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當年廢除了漢字,現在會怎樣?

taooolu

唐德剛寫過一篇《民主先生與自由男神》來評價自己的老師,恰好提到了過去時常提及的“廢除漢字”問題,在他看來,這個做法顯然混淆了兩個問題:一,生搬硬套西方語言發展史;二,忽略了寫作語言和口語的區別。而民國時期,錢玄同、陳獨秀、魯迅等人都認為應該廢除漢字,並且將它引申到階級政治等意識形態上面去——現在看來卻很可笑,文字和語言什麼時候也有階級了?

胡適曾經有過一個主張,認為古代漢語(文言)應當跟古希臘語、拉丁語一樣成為死文字,但胡適想要提倡的是白話文,所以他不說廢除漢字。其他一些人就不同了,是真的要廢除漢字,到現在還有一群人搞“新語言”創作,他們聲稱自己的隊伍裡有大學老師,可以造出一種“將中國的感性文字上升為西方邏輯文字的新語言”(尤其推崇英語)。有人就問他們,說你們既然這麼推崇英語,為什麼還有費時費力“造語言”,而不直接使用久經考驗後的英語呢?大量的文獻資料一應俱全。結果,這個“新語言推廣者”一言不發,後來就退群了。這種人就是知識太少而大放厥詞的人,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新語言完全不同於漢字,是西方語言那種邏輯性的”,可悲之處卻在於,他們自己的思維有很大坑。

廢除自己的漢語有什麼麻煩呢?

首先,你沒法研究自己的文獻和歷史了

現代希臘人是看不懂古希臘語的,所以研究古希臘哲學的都不是希臘人,廢除了漢字改用其他語言,那我們就可以像希臘人一樣,自己不懂自己祖先的文獻,而可以靠著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的漢學家來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了。這個過程裡,勢必會興起重學自己語言的浪潮——費時、費力、費錢。

其次,很多人說漢字是感性文字,西方語言是理性或邏輯文字,這純屬無知之言

哲學家萊布尼茨曾經做過一個設想,就是構建一種適合全人類的準確語言,可見,至少在對現代形式邏輯作出重要貢獻的萊布尼茨那裡,西方語言也絕不意味著清晰而具備條理的。而邏輯語義學,是在上個世紀前半葉的中後期才創立的——何來西方語言是邏輯理性之說?

西方語言的特點,主要在於他們有語法學這個學科,語法是語言的自然規律,即使沒有這個語法學,也不代表一種語言缺乏語法規律。缺乏語法的表現,就是我們連小學語文課都上不了,因為小學生的語文課是要學語法的,如果漢語沒有語法,你怎麼上的小學?

還有些人會犯下另一個錯誤,就是把語法等同於邏輯。語法的底線,是有主、謂就行,哪怕你說“石頭噴火”也是合於語法的,但這句話不合於邏輯和事實。我們小學時候學的“病句”其實包含兩個方面:一,不合語法;二,不合邏輯。

對邏輯學而言,日常語言和邏輯語言是一個基本區分。這裡可能還涉及到哲學語言,其實,古代哲學語言跟日常語言比較接近,特點就是一個語詞常常能表達不同的概念,簡單說就是多義詞。我們背過的英語單詞常常有許多意思,表達的是不同的概念——這能叫符合邏輯嗎?邏輯詞項要的是一個詞項表達一個準確的概念,所以,現代邏輯的發展是建立了新的符號所致,而跟西方語言無關——誰見過西方人人都是現代邏輯學家的情況?這種邏輯語言,永遠不可能普及到社會大眾裡面去,因為這是專業學者的事情。

美國的語言學家John McWhorter在他的《Doing Our Own Thing:The Degradation of Language and Music and Why We Should,Like,Care》一書裡提到,“……all varieties of human language ,including non-standard ones like Black English ,can be powerfully expressive——there exists no language or dialect in the world that cannot convey complex……”。翻譯過來是說:不同的人類語言,哪怕是黑人英語這樣非標準的語言,也具備極強的表達能力,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不能傳達複雜思想的語言或者方言

可見,見到有人說某些語言是感性的而某些語言是理性的,你就可以問問他們德語、法語、英語水平如何了。


肥嘟嘟的小不理

民國時期曾經有一股非常強烈的思潮要求廢除漢字,有不少政學兩屆的名人曾經都是廢除漢字的堅定擁護者,這些人包括古文字學家錢玄同(錢玄同甚至把廢除漢字與爭取民族獨立聯繫在了一起)、陳獨秀(陳獨秀認為漢字是封建社會的產物,不過後來成為了統治階級壓迫和剝削普通民眾的工具,所以要堅決廢除)、著名的魯迅先生也說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漢字是愚民的利器”,不過雖然有這麼多人主張廢除漢字,但是最終除了簡化和添加標點之外,漢字並沒有走向滅亡,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漢字真的在民國時期就被廢除了的話,那麼現在會怎麼樣呢?

