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何以被差评

腾讯何以被差评

腾讯前脚投资科技自媒体“差评”,后脚就被差评了。

三表表示,腾讯有时候“价值观欠奉”。

“就在今天,我调低腾讯在我心中的评级,他大如藏獒,说到底还是狗。”三表在最后愤慨道。

腾讯活该被差评。这说明腾讯投资的确有伦理问题,这不可能忽视。

就在这篇文章开始刷屏后,腾讯集团的公关负责人张军在朋友圈进行了回应:

腾讯何以被差评

张军显然低估了腾讯此举对媒体从业者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很难想象这是腾讯公关负责人能够说出来的话。

先说腾讯投资“差评”可能造成的危害——

然后我们就要问了,腾讯为什么投资“差评”?

除了以上,腾讯TOPIC基金的投资经验不足也是问题所在。腾讯TOPIC基金刚刚成立半年,是腾讯在2017年11月初于成都举办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成立的。

腾讯开放平台部兼内容平台部总经理侯晓楠当时透露,首期基金计划用两年时间,通过生态扶持,覆盖50个内容赛道的创业项目,包括短视频、图文、音频三大内容形式。腾讯开放平台将通过基金(Fund)、资源(Resource)、专家(Expert)、协作(Synergy)、人才(Human)等五大核心能力,全力扶持优质内容创业者。

只能说,腾讯选错了投资标的,有些饥不择食,吃相难看了一些。

但无论如何,腾讯应该感谢有人此时站出来对它提出批评,正义没有迟到。这给腾讯敲响了警钟: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巨头之一,它的一举一动都正受到舆论的监督。

事已至此,腾讯和“差评”需要尽快对外界的质疑进行公开回应,腾讯需要解释它投资“差评”的逻辑,以及操作是否规范,背调是否充分,考量是什么?而“差评”作为被投资方则有必要回应外界对它的质疑——洗稿行为——是否依然存在。

我建议“差评”主动退还这笔融资,或许会让人另眼相看;腾讯也应该再思考一下这笔融资的正义性,极端的情况下选择退出。

如果没有这一套信用体系作为依据,一旦出了事,腾讯就会成为被骂的那个人。

归根结底,腾讯作为平台方和互联网巨头,应该起到正面积极的示范作用,切勿再被骂“狗日的”了。

七年之痒,或许,马化腾是时候带领腾讯再来一次七年前的大反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