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5集的英劇口碑炸裂,可50集以上的國產劇為何難出精品?

仅有5集的英剧口碑炸裂,可50集以上的国产剧为何难出精品?

傳媒大眼導讀

聽起來簡單的集數之差,其中卻包含著故事節奏、情節能量密度的諸多學問。而大家之所以會經常抱怨國產劇不夠精彩,不是因為劇情太過平淡,就是劇集太多且難逃注水之嫌。

劇荒期點開最近熱播劇片單,感興趣的劇還沒挑出來,先被劇集的長度打消了一半積極性。

《溫暖的弦》48集、《歸去來》50集、《誓言》60集、《莽荒紀》65集……從追劇多年的經驗來判斷,集數越長被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尤其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當下,追一部50集的電視劇意味著要搭上一個月的時間,萬一運氣不好遇到了爛尾劇,這一個月的青春年華顯然也就所託非人了。

仅有5集的英剧口碑炸裂,可50集以上的国产剧为何难出精品?

而反觀那些高口碑的海外劇,通常10集左右就可以講出一個完整的故事。近期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熱門英劇《梅爾羅斯》,就是一部僅有5集的限定迷你劇,卻以9.2的評分被稱為2018年第一神劇。

國產劇的長度怪圈:40集起步、不超60集都不好意思叫“大劇”

最近幾年,國產劇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集數越來越長。帶給觀眾的印象也從原來意猶未盡的“不夠看”,變成了如今不勝其煩的“看不完”。時下熱門的都市情感類劇集,通常都是40集起步,這已經可以算作是電視劇中的短篇了。古偶劇50甚至60集早已司空見慣,如果片方稍有點野心,想炮製一部所謂的“長篇鉅製”,那70集、80集甚至上百集也是有可能的。

仅有5集的英剧口碑炸裂,可50集以上的国产剧为何难出精品?

同樣是主打當代都市人的生活與情感,上世紀90年代的高分神劇《過把癮》只有8集。放在今天可能會被歸類為古裝偶像劇的《還珠格格》,第一部只有24集。1986版的《西遊記》只有25集,可是在2011年重拍時已被定位成“古裝”、“奇幻”、“冒險”,結果一口氣拍出了60集。要是放在今天再重拍,恐怕分分鐘就能拍成200集的魔幻大戲了吧。

曾幾何時,看長劇意味著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挑戰。通常只有劇本嚴謹、架構宏大、人物情節豐富的歷史正劇,才敢以這樣的長篇之姿呈現在觀眾面前。比如46集的《康熙王朝》、59集的《走向共和》、84集的《三國演義》等等。此類作品往往文學性較強,對播出平臺和受眾的欣賞能力也大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其商業價值反倒不會成為最重要的考量標準。

仅有5集的英剧口碑炸裂,可50集以上的国产剧为何难出精品?

反觀當下,劇集的長度拉伸已成行業潛規則,只是作品的厚重感與深度卻未能同步提升。很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原本追的是一部甜寵愛情劇,可20集過後,心機小三、惡婆婆、車禍、絕症等狗血元素一擁而上;看一部古裝偶像劇,20集後竟然變成了雙時空設定,後幾十集同樣的演員又在重新相遇後上演了另一種劇情,真是太會玩了!

短劇集已成“國際慣例”,5集迷你劇照樣口碑封神

就在國產劇拉開架勢,鉚著勁地拉伸集數時,海外劇卻已經進入到“短小精悍”的新時代。歐美劇集多以季為單位呈現,通常每季都在10集左右。日劇更是精簡,10集內已經可以完結一部劇集。

仅有5集的英剧口碑炸裂,可50集以上的国产剧为何难出精品?

