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放弃河套真的是因为环境恶化吗?

独狼

明朝放弃河套绝对不是环境恶化,而是有别的原因。

首先,让大家从史料中感受一下明朝时河套的环境。根据明朝成化二年兵部郎中杨琚的奏疏上言河套可是一块肥沃的好地方。

套内地广田腴,亦有盐池海子,葭州等民多墩外种食。


成化六年,都御史王越总领关中军务,执行搜套计划和恢复东胜卫,他在奏疏中就直接指出河套水草丰美,人居环境不错。

河套水草甘肥,易于驻扎

所以从明朝的奏疏上显示,河套并没有什么环境恶化的迹象,河套环境恶化导致明朝不要这块也不知道是谁搞出来的谣言,事实上从成化年到嘉靖年,明朝对于收复河套的议论史不绝书,如果河套环境恶劣到不堪居住,那些大臣还用得了费这个劲去讨论。


明朝的套患起与明英宗天顺年间,在成化年间蒙古在河套的势力有了很大发展,在弘治、正德和嘉靖年间,右翼蒙古已经牢牢的占据了河套地区,从此再未收复。

那么为何明朝会放弃会逐步放弃河套?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最高统治者对河套地区的战略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明朝在洪武年间于九边之外,又设大宁、开平、东胜三卫以护卫九边,但是在明成祖和明宣宗时期,不断放弃边境卫所,河套之地的形势已经是非常的难以预料。明英宗时期又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朝边境军事力量有了很大的削弱。明英宗天顺年间,对蒙古的军事打击态度转向消极的一面,于是套患在那时就开始发作。

至是,阿罗出掠边人以为向导,因知河套所在,不时出没,遂为边境门庭之害。


第二、明朝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导致了搜套、复套的行动受到阻碍。

就比如说嘉靖二十五年,总督三边侍郎曾铣锐意进取,意图收复河套,最后落得个被杀的下场,就与严嵩与夏言争夺最高权力有很大关系。自这件事以后,河套地区和明朝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明朝也再无收复河套的计划。

廷臣议罪,凡与议复套者,悉夺俸,并罚言官,廷杖有差。于是复套事宜悉为停止。


第三、成化年间明朝廷虽屡次有复套之议,明宪宗复套的计划也是支持的,但是由于军队将帅无能,使复套行动收效甚微,除了王越在红盐池击败满都鲁留下的老弱部众之外,明军总体来说是败多胜少。很多将领拥兵自重,消极防御,根本无心对敌,导致了套患愈发激烈。

边将拥兵,莫敢谁何,徼所遗老弱及杀平民以上功,冒升赏。

综上三点,才是明朝放弃河套的原因,而不是什么气候恶化。


论史

明朝在永乐宣德年间实际上已经放弃河套地区
  开平卫,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率师攻克北元上都,明太祖始设开平卫。卫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多伦西北,并建有8个驿站,分东西两处:东边为凉亭、泥河、赛峰、黄崖,西边的是桓树、威虏、明安、湿宁。
  开平是北方边塞要地,成祖4次北征都经过开平。他曾说:消灭此地残寇,只要守卫开平,则兴和,辽东、甘肃、宁夏边防就可永远无忧。但在永乐元年,为报答兀良哈“靖难”出兵相助之恩,成祖以其中三卫相赠。永乐二十年(1422),兴和又被阿鲁台所攻陷,开平失去了后援。宣德五年(1403)六月,因为鞑靼屡次进犯开平,宣宗下令将开平卫迁至独石堡,弃地300里。此次开平卫内迁,使龙冈、滦河天险尽失,北方边防因此也更加空虚。开平卫的丢失,加上前期大宁都司和东胜、兴和撤向内地河套拱手让给蒙古,使明朝北边防线逐渐缩小。宣德以后作为第二防线中心的宣府、大同,已变成处于最前线的军事要塞。


  河套平原,朱元璋在建立北边防线时对河套问题重视不够,朱棣即位后将大宁都司和东胜、兴和撤向内地,使明朝防御蒙古族的北边防线出现两大缺口,导致宣德年间开平卫撤向内地。
 
明朝在宣德末期放弃河套地区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也先挥刀出鞘。
  蒙古骑兵分为四路,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对大明帝国分别发动了进攻。
  其中第一路攻击辽东,第二路攻击甘肃,第三路攻击宣府,最后一路由也先自己统领,攻击大同。
  为什么也先的主力能直接攻击大同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占据了河套地区。河套地区是怎么成为蒙古人的地盘的呢?
  

