人陸游的詩歌就知道:如傾瀲瀲蒲葡酒,似擁重重貂鼠裘。一睡策勳殊可喜,千金論價恐難酬。也就是說這葡萄果酒,簡直就和名貴的貂裘衣服等價。倘若有機會穿越到宋朝,行前帶好幾瓶葡萄酒,鐵定從宋朝發一筆財回來。

那難道在古代,真的喝不到高度白酒?同樣是宋朝,也有這麼一款:桂林三花酒。這種白酒產於宋朝偏遠的廣西地區,是一種要經過三次蒸餾才可以喝的白酒,工藝已經接近於現代蒸餾酒。以宋元年間的許多文人筆記說,這種酒的度數,遠遠高於民間普通的濁酒,幾乎就是一碗下來就會醉。但畢竟這種蒸餾技術,與燒酒技術還有所不同,所以度數不會超過20度。

而在宋朝以後,燒酒的技術陸續傳入到中國,以《本草綱目》的記載說,從此後“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麴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也就出現了與我們今天類似的白酒。今天中國人津津樂道的各種白酒工藝,大多都是元朝起陸續演變來。在中國各類酒中,其實是非常年輕的一類。


歷史風雲錄

中國就文化源遠流長,釀酒歷史可追溯的夏禹時期。先秦時代釀酒,兼用曲、櫱兩種酒母,到了漢代,以櫱釀造的醴逐漸消失,漢人制曲,多以麥為原料,有大麥、小麥、細餅等多種酒麴。2003年,陝西西安市北郊發現三座漢墓,其中一號漢墓年代為西漢,出土一件保留有26公斤西漢原酒,通體鎏金,鳳鳥紐的漢代酒鍾;根據取樣分析測試,西漢原酒的度數僅有4度左右,酒色為翠綠色,為唐前我國古代穀物釀酒的標準成品色澤。

到唐代,釀酒技藝較之魏晉有了很大的進步,首先出現了以大米為原料,直接由曲母培養而成的紅曲,有更強的糖化力和酒精發酵力。度數達到8、9度上下。

北宋釀酒業在用曲方法上採用了“連渣拌飯法”,即把米淘洗乾淨,蒸成飯,令其極冷,然後連同曲渣一起投入,充分發揮曲渣中有益黴菌的作用。四時用曲各不相同,春冬釀造週期長,曲要搗作小塊子,像骰子或皂子大小,如此則發酵有力而使酒味醇濃;秋夏釀造週期短,則曲要略細些,為的是曲和米能很快接觸而使酒成熟的快。度數可以達到11-18度

蒙古帝國境內地區間文化貿易交流,對於中國釀酒業最大的貢獻,即是自中亞阿拉伯傳來,有確切證據存在的蒸餾酒與蒸餾技術。這種酒,被蒙古人稱為“阿剌吉酒”,另有“阿里乞”,“軋賴機”等稱謂,其原名為波斯語“Araq”。自夏商以來,由於酵母菌無法在高濃度酒精下持續發酵,所以造成酒度一旦達到20度左右,則無法提升,而蒸餾法可以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質具有不同揮發性的特點,把最易揮發的乙醇蒸餾出來,將酒液的酒精濃度最高可提高至70度。

內容總結來自《三聯生活週刊-2012年12期》


寒先生的間

古代的酒不像現在一樣,動不動就是五六十度的,一不小心就會被放倒。其實古代的酒也是由穀物糧食釀造而成,這些基本的原料完全無公害,只是當時的釀酒技術很一般,所以不像如今這般清亮透明,古人詩中的“濁酒”就是這個意思。由於古代釀酒技術跟不上,所以酒中會有很多渣子漂浮。


古代的酒精不僅純度不如現在,受工藝影響,古人釀酒的度數也和現在大不相同。水滸傳中的英雄動輒三碗不過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如果按照現在的酒精度數,四十多度的白酒,喝上三大碗,普通人流量低的早就胃穿孔了。但是武松喝完以後,只是有些踉蹌,還能小跑,也能大跳。

從體質來看,古人並不會優於現代人,所以說,古人的酒度數一定是低於現在我們所喝的白酒的。古代的酒大多隻有9度左右,顏色呈黃色,有些渾濁,酒中有渣子漂浮。這樣的酒,喝上一瓶也沒事。



如今,我國的釀酒技術可謂是突飛猛進,最高度數大概能達到七十多度,這樣的酒,酒量一般的喝上一杯就要扶牆走路了。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一定記住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歷史密探

