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手機毀了人際交往

  智能手機在給人們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擾,尤其是導致很多人面對面的社交能力變差,也越來越難以理解體諒他人。近日,美國《今日心理學》網站刊文提醒,使用智能手機要合理適當,並給出了避免智能手機損人際的5個招數。

  

  

  2.和他人在一起時不要使用手機。使用手機會導致兩個人的社交互動質量變得低下。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兩人交流互動時,一方掏出手機會打破、阻斷談話,另一方會覺得自己的話都變成了耳邊風。而且一項研究發現,和朋友外出吃飯時長時間“把玩”手機,會導致大家的興致和樂趣降低、厭煩和乏味增強。因此,與他人相處時,如果有掏手機的衝動,不妨換位思考,沒有特別需要就堅決不玩手機。

  

  3.進行重要談話時把手機放在看不到的位置。智能手機會令人嚴重分心。有研究發現,在進行有意義的談話時,只需把智能手機放在桌上,就會影響兩人之間的共情、信任和關係。專注當下和耐心傾聽是與他人形成互信的關鍵。因此,下次在進行重要談話時,不妨把手機放到一個自己看不到的地方,避免分心。

  

  4.不要拒絕和陌生人交流。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看似微不足道的與陌生人的交流,例如和服務生、收銀員聊上幾句,對增進社會聯繫能起到很大作用。而一部手機就可能阻隔了這些聯繫,例如人們找路時,往往會求助於手機導航軟件,而不會向路人詢問。這看似無關緊要,但對身處社會的我們來說是失去了拓寬人際網的機會。所以,少“問”手機,多同陌生人交流、向陌生人求助,這非常有意義。

  

  5.網絡聯繫也要積極主動。現代社會我們不可避免要用手機聯繫,但使用社交網絡的態度和方式會產生不同影響。不要被動地、孤零零地上網或刷朋友圈,多在網絡上做一些需要積極參與的活動,這會讓你擁有更高質量的友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