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放棄河套真的是因為環境惡化嗎?

獨狼

明朝放棄河套絕對不是環境惡化,而是有別的原因。

首先,讓大家從史料中感受一下明朝時河套的環境。根據明朝成化二年兵部郎中楊琚的奏疏上言河套可是一塊肥沃的好地方。

套內地廣田腴,亦有鹽池海子,葭州等民多墩外種食。


成化六年,都御史王越總領關中軍務,執行搜套計劃和恢復東勝衛,他在奏疏中就直接指出河套水草豐美,人居環境不錯。

河套水草甘肥,易於駐紮

所以從明朝的奏疏上顯示,河套並沒有什麼環境惡化的跡象,河套環境惡化導致明朝不要這塊也不知道是誰搞出來的謠言,事實上從成化年到嘉靖年,明朝對於收復河套的議論史不絕書,如果河套環境惡劣到不堪居住,那些大臣還用得了費這個勁去討論。


明朝的套患起與明英宗天順年間,在成化年間蒙古在河套的勢力有了很大發展,在弘治、正德和嘉靖年間,右翼蒙古已經牢牢的佔據了河套地區,從此再未收復。

那麼為何明朝會放棄會逐步放棄河套?我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最高統治者對河套地區的戰略價值並沒有足夠的認識。明朝在洪武年間於九邊之外,又設大寧、開平、東勝三衛以護衛九邊,但是在明成祖和明宣宗時期,不斷放棄邊境衛所,河套之地的形勢已經是非常的難以預料。明英宗時期又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明朝邊境軍事力量有了很大的削弱。明英宗天順年間,對蒙古的軍事打擊態度轉向消極的一面,於是套患在那時就開始發作。

至是,阿羅出掠邊人以為嚮導,因知河套所在,不時出沒,遂為邊境門庭之害。


第二、明朝內部權力鬥爭激烈,導致了搜套、復套的行動受到阻礙。

就比如說嘉靖二十五年,總督三邊侍郎曾銑銳意進取,意圖收復河套,最後落得個被殺的下場,就與嚴嵩與夏言爭奪最高權力有很大關係。自這件事以後,河套地區和明朝是一點關係都沒有了,明朝也再無收復河套的計劃。

廷臣議罪,凡與議復套者,悉奪俸,並罰言官,廷杖有差。於是復套事宜悉為停止。


第三、成化年間明朝廷雖屢次有復套之議,明憲宗復套的計劃也是支持的,但是由於軍隊將帥無能,使復套行動收效甚微,除了王越在紅鹽池擊敗滿都魯留下的老弱部眾之外,明軍總體來說是敗多勝少。很多將領擁兵自重,消極防禦,根本無心對敵,導致了套患愈發激烈。

邊將擁兵,莫敢誰何,徼所遺老弱及殺平民以上功,冒升賞。

綜上三點,才是明朝放棄河套的原因,而不是什麼氣候惡化。


論史

明朝在永樂宣德年間實際上已經放棄河套地區
  開平衛,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率師攻克北元上都,明太祖始設開平衛。衛所在今內蒙古正藍旗多倫西北,並建有8個驛站,分東西兩處:東邊為涼亭、泥河、賽峰、黃崖,西邊的是桓樹、威虜、明安、溼寧。
  開平是北方邊塞要地,成祖4次北征都經過開平。他曾說:消滅此地殘寇,只要守衛開平,則興和,遼東、甘肅、寧夏邊防就可永遠無憂。但在永樂元年,為報答兀良哈“靖難”出兵相助之恩,成祖以其中三衛相贈。永樂二十年(1422),興和又被阿魯臺所攻陷,開平失去了後援。宣德五年(1403)六月,因為韃靼屢次進犯開平,宣宗下令將開平衛遷至獨石堡,棄地300裡。此次開平衛內遷,使龍岡、灤河天險盡失,北方邊防因此也更加空虛。開平衛的丟失,加上前期大寧都司和東勝、興和撤向內地河套拱手讓給蒙古,使明朝北邊防線逐漸縮小。宣德以後作為第二防線中心的宣府、大同,已變成處於最前線的軍事要塞。


  河套平原,朱元璋在建立北邊防線時對河套問題重視不夠,朱棣即位後將大寧都司和東勝、興和撤向內地,使明朝防禦蒙古族的北邊防線出現兩大缺口,導致宣德年間開平衛撤向內地。
 
明朝在宣德末期放棄河套地區
  
  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也先揮刀出鞘。
  蒙古騎兵分為四路,從四個不同的方向對大明帝國分別發動了進攻。
  其中第一路攻擊遼東,第二路攻擊甘肅,第三路攻擊宣府,最後一路由也先自己統領,攻擊大同。
  為什麼也先的主力能直接攻擊大同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佔據了河套地區。河套地區是怎麼成為蒙古人的地盤的呢?
  