首先是我們相當一部分人不會再認識漢字,年齡大一點的可能會好一點,但是80,90,00後是絕大多數人肯定不會認識漢字的,這樣持續下去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文化的斷層,因為漢字是中國古代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漢字一廢,除了專家之外,普通民眾是肯定不會去專門學習中國古代文化的,那麼很快就會造成普通民眾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知,再進一步就是文化斷層。

如果當年廢除了漢字,我們所不想碰到的情況或許仍然部分還會有,比如封建迷信的情況,真的廢除了漢字的話,中國民間長期存在的封建迷信的情況肯定還是會存在的,這一點從農村許多老一輩人的身上就可以看出,雖然他們不識字,但是他們的迷信思想還是很濃厚的,所以問題並不全在文字,思想和文化的改造是一個全方位的事情,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早就的。

假如漢字真的廢除了,或許我們今天就會跟廢除了漢字的越南和韓國一樣,雖然歷史是用漢字書寫的,但是卻沒有人知曉或者熟知,這豈不是一大悲哀。


青年史學家

看看現在的韓國就是,極大的教訓。

韓國由於文字改革。韓國人,現在不能直接閱讀自己以前的歷史文獻。

首先中國的同音字很多。如果沒有漢字,會發生非常多的理解上的歧義。

其次,我們不能再很好的直接閱讀古文獻。歷史文化傳承會出現極大的斷代。那麼美好的唐詩宋詞。那麼優美的古文。這麼精彩的小說,會大大的打上一個折扣。那麼美好的書法藝術,後人又如何欣賞得了呢?

普通話的推廣極大的依賴於漢語象形字。雖然中國各地自有方言。但字是一樣的。廢除漢字會極大的影響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我們從哪裡來?從5000年的輝煌歷史中來。如果我們不能與祖先直接發生交流,那將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

人類的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字母就是由象形文字演化而來。歐洲屬處於地中海文明。人們之間為了便於彼此交流。互相學習彼此的語言。學語言當然是從發音開始。就像我們小時候是先學會說話後學習寫字。文字的使用需要一個長期的積澱。但地中海文明由於交流衝突過於頻繁。今天你注一個音,明天他來注一個音。原來的象形文字反而被拋棄了。

歐洲語言的古文是拉丁語。早期的聖經由拉丁語寫的。早期歐洲是由古羅馬把統一的。後來文字的碎片化,多元化。使歐洲難以再統一起來。

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文字。雖然有南腔北調。但是文書的往來都使用統一的文字。交流就沒有那麼多的障礙。使得中國雖然有很多分裂的時期,但最終又被統一起來。

近代史上帝國轉型成為民族國家大多是分裂的。奧匈帝國在一戰之後碎片化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更是碎了一地。只有中國在轉變之後基本保留了原有的版圖。文字的功勞功不可沒。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著名:媒介即內容。你聽到一個東西和看到一個東西,雖然是同一個東西,但感覺上完全不一樣。所以英語世界有一個疾病是我們這個國家所不能理解的:叫做閱讀障礙症,說白了就是隻能聽聲音語言不容易看文字語言。


春眠秋夢

廢除漢字是歷史發展的趨勢。但目前不具備條件。

還有一種半成熟漢字,是回民的經書文字,也屬於拼音文字。。

廢除漢字的可能條件是,第一,漢字部件標準化,第二,漢字結構的標準化。第三漢語拼音的音調標註方法。目前這三個問題,在一簡字裡都沒有解決好。

漢字拼音化,還有問題是,第一,同音字分化,第二同音詞的分化,第三拼音長度縮短(例如zhuang就太長),第四,標調的分化。其中標調的分化,目前有較成熟的方案,但沒有推廣,例如,陝西(shaanxi),山西(shanxi),塌(tah).蟲(chhong)。即,第二聲重複輔音字母,第三聲重複元音字母,第四聲,拼音尾部加h。其餘使用拼音原式。