  这样看来,在1449年之前,明朝已经失去对河套地区的控制,那么,明朝是什么时候放弃河套地区的呢?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设立东胜卫,位置是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五年放弃,二十五年(一说二十六年)复设,永乐元年(1403年)东胜卫迁到河北(同时把周围的所有人民迁移到凤阳安置),虽然学术界对东胜卫的设立时间和地点看法不同,但是不迟于永乐年间明朝就经主动放弃处于河套的东胜卫是没有疑问的。
  同时,由于永乐造反借用了原属宁王的蒙古护卫,后来为了酬谢他们,同时也因为撤销各王爷的军队,大宁卫迁到河北保定,将原来的大宁卫的地盘作为酬谢给了 朵颜三卫蒙古人。
  地图,原来朱元璋设立的在北部的防卫线是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这一线。大宁和东胜都没有了以后,开平(位于今内蒙多伦)独木难支,终在宣德五年(1430)内迁。从此,明朝基本疆域彻底退到长城一线(不包括辽东)。而德胜门离居庸关有多远,俺想地球人都知道。河套地区是中原朝代必争之地,没有了河套北方游牧骑兵就可长驱直入。这点从秦始皇开始,每一个中原王朝都明白。

  因此,有人认为放弃东胜卫是永乐的一大失策,也有人认为是当时气候转寒,东胜卫附近屯田难以为继,需要从内地运粮,耗资巨大,所以放弃。不过,虽然永乐收缩了防线,但是同时他把首都迁到了北京。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属于不同时期战略思想的不同展现。但是,是不是也同时可以说明朝的军事战略已经从“全面进攻”改为“重点防守”了呢?
  在永乐看来他的布置也是万无一失的:有北京这样坚固的城池,并且集中了全国的精锐兵力,离长城只有几十里路,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没有失败的道理。
  可是无论多么好的方案,都有如何执行的问题。永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不懂军事的人胡乱指挥,不带干粮就敢出远门去打仗,全部精锐一朝丧尽。所以说,生活总是比任何小说都精彩。那些喜欢穿越并孜孜不倦地讨论改变某件事情对历史带来改变的同志们,您们忘记了一件事情:事物的发展,不是总按照剧本来的,任何您想不到的不靠谱的事情永远都会发生,因此讨论穿越完全没意义。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河套地区在永乐年间就已经事实上主动被明朝放弃了。因此大同宣化一线长城变成为前线,这才有土木堡之败。。相比起汉灭匈奴和唐灭突厥,明朝在这点上逊色太多了。在号称最强盛的时候都不能占有河套这一战略要点,以后就更被动了。以统一朝代的标准,从军事能力上衡量,只能勉强排在实在太差的宋之前了。这是无论多么情绪化的文笔都不能改变的一个事实。
  明代的河套指位于今陕西、山西北部的黄河大转弯,东至山西偏关,西至宁夏镇城(今宁夏银川市),南至明边墙(明长城),北迄黄河。河套三面有黄河环绕,水草丰美,冬季气候较温暖,夏季凉爽,极宜于畜牧业。
   明代北部边防形势的演变与蒙古族进入河套地区有着直接的关系,朱元璋在建立北边防线时对河套问题重视不够,朱棣即位后将大宁都司和东胜、兴和撤向内地,使明朝防御蒙古族的北边防线出现两大缺口,导致宣德年间开平卫撤向内地,土木之变后北边险要尽失,河套问题遂凸显出来。
   有一点可以确认,在1449年土木之变之前,明朝已经失去对河套地区的控制。
   关于蒙古族各部进入河套的时间,诸史记载颇多不间,其实蒙古族早在宣德年间即已进入河套,正统初年开始扰掠明边,到景泰,天顺年间已有比较著名的部落在河套活动,成化以后河套成为蒙古族永久的根据地,蒙古族进入河套之后,给明朝的北边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形成明代中叶延续百余年之久的北部边防危机。
   十五世纪中期(明景泰末年),蒙古部落首领孛来率众进入河套驻牧。据《明实录》的记载,似乎有蒙古部落将河套作为驻冬地的迹象,即冬天在封河之后,各部入驻河套,春天开河之前,各部又出套向北游牧。但是,由于河套水草肥美,留居的蒙古部落越来越多,到十五世纪后期(明成化末年),许多蒙古部落已经较稳定地驻牧于河套及其东、北面了。
   蒙古各部入居河套,给明朝北边防务造成巨大压力。蒙古方面经常以河套为根据地侵入内地,明朝方面则经常趁蒙古部众游牧或远征他方,河套空虚之际出兵河套“搜套”。十六世纪初,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后,驻牧于河套的鄂尔多斯部被封给其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结束了河套地区蒙古各部来游牧的局面。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明朝廷中展开“复套”争论,经过长期争论,主张“复套”的代表人物曾铣被逮捕,夏言则被免职后杀掉,“复套”之议就这样结束。河套成为鄂尔多斯部稳定的驻牧地。