據考,漢代已經出現了蒸餾器,古代的煉丹術據說也是使用的類蒸餾技術。然而器皿和技術是否曾用於酒的生產,在學術界是很有爭議的。『元代引入蒸餾酒』學說是目前流傳最廣、最為學術界所認同的觀點,其依據主要是古文獻。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清代章穆的《飲食辨》:『燒酒又名火酒,《飲膳正要》曰「阿剌吉」。番語也,蓋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羅及荷蘭等處人始傳其法於中土』。如果說以上文獻只提『燒酒』其名,而不言蒸餾工藝,說服力不夠,那麼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四·燒酒》:『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這裡不僅提及『燒酒』關鍵詞,連製作工藝都已描述出來,是『元代引入蒸餾酒』學說的最有力論據。你 酒的味道因為製作工藝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時的酒都是黃酒。 南北朝時,制酒麴的工藝日益完善,當時的一部奇書《齊民要術》上記載了很多種制曲的方式,這些方式現在有不少還用在造高粱酒裡。唐宋時有了紅曲,釀造出來了“紅酒”,不知道古書裡說的女兒紅是不是就是這種就,不過紹興的狀元紅應該不是,那酒俺喝過,其實不紅,顏色是橙黃色的前面說到曲釀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經想用酒代水再釀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濃度,可是不成,因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謝的產物,對酵母菌的發酵有一定抑制作用,當酒精成分達到10%左右時,酵母菌就停止繁殖,發酵過程也就隨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強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會超過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發酵,也得不到度數更高的酒了。 \n 到了元朝,出現了蒸餾酒也就是燒酒,把酒麴發酵釀造的酒再蒸餾一下,得到度數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這和現在的酒比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個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兩“兩毛燒”,體會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兩毛燒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過現在可能不止“兩毛”那麼便宜了吧:)說燒酒是元朝時才有的,是依照李時珍的紀錄,不過在白居易等人的詩裡已經有了“燒酒”一詞,並且對山西汾酒歷史的考證似乎說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時就有燒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過崗有可能是早期的燒酒吧,不然十幾度的酒不會有那麼大的力量。 總結一下,用櫱釀的酒度數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應星說“後世嫌醴味薄,遂至失傳”;用曲釀造的酒度數大致在十幾度,味道因酒麴的製作工藝不同而不同,因為酒麴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藥,不夠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較類似現在的紹興黃酒;蒸餾後的燒酒度數很高,大約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現在仍有燒酒,不妨一試。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當於是二斤56度的二鍋頭。 古代的酒度數較低,所以酒具多數比較大,到現則度數高,酒具也精緻小巧。 古代的酒,度數很低,為了表示豪爽,一飲而盡也是常見的。杜甫《飲中八仙歌》中,李適之飲酒的風貌是「飲如長鯨吸百川」,這何止是一飲而盡?因此關鍵是酒的度數。現在的宴席上常以「乾杯」勸酒,實際上喝高度數的酒是很難做到「乾杯」的。\n


洛初


小胖尬聊

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對“酒”這個東西,就有深深的執念。《詩經》305篇詩歌之中有50篇都涉及“酒”內容。所謂“伐木許許,釃(shī)酒有藇(xù)”《小雅·伐木》。特別是對於歷代文人騷客來說,“酒”幾乎等於靈感的源泉,有關“酒”的詩文更是層出不窮。

在我國古代,“酒”主要是以大米、黍米、粟米等穀物為主要原料,所以也可以稱為“米酒”。在古代,“酒”的過濾技術並不成熟之時,釀出的“酒”經過濾之後,還含有不少的細微米渣,所以呈現混濁狀態,當時稱為“濁酒”,所謂:“素琴濁酒喚客,端有古人風”《辛棄疾·水調歌頭·淵明最愛菊》。

但是,我國的老祖宗們實在太愛酒,早早的就研究出了清酒過濾工藝,我們在《周禮》,甚至《詩經》之中就可以看到清酒的蹤跡(日本清酒則出現於平安時代,公元794年-1189年),所謂“清酒既載,騂(xīng)牡(mǔ)既備”《詩經·大文·早麓》。

早在周代,就已經按照“酒”的清濁,厚薄程度確定了嚴格等級。當時“薄酒“有“五齊之名“,也就是按照酒的清濁程度,有泛齊、醴齊、盎齊、醍齊、沉齊等五種。“厚酒“稱為“酎(zhǒu)”,也就是多次重釀的酒。

當然那個時候的米酒,度數普遍偏低,大概只有幾度

西漢時一斛米出酒三斛餘,這種“酒”,酒精含量較低,不易久存,容易酸敗。因為西漢酒中水份較高,酒味並不濃烈,所以能飲者多至石餘(差不多60斤)而不醉,顯然那時候的酒應該在3度到5度左右比較合理

