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盘龙城遗址挖出了什么东西?

顾然然然

第一, 盘龙城遗址是如何被发现的?

盘龙城遗址为中国古代城市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盘龙湖畔。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家嘴就出土过不少青铜器,但早已流失到古董商手里。在历代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屡有商代青铜器出土。1954 年,武汉遭遇特大洪水,在盘龙城取土防汛时首次发现了青铜器和墓葬。

从1963 年开始正式发掘到现在,已经持续进行了60多年,骊姐查看考古报告时看见不少参与发掘者都已经离开人世,真是令人唏嘘感慨。如今盘龙城发现了城址、墓地、基址、手工业作坊、祭祀坑等。在二里头文化时期,盘龙城的王家嘴已出现陶窑,二里冈文化时期是盘龙城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修建了有城墙、城壕和大型夯土基址的城址。专家们考察遗址文化堆积年代,上限为屈家岭文化(有屈家岭文化的地层),下限相当于殷墟早期。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入选20世纪中国考古重大发现。

第二, 盘龙城出土了哪些重要文物?

盘龙古城出土了数百件盘龙城商代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遗物,制作精美,花纹别致,特别是出土的兽面纹盉,盘龙城大铜鼎、铜锁、铜提梁卣都是中国文物中极为罕见的珍品。盘龙城出土的94厘米长的大玉戈为200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下面骊姐给大家重点介绍国宝级的文物。

(一)大玉戈

大玉戈长度将近一米,1974年出土于的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断代为商代前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大玉戈整体呈硕长形,玉质成青黄色,通体光素,由刃和柄两部分组成,在使用时以绳子穿过玉戈上的圆孔,将大玉戈固定在木柄之上。它是目前出土的玉戈中是最长的,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见,堪称“玉戈之王”。

盘龙城大玉戈

(二)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

商代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于2014年在杨家湾17号墓出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商代早期最完整成型金器。整块金器兽面由不规则的绿松石片组成,兽面的眉、目和牙用金片装饰,视觉效果十分醒目。因为损坏严重,发掘时采用整体揭露保存的方式。经检测检测得知,此金含金量达到89%,这在3500年前十分罕见,暗示这个墓葬主人可能是盘龙城最高等级贵族或首领。而且,当时人们的技术如何能冶炼铸造纯度如此高的金子,还是个谜。

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

之前,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发现有类似的绿松石青铜镶嵌龙形件,却没有金片镶嵌。

(三) 大铜鼎

大铜鼎出土于1989年,出土时曾是一堆碎片。经过省文物考古所副研究员胡家喜和助手修复后,铜鼎还缺少一耳和三足。1995年,该鼎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迄今所见我国商代早期最大的铜圆鼎。它对研究我国商代前期青铜铸造工艺的发展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该鼎在湖北博物馆展出时,让前来参观外国考古留学生律德惊叹不已。

第三,盘龙城的文化如何界定?

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盘龙城是一座早商到中商的城址,以盘龙城为代表的文化是商文化的一个类型。然而,盘龙城到底是商朝的一个方国还是军事据点,却有着不少争议。有学者从盘龙城巨大的城址、出土文物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奢侈程度,认为那是一个文化上不弱于商朝的方国。也有学者认为盘龙城不具备方国性质,是为商朝扩张和控制铜矿服务的军事据点或侯伯封地。

盘龙城商代宫殿复原模型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独特的声音,认为盘龙城就是夏文化,而非商文化。台湾郭静云教授指出:盘龙城与二里头、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出土文物进行比较,盘龙城夏代文化的年代应早于二里头,商代文化早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因此,不是中原夏商文化南下影响了盘龙城,而是盘龙城文化北上影响了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