  這樣看來,在1449年之前,明朝已經失去對河套地區的控制,那麼,明朝是什麼時候放棄河套地區的呢?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設立東勝衛,位置是在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五年放棄,二十五年(一說二十六年)復設,永樂元年(1403年)東勝衛遷到河北(同時把周圍的所有人民遷移到鳳陽安置),雖然學術界對東勝衛的設立時間和地點看法不同,但是不遲於永樂年間明朝就經主動放棄處於河套的東勝衛是沒有疑問的。
  同時,由於永樂造反借用了原屬寧王的蒙古護衛,後來為了酬謝他們,同時也因為撤銷各王爺的軍隊,大寧衛遷到河北保定,將原來的大寧衛的地盤作為酬謝給了 朵顏三衛蒙古人。
  地圖,原來朱元璋設立的在北部的防衛線是大寧衛-開平衛-東勝衛這一線。大寧和東勝都沒有了以後,開平(位於今內蒙多倫)獨木難支,終在宣德五年(1430)內遷。從此,明朝基本疆域徹底退到長城一線(不包括遼東)。而德勝門離居庸關有多遠,俺想地球人都知道。河套地區是中原朝代必爭之地,沒有了河套北方遊牧騎兵就可長驅直入。這點從秦始皇開始,每一箇中原王朝都明白。

  因此,有人認為放棄東勝衛是永樂的一大失策,也有人認為是當時氣候轉寒,東勝衛附近屯田難以為繼,需要從內地運糧,耗資巨大,所以放棄。不過,雖然永樂收縮了防線,但是同時他把首都遷到了北京。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屬於不同時期戰略思想的不同展現。但是,是不是也同時可以說明朝的軍事戰略已經從“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防守”了呢?
  在永樂看來他的佈置也是萬無一失的:有北京這樣堅固的城池,並且集中了全國的精銳兵力,離長城只有幾十里路,進可攻,退可守,實在沒有失敗的道理。
  可是無論多麼好的方案,都有如何執行的問題。永樂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會有不懂軍事的人胡亂指揮,不帶乾糧就敢出遠門去打仗,全部精銳一朝喪盡。所以說,生活總是比任何小說都精彩。那些喜歡穿越並孜孜不倦地討論改變某件事情對歷史帶來改變的同志們,您們忘記了一件事情:事物的發展,不是總按照劇本來的,任何您想不到的不靠譜的事情永遠都會發生,因此討論穿越完全沒意義。
  從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河套地區在永樂年間就已經事實上主動被明朝放棄了。因此大同宣化一線長城變成為前線,這才有土木堡之敗。。相比起漢滅匈奴和唐滅突厥,明朝在這點上遜色太多了。在號稱最強盛的時候都不能佔有河套這一戰略要點,以後就更被動了。以統一朝代的標準,從軍事能力上衡量,只能勉強排在實在太差的宋之前了。這是無論多麼情緒化的文筆都不能改變的一個事實。
  明代的河套指位於今陝西、山西北部的黃河大轉彎,東至山西偏關,西至寧夏鎮城(今寧夏銀川市),南至明邊牆(明長城),北迄黃河。河套三面有黃河環繞,水草豐美,冬季氣候較溫暖,夏季涼爽,極宜於畜牧業。
   明代北部邊防形勢的演變與蒙古族進入河套地區有著直接的關係,朱元璋在建立北邊防線時對河套問題重視不夠,朱棣即位後將大寧都司和東勝、興和撤向內地,使明朝防禦蒙古族的北邊防線出現兩大缺口,導致宣德年間開平衛撤向內地,土木之變後北邊險要盡失,河套問題遂凸顯出來。
   有一點可以確認,在1449年土木之變之前,明朝已經失去對河套地區的控制。
   關於蒙古族各部進入河套的時間,諸史記載頗多不間,其實蒙古族早在宣德年間即已進入河套,正統初年開始擾掠明邊,到景泰,天順年間已有比較著名的部落在河套活動,成化以後河套成為蒙古族永久的根據地,蒙古族進入河套之後,給明朝的北邊地區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形成明代中葉延續百餘年之久的北部邊防危機。
   十五世紀中期(明景泰末年),蒙古部落首領孛來率眾進入河套駐牧。據《明實錄》的記載,似乎有蒙古部落將河套作為駐冬地的跡象,即冬天在封河之後,各部入駐河套,春天開河之前,各部又出套向北遊牧。但是,由於河套水草肥美,留居的蒙古部落越來越多,到十五世紀後期(明成化末年),許多蒙古部落已經較穩定地駐牧於河套及其東、北面了。
   蒙古各部入居河套,給明朝北邊防務造成巨大壓力。蒙古方面經常以河套為根據地侵入內地,明朝方面則經常趁蒙古部眾遊牧或遠征他方,河套空虛之際出兵河套“搜套”。十六世紀初,達延汗統一蒙古各部後,駐牧於河套的鄂爾多斯部被封給其第三子巴爾斯博羅特,結束了河套地區蒙古各部來遊牧的局面。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明朝廷中展開“復套”爭論,經過長期爭論,主張“復套”的代表人物曾銑被逮捕,夏言則被免職後殺掉,“復套”之議就這樣結束。河套成為鄂爾多斯部穩定的駐牧地。