而東漢已經研究出釀製度數稍高的醇酒,差不多一斛米出一斛酒,酒質也有了很大提高。從漢代陶畫上看,當時的釀酒是以陶甕作釀具,發酵後用壓榨方法取酒,其度數有一定的提高。

在漢代,飲酒之風大盛,所謂“有禮之會,無酒不行”《漢書·食貨志》,顯然漢代的老百姓用酒量很大。然後就有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當然,在沒有蒸餾技術的條件下,漢代的酒應該是不會超過15度的

到了唐代,酒的種類更是大量出現,更出現了針對酒色的評判標準,當時的人以發酵徹底的淡黃色酒為佳,“雛鵝“、“雛鴨“喻稱好的米酒色澤。發酵不太好的,有米糟浮在酒面上,則被喻之為“蟻”,有青蟻、臘蟻、玉蟻等戲稱。這類酒雖然沒有賣相,但是因為便宜,所以還是受不少文人墨客歡迎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白居易·問劉十九》。

按沈括在《夢溪筆談》裡記載的幾種唐酒造法推測,唐朝大部分成品酒的酒精含量應當在3度到15度之間

各種各樣的“酒”,也成為詩人們創作生命的一部分,大量有關“酒”的詩詞流傳至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杜甫·春日憶李白》......不勝枚舉。

到了宋代,蒸餾技術已經出現,用這種方式製造的酒也被稱為“燒酒”。北宋高僧贊寧的《物類相感志》有載,“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滅。而能夠在常溫中,能用明火點燃的酒,幾乎都在30度以上。而北宋田錫的《曲本草》也記述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能飲之人,三四杯即醉,價值比常數十倍”。

當然,因為售價高,這種高度酒的製造工藝多半是秘不授人的,也沒有看到太多關於當時高度酒大量商業化的史料記載。而從南宋楊炎正在《錢塘迎酒歌》中描述的“使君一笑賜金帛,今年酒賽珍珠紅”中的“珍珠紅”可以發現,當時老百姓平常喝的酒,多半還是米酒之類。通常,採用發酵方法,在不添加糖份的情況下,難以產生酒精度高於20度的烈性酒。如此一來,武二爺在景陽岡喝的“三碗不過崗”,可能還是度數較高的米酒。

到了元朝和明朝,雖然燒酒早已出現,但是喝燒酒的人還是為數不多。燒酒只侷限在平民階層和北方寒冷氣候環境中,而上層社會的飲酒習慣還是米酒。所謂“桃花園頭釀春酒,滴滴真珠紅欲燃。”《揚維楨·紅酒歌》。

燒酒在清朝中期以後逐漸成為中國人的主要飲用酒,一方面因為蒸餾工藝大規模普及,導致其價格大幅下降。而清朝中期以後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斷下降。燒酒的度數高,便宜,易醉過癮,飲用經濟價值更合算。而米酒的度數低,且大量飲用不易醉,不過癮,而且總的飲酒成本更高。另一方面,釀製燒酒的高粱不宜食用,釀酒反能為百姓帶來額外收入。

當時文人詩詞中也普遍反映了飲酒易醉的情況,諸如:“笑他縑素求書輩,又要先生爛醉時”《鄭板橋·自遣》,“半夜風燈送行客,滿牆醉影尚欹斜”《袁枚·水軒主人招飲月下作》,這都說明當時燒酒的度數已經接近現代了。

所以,燒酒最終在清末達到了產量上的高峰。


聽泉Rit

古代釀酒設備和作坊是以白酒槽坊劃分大小規模的!為製造周圍微生物菌群往往用牛糞便等圍成酒磅將糧食發酵進行鍋爐蒸溜!一般經過過漏出酒能達最高六七十度酒精度二次發酵蒸溜能達八九十度酒精度數或叫原酒幹酒種子酒是不能喝的!需要二次勾兌放香料大麴藥引子並進行稀裝窯藏珍藏原漿酒陳釀!五星二鍋頭能達六十五度!汾酒六十度左右!古井六十度左右!一般勾兌成五十二度!也有低度三十八至四十二度的!一班禁止高度酒上市!我母親😊老家渦陽店集王園有東西槽坊世代釀酒著稱開壇十里香晚上😊開壇距十里以外的張村鋪楚店鎮都能聞到!據說日本鬼子攻打阜陽途經王園一直打聽有釀酒的沒有!並對王園酒讚不絕口!可惜今已失傳!目前只有村支書李效紅還能拾起這門手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