历史小痴


回忆还是要忘记

元末,经过数年之久的农民战争,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攻克元朝首都北京,由此建立明朝政权,但元朝并未就此覆灭,在北京失守后退居至漠北地区,对明朝边境不断进行侵扰。由于游牧民族的作战特性,且明朝无充分条件进入漠北地区对蒙古诸部作战,因而对盘踞在漠北地区的蒙古诸部总体上实行防御政策。

河套地区

河套地区,其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大陆北纬37度线以北,范围包括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地区,由于黄河河道在该区域呈现几字形,故而称为河套地区,因为降水充沛地形适宜,水草十分丰富,所以河套地区又有塞上江南之称。河套地区因资源丰富,且历来是中原政权与游牧民族必争之地,因而自秦朝时期就一直视河套地区为战略要地。明朝在稳定政权后,便迅速入主河套地区,并积极设防以抵御盘踞在蒙古高原的元廷。至明成祖执位,由于兵力不继等原因,明朝在河套地区的防线开始收缩,由此河套地区直接暴露在蒙古势力之下,至天顺元年(1457年),蒙古部族发生内乱,孛来、毛里孩等部先后取得部族控制权,随后开始进入河套地区,自此蒙古诸部在河套地区落脚,且以河套地区为根据地对明边境不断骚扰,明朝河套之患由此开始形成,弘治十二年(1499年),蒙古部族一度进至大同、宣府,威胁明朝首都。

蒙古部落

对于盘踞在河套地区的蒙古部族,明朝也在不断进行驱赶,如成化至正德年间,为恢复对河套地区的控制权,不断进行“搜套”,但取得的效果甚微。河套地区最终的解决直到明穆宗时期。达延汗统一了蒙古诸部,为寻求长期稳定的边境贸易,以对逐草而居的游民经济进行补充保障,达延汗开始寻求对明朝的和平交往,之后俺答汗势力崛起后,虽对明朝边境仍有扰,但同达延汗一样,俺答汗开始要求对明进行长期稳定的互市贸易,在此背景下,在明朝首辅张居正主持下,明朝与俺答汗达成了互市贸易的友好协定,并封俺答汗为顺义王,由此河套之患才得以消减。

俺答汗

对于河套地区,自明朝建国初就十分重视该地区的战略价值,但之后的蒙古诸部盘踞河套地区对明朝的边境安全着实造成了巨大威胁,明朝历代帝王虽都尝试解决河套之患,但都未能彻底解决,隆庆和议虽解决了该问题,但也只是暂时的。河套之患让明朝饱尝边境动荡之苦,不光是边境民众长期处于战火之中,更是无形之中加深了双方统治阶层的仇恨。

[1]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

[2]王蔷. 明代前中期河套与边防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于龙. 明朝洪武至嘉靖年间河套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回答者:赵培文,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