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胎看干地,旧胎看湿地……为何专家会这么说?

据查证,2016年我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864.3万起,时钟秒针每拨动一下,官方就会收到大约16起交通事故报警。其中,事故致死人数为6.3万人,这个数字比车辆密度远大于中国的美国,要高出近两倍。

新胎看干地,旧胎看湿地……为何专家会这么说?

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驾驶者的经验和反应能力、交通环境的复杂以及车本身的车况问题都是潜在因素,但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未被提及,那就是车辆与路面唯一接触的零部件——汽车轮胎

每个汽车轮胎实际的接地面积也就“巴掌大小”,但就是这“巴掌大小”的面积却在关键时刻决定着故事的发生概率以及驾驶者切身的安全。

新胎看干地,旧胎看湿地……为何专家会这么说?

根据知名轮胎品牌米其林最新的测试报告得出的结论,不同的轮胎在全新状态下性能表现不一,而发生磨损后,性能就更加参差不齐。而这种性能差异会在轮胎进入生命周期的后半段时,更加突显。

比如,部分高性能轮胎即便在达到设计的磨损报废极限时,它们的湿地制动距离与部分中档新轮胎的表现相差无几。因此,米其林得出结论:胎纹深度并非评判湿地制动性能是否良好的唯一指标。而更加科学的轮胎测试方法是“干地测新胎,湿地测旧胎”。

其实,轮胎与驾乘者安全联系最为密切的便是紧急制动距离。大家对于轮胎性能/安全性的疑问其实主要是来自于当轮胎磨损后,其制动性能较之新胎在干地、湿地上的表现会不会大打折扣呢?

经过试验,磨损会使胎面沟槽变浅,紧急制动下胎面花纹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随之增大,产生了更大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刹停车轮。

换句话说,只要设计科学,磨损过后的轮胎甚至可以拥有比新胎更优异的干地制动能力,这或许就是“干燥路面更适合用来测新胎”的原因吧。

新胎看干地,旧胎看湿地……为何专家会这么说?

但胎面的磨损同样会减弱花纹的排水能力,当水膜厚度超过花纹排水能力时,刹车距离势必增长。所以对于旧胎,湿滑路面上的制动性能更加重要。

综上所述,一副好轮胎除了要在新胎时带来应有的安全保障,当磨损之后也应在干地与湿地制动性能间取得一个平衡点,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自身功用,不论在使用周期的初期还是末期都可以为车辆驾乘者保驾护航。

新胎看干地,旧胎看湿地……为何专家会这么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