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軟暴力,叫“情緒勒索”

有一種軟暴力,叫“情緒勒索”

春節的時候,堂兄帶著談了多年的女朋友回老家見父母,女朋友比他小很多,大概有十歲吧。我只見過一面,90後,很有朝氣。

聽堂兄說,他媽媽對這個小女朋友不滿意,原因就是年齡差距太大了,許多行為習慣都“看不順眼”。比如,動不動吵著出去玩,花錢大手大腳的......

堂兄就勸他媽媽,現在小姑娘都這樣,誰還像你們老一輩觀念那麼陳舊.....可是隻要堂兄一提這事,他媽媽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我養你這麼大容易嗎我,你看她.....”。

什麼叫“情緒勒索”?

這就是情緒勒索,《安全感》這本書裡這麼描述到,如果你不按我的意志去做,會很嚴重。我不會直接懲罰你,但是我會生氣、發脾氣,總之都是你的錯。施害者以女性居多。

我們經常免不了被老媽這樣嘮叨:

你看你整天的,啊?

晚上不睡覺,早上醒不來!

那破手機有什麼好看的一天到晚盯著看,是能當飯吃還是能給你錢花?

又比如,小時候跟夥伴玩的久了,老媽就會罵道:整天就知道玩,作業不用做啊?看你考的那點分數,下次在考不及格我跟你說?

如果你反駁一句,我還有一點點了,一會兒就去。

媽媽的吼叫聲可能越來越大,甚至到處找東西準備打人,邊說著:我辛辛苦苦養你這麼大就是讓你這麼對我的?我整天又要做飯又要洗衣服,還要……

原本的沒多大事的,結果成了成了一場矛盾的爆發點。

情緒勒索,一開始並非是針對孩子,可能是來自生活的壓力,來自家庭生活的不幸。我們常常會不經意間收到這種傷害,也會不經意間給別人帶來這種傷害。

如果從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父愛缺失,母親極度的情緒化,要求很嚴厲甚至苛刻,不允許有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呢?

他學習成績很好,他很聽話,他話不多,可是人際關係很差,他喜歡幫助別人,對於同學也很熱心,可似乎同學對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不冷不熱,甚至有些時候會冷嘲熱諷;

他很善良,也很循規蹈矩,工作中也很積極主動,但有些時候卻不看場合說話,有時候情緒容易急躁,說出的話很傷人,事後很後悔,想改變這種性格卻又很難;

愛不僅僅是付出,也不僅僅是要求對方按自己“愛”的方式去做,愛是有邊界的,重要的是要把握好這個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