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還能逆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知識整理

高考歷史還能逆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知識整理

1、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

(1)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一五”計劃

1953年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國家開始大規模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根據總路線精神,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一五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一化”,即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三改造”,對農業、手工業和 資本主義工商業逐步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特點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

成就: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工礦業的建設成就尤其突出,建成了飛機、汽車、重型機械、精密儀器等近六百個重要項目。分佈:主要項目都集中在適合重工業發展的東北地區。

評價:這些成就的取得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2)三大改造(1953—1956)

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方針是積極發展、穩步前進,實行自願互利的原則,實行農業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道路;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方針是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實行和平贖買政策,走統購包銷、加工定貨、公私合營道路。

意義: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上完。基本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建立起來,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中共八大的正確決策

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大會正確地分析了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即社會主義改造已基本完成,階級關係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國內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生產關係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的矛盾。因此,黨和全國人民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儘快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建設成為先進的工業國。中共八大的路線方針是正確的,是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4)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即“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會後全國掀起“大躍進”的高潮,同時掀起人民公社化運動。

後果:“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超越了歷史發展階段,導致國民經濟出現混亂,1959—1961年我國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困難。

教訓:發展經濟要按經濟規律辦事,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

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1)內容: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還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2)意義:結束了長期以來“左”傾錯誤的束縛,重新確立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和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這是新中國建國以來黨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的一次偉大轉折,成為我國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創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偉大起點。所以說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戰略決策是黨和國家的一次偉大轉折。

3、經濟體制改革

(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內容:1978年,安徽、四川率先實行包產到戶、到組的生產責任制。隨後,全國普遍推廣。到1987年全國基本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同時,在農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創辦鄉鎮企業。改革購銷體制,允許自由買賣。廢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

作用: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義,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全國農業得到大發展;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開闢了一條新路。

(2)國有企業改革

改革管理體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改為以間接管理為主、宏觀調控的管理體制。

改革所有制,把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改革產權制度,實行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的現代企業制度。

改革分配製度:把分配中的平均主義改為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作用:調動了工人生產的積極性,增加了企業的活力,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使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高考歷史還能逆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知識整理

4、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創辦經濟特區

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建立。1988年,海南經濟特區成立。

特區在發展外向型經濟方面成為全國排頭兵。以經濟特區為突破口,中國對外開放全面展開。

(2)經濟技術開發區

繼經濟特區之後,中國又在沿海開放城市和其他開放城市,劃出一定的區域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它以引進外資為主,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具有人才、技術、知識密集等特點。

(3)沿海經濟開放區

1984年,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以後,國務院又決定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和環渤海地區開闢為沿海經濟開放區。1992年,形成了沿海經濟開放地帶。

(4)開發開放上海浦東

1990年中央決定開放上海浦東,以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並把上海建成國際貿易中心。浦東成為90年代改革和開放的重點和標誌。

(5)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特點

從設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到沿江開放港口城市——沿邊開放城鎮及內地省會開放城市,形成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1)鄧小平南方談話

1992年,鄧小平南巡,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談話,成為“南方談話”。內容包括: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對“三個有利於”標準的理解;改革也是發展生產力;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等。談話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從理論上做出新的回答。談話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標誌這鄧小平理論成熟並形成體系。

(2)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策和意義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政府做出了一些列重大決策:①全面放開糧價,取消糧票,有定量配給轉變為市場自由採購;②改革金融體制;③改革外匯管理體制;④改革企業所得稅;⑤改革社會保障體制等。

意義:市場機制能夠推動資源的合理流動與分配,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宏觀調控有利於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基本平衡,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行;市場經濟對於現代化建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