目前,有人嘗試用類拼音,書寫計算機語言,實現人機快速轉換,但僅在摸索。

周有光先生說,大約500年後,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實現漢字拼音化。也就是廢除漢字。

但計算機類似語言則會發展較快。通過學習計算機類語言,部分人可以首先使用漢語拼音文字


Corring

請站在當時的角度思考問題,當時中國是個什麼狀態再看一看現在改了文字的是什麼結果。韓國改文字,國民識字率和識字量大增,難道發展的不好嗎?那麼小的地方,幾千萬人口,沒什麼資源的情況下,鋼鐵,船舶,電子發展的不好嗎?在看看那些殖民地,南美諸國,發展的的還是不錯的,對比一下非洲就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在看看中東小語種地區,除了石油還有什麼,大部分國家還是部落制,除了個別重視教育的國家在積極轉型,大部分還是渾渾噩噩。在看看印度,這是最明顯的,幾千種語言,上百種文字,上流社會或者說文化人普遍講英語,沒有英語印度在國際社會就是個渣。

即便在中國,即便搞歷史的很多還不如外國大學的教授。語言不是非此即彼,但要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所以才有了當時的否定和後來的文字簡化,拼音發展,普通話推廣,外語教育,這是被歷史證明有作用的,不需要討論。即便在中國古代,文字也幾經變革,那一次不是促進了文化的發展。再說科學的發展,沒有阿拉伯數字,怎麼帶來科技爆炸,靠算籌,靠羅馬數字可能嗎?

哪個是第一語言,哪個是第二語言很重要嗎?歷史用好了是動力,用不好就是包袱。

注:可能有些人不理解當時的狀態,補充一下,東部經濟好點的地區文盲率80%,西部很多地區甚至達到95%,識字的人裡大部分只認識幾百個,這是我查的,跟我的預判差不多。


非牛頓的牛

如果中國廢除了漢字,會瞬間多出十幾門甚至幾十門外語來。

不信?我們假設一下,中國廢除了漢字,改用拼音。

一個東北人到福建旅遊,滿街的招牌上寫著“ouwajian”,他能知道是啥嗎?閩南語就成了一門外語。

一個福建人到東北旅遊,滿街的招牌上寫著“guobaoyou”,他能知道是啥嗎?東北話也成了一門外語。

中國多出這麼多外語,還想保持統一,就很難了。

現在呢?東北人到福建,看到“蚵仔煎”,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麼,但至少能猜出來是用蚵煎成的一種食物。福建人到東北,看到“鍋包肉”,也能知道是一種肉類了。

看,漢字的力量多大!中國能保持統一(不僅是領土的統一,還包括文化的統一),漢字佔了一多半的功勞。



夢露居士

中國人之所以五千年傳統綿延不絕,文化的認同感是最主要的連接紐帶。無論你走到哪裡,無論是地北天南,有了統一的文化傳統,我們就能在心理上產生歸屬感,就有了家的感覺。文化傳統靠什麼來承載,這就是文字。我們的文字從倉頡開濛肇始至今已持續長達五千年,我們的先人為我們留下了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這些用文字紀錄的寶貴遺產是鞭策我們繼續沿著前賢所開拓的道路砥礪前行,進一步創造新的文化成就的強大精神動力。沒有了這種巨大的文化遺存與積澱,我們的民族就會成為空中斷了線的風箏,不知飄向何處,我們就會被外族同化,中國也將不復存在。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有一位學者曾撰文指出,積貧積弱的中國被受列強的欺凌,卻沒有象古埃及、巴比倫那樣亡國滅種,為什麼?是因為中國擁有強大的傳統文化,這種強大的傳統文化煥發出的強大生命力,比脆弱的中國政治基礎更加穩固,也更加強大。這種強大的文化會將一切野蠻的外來文化過濾消溶,最後統統變成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從而煥發出新的文化生機。而擁有這種文化的民族也必將在這種文化的生機中獲得新的動力,浴火重生。

而近代的中國之所以落後,主要統治階級思想的落後。統治階級沒有睜眼看世界,他們固步自封,沒有能在歷史的進程中給自己本生的文化注入新的動力,使文化的大潮變成閉塞的湖泊,死水不驚。我們不能將統治者因政治上的無能所導致的國家脆弱和民生凋弊而歸咎於文化本身的落後。我們民族的文化深度和廣度都在,文化的包融力和凝聚力都在,一朝激活,便將如傾天的海嘯,狅奔的烈馬,一往無前,勢不可擋。