曾以長篇電視劇對中國觀眾和影視行業造成極大影響的韓劇,如今也早已調整策略,進入到小體量的精品短劇時代。曾經長達129集的《妻子的誘惑》、80集的《傳聞中的七公主》、54集的《大長今》已經成為美好的回憶。如今的韓劇早已改頭換面,近期熱劇《迷霧》、《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武法律師》都只有16集,連溫馨的家庭生活劇《請回答1988》也只有20集。

劇集越來越短已成國際慣例。就像上文中提到的英劇《梅爾羅斯》,雖然只有5集的長度,卻足以刷爆各大好評榜,第一集就拿下9.1分的好成績,第二集之後不降反增,目前穩定在9.2分。

仅有5集的英剧口碑炸裂,可50集以上的国产剧为何难出精品?

短劇集並不意味著情節簡單。《梅爾羅斯》改編自英國作家愛德華·聖·奧賓的半自傳小說,該系列作品共有5本,相當於每一集劇都要承載一部小說的內容量。

該劇第一集,主人公飛往美國接突然去世的父親的骨灰回家。在這個過程中,故事情節完整描繪出了英國上流社會出身的梅爾羅斯揮金如土、私生活混亂還是個癮君子的角色形態。劇中的梅爾羅斯之所以如此頹廢不堪,是因為他的父親向來專橫跋扈,曾對他做出過恐嚇、虐待甚至性侵等舉動。

仅有5集的英剧口碑炸裂,可50集以上的国产剧为何难出精品?

複雜的童年經歷,造就了主角一方面渴望重新開始、積極生活,一方面又陷在父親留下的陰影中歇斯底里的分裂狀態,以及一種複雜的心境。演員卷福通過豐富生動的演技,為角色賦予了荒誕的悲劇色彩,並沒有讓劇情流於倫理劇的俗套。

假設用國產劇的展示手法來詮釋這個複雜的故事,第一集的內容恐怕就能拍出50集的內容,但真正值得國產劇思考的是,為何動輒幾十集的篇幅,卻講不出一個讓觀眾滿意的故事來?

10集以內定生死,自制網劇率先進入小體量時代

如果擱在以往,一部劇的理想收視率或網絡點擊量應該呈波動上漲趨勢,往往會隨著劇情漸入佳境,會有更多觀眾被吸引進來。但隨著生活節奏、收看方式的改變,尤其是可供選擇的劇集的增多,各項指標呈下滑趨勢的劇集卻越來越多,一部長劇如果在10集內還不能吸引觀眾,便很有可能遭遇到棄劇的結果。

仅有5集的英剧口碑炸裂,可50集以上的国产剧为何难出精品?

近日,愛奇藝2018年網絡劇發展高峰論壇上公佈的數據顯示,長劇集的棄劇率正在不斷攀升,45集以上的劇集在棄劇率上甚至已經達到了56%。這意味著市場需求不斷向快節奏、精品化轉移,供給側必須及時調整戰略方向,才有可能滿足受眾不斷變化的新需求。

當下,電視臺面對“一劇兩星”和插播廣告的限制,通常出於收回成本、擴大收益的目的,儘可能地拉長劇集的篇幅。但相對來說,網劇的製作成本較低,播出方式更為靈活,收益方式也更多樣,所以調整方向的阻礙也相對少去了許多。

去年幾部影響較大的作品,如《白夜追兇》、《河神》等,都保持在35集之內,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北京女子圖鑑》也因為20集的長度被贊良心。

仅有5集的英剧口碑炸裂,可50集以上的国产剧为何难出精品?

目前,自制網劇通常每週集中一次放出6到8集。如果首周不能形成熱度,很難有理由讓觀眾等到下次更新。這也促使其在內容和節奏方面不斷精煉。如此看來,這場來自國產劇自身的“瘦身”運動,網劇已經先臺播劇邁出了一大步。

總而言之,小體量是時代賦予影視產業的又一全新特徵,且無論時間長短都不應該成為內容拖沓或割裂的理由。受眾對重歸短劇集時代的強烈呼喚,需要的是整個行業拿出魄力和實力,讓決定劇集長度的根本原因迴歸劇情,而不是其他目的,才能讓國產劇的未來發展更符合全球影視作品的主流發展趨勢,進而增強其自身競爭力。

仅有5集的英剧口碑炸裂,可50集以上的国产剧为何难出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