歷史小痴


回憶還是要忘記

元末,經過數年之久的農民戰爭,1368年朱元璋率領起義軍攻克元朝首都北京,由此建立明朝政權,但元朝並未就此覆滅,在北京失守後退居至漠北地區,對明朝邊境不斷進行侵擾。由於遊牧民族的作戰特性,且明朝無充分條件進入漠北地區對蒙古諸部作戰,因而對盤踞在漠北地區的蒙古諸部總體上實行防禦政策。

河套地區

河套地區,其地理位置位於中國大陸北緯37度線以北,範圍包括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地區,由於黃河河道在該區域呈現幾字形,故而稱為河套地區,因為降水充沛地形適宜,水草十分豐富,所以河套地區又有塞上江南之稱。河套地區因資源豐富,且歷來是中原政權與遊牧民族必爭之地,因而自秦朝時期就一直視河套地區為戰略要地。明朝在穩定政權後,便迅速入主河套地區,並積極設防以抵禦盤踞在蒙古高原的元廷。至明成祖執位,由於兵力不繼等原因,明朝在河套地區的防線開始收縮,由此河套地區直接暴露在蒙古勢力之下,至天順元年(1457年),蒙古部族發生內亂,孛來、毛裡孩等部先後取得部族控制權,隨後開始進入河套地區,自此蒙古諸部在河套地區落腳,且以河套地區為根據地對明邊境不斷騷擾,明朝河套之患由此開始形成,弘治十二年(1499年),蒙古部族一度進至大同、宣府,威脅明朝首都。

蒙古部落

對於盤踞在河套地區的蒙古部族,明朝也在不斷進行驅趕,如成化至正德年間,為恢復對河套地區的控制權,不斷進行“搜套”,但取得的效果甚微。河套地區最終的解決直到明穆宗時期。達延汗統一了蒙古諸部,為尋求長期穩定的邊境貿易,以對逐草而居的遊民經濟進行補充保障,達延汗開始尋求對明朝的和平交往,之後俺答汗勢力崛起後,雖對明朝邊境仍有擾,但同達延汗一樣,俺答汗開始要求對明進行長期穩定的互市貿易,在此背景下,在明朝首輔張居正主持下,明朝與俺答汗達成了互市貿易的友好協定,並封俺答汗為順義王,由此河套之患才得以消減。

俺答汗

對於河套地區,自明朝建國初就十分重視該地區的戰略價值,但之後的蒙古諸部盤踞河套地區對明朝的邊境安全著實造成了巨大威脅,明朝歷代帝王雖都嘗試解決河套之患,但都未能徹底解決,隆慶和議雖解決了該問題,但也只是暫時的。河套之患讓明朝飽嘗邊境動盪之苦,不光是邊境民眾長期處於戰火之中,更是無形之中加深了雙方統治階層的仇恨。

[1]達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歷史研究》

[2]王薔. 明代前中期河套與邊防問題研究[D].雲南師範大學,2015.

[3]於龍. 明朝洪武至嘉靖年間河套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範大學,2011.


回答者:趙培文,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