而近代有些學者基於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現實所提出的文字去中國化的意見,在中國絕對不可實行,也不能實行。一是中國的文化土壤不允許有這種思想的存在。中國的文字和用中國文字紀錄傳承的文化在世界是隻屬於中國並且只適用中國的最獨特的區域文化現象。這種文字被一代代中國人繼承發揚,生生不息,從而形成了牢固的獨特的文化傳統。廢除這種有牢固的文化傳統的文字,中國人民不會答應,那麼敢於使用這種手段的人也必將成為民族的背叛者,也終將被人民所唾棄。二是,中國強大的文化基礎會註定這種思潮只能成為一時的逆流,而不能阻擋傳統文化前行的腳步。中國文化的基礎是雄厚的、深邃的,而且有著完整的體系,並且這種體系也是開放式的,因而有著強大的包容力和凝聚力。歷史上我們漢唐之盛,外來文化滾滾湧入中國,我們的文化在廣泛地吸收了外來文化的精髓後,在充實和補齊了自身文化短板的基礎上,迅速融合成了新的文化傳統,迅速地適應了它所處的歷史時代,因而煥發出勃勃生機。由於本身文化基礎的雄厚和它開放性的思想動因,我們只須順應時代的要求,給她添加更多的動力,我們的文化航船自能乘風破浪,一往無前。而這思潮的存在,本身說明了一些學者對本民族文化的高度不自信。這種思潮的存在也是極度危險的,它會毀了我們的民族文化傳統,會使我們的國家亡國滅種。這也正是一些西方反華勢力所樂意看到的。


手機用戶25853910923

廢除漢字現在不可能的,未來也不可能!提出廢除漢字是有歷史背景的,主要分二個時期:一、清末民初,留洋歸國的學子們尋找救國救民的方法,理由是西方文明強過華夏文明,運動結果是:文言文變成了白話文(我們現用的書寫方式);豎排文字變成了橫排文字、從左向右讀;最重要的是引進了西方文字的標點符號,不用象舊文化哪樣,滿滿一篇文章沒一個標點符號,不會段句的人是根本沒法讀的。二、新中國進入電子時代初期,主要矛盾是說漢字無法進電子時代,書寫困難對新中國走向現代強國不利,是個“攔路石”必須廢除,用英文代替!最後運動結果是:繁體字變成了簡體字(為新中國掃除文盲貢獻巨大);新中國用拼音統一了官方語音(現在的普通話),用拼音法輸入漢字(解決了漢字不能進入電子時代的難題),後來中國民間人士發明了更快的五筆輸入法,讓外國人驚歎中國文字的神奇,競然比英文輸入法還快,還準確!從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漢字的包容性很大,時代不同,她也會不同,時代在進步,中國漢字也在進化!所以說廢除漢字是不可能的,因為她就華夏文明傳承的顛峰之作!


風隱之神

如果中國有廢除漢字需要,說明我們的思維路徑從感性的歸納類比上升到邏輯推理的抽象思維的階段,這樣的需要只能是我們的天下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農耕文明的憂患意識達到了某種程度,否則我們不會放棄相對安穩的農耕文明,大概我們在相當長的時間都處在最好的地理氣候時期,就算是災荒之年我們也堅信一切都會過去的,英國應該是靠海盜起家的帝國主義,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是國家的默許,也是英國當時的處境決定的。而我們那穩定的農業社會已經成為我們的唯一依賴的生存方式。而漢字足以滿足這樣的交流表達的需要了,靠天吃飯,不會管天的事,自然就會管人了,所以我們的教育基本就是如何做人如何為官的事,老子,孔子都是如此的內容,傳承的還是如此,漢字滿足了這樣需要自然是不會改變的。如果改變整個世界就不是這個樣子了,工業革命也許就會發生在中國了。語言文字永遠是思想或者說思考的需要,交流一般都是建立在類比歸納的道理上來說明問題解釋問題,答案也止步於此,除非在這樣的基礎上真有智者多問一個為什麼?思考就會深入下去,關鍵那個時間點正是人類發展的轉折點上。人類最大的偶然大慨就是思考的靈光乍現吧。


少衛真

如果中國廢除了漢字,其實結果很可怕。如果廢除漢字,我們就會採用拼音來標註。慢慢的因為各地方言不同,一來二去,各省就看不懂其他省的人在說什麼了。中國也就歐洲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