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战三跨211初试第一,写给19考研的经验回忆录

考研:二战三跨211初试第一,写给19考研的经验回忆录

先来讲一下人的经历,本人理科生,属于三跨考生,一战南开大学,专业课238,总分过线,但是外语成绩差南开外语线十几分遗憾落榜,因此选择工作,工作一年之后仍然想考研,于是辞去工作准备考研。

总分382,专业课253,日语56,政治73。我的考研准备时间是从17年6月份正式开始,最终决定考西北大学中国史专业,外语选择是日语。说一下各科的准备情况吧。

关于考研方面的知识点和干货大家可以加下群来获取285681134

>> 专业课

每个人对于学习都有自己的方法,不必与别人相同,主要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认为对于历史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兴趣能够激发你的学习潜力,同时能够在枯燥的准备过程中给你动力。在专业课的准备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答题套路、思考体系,这是别人无法给你的,同时也是考试时你自己的优势。

考试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答出体系较为完整、逻辑思路清晰的内容才是重中之重。不管前期准备多少知识,重要的是你能够在紧张的状态下将其发挥出来,这也是老师阅卷时所希望看到的。

18年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10选8(8*15分)、论述图4选3(3*45分)、阅读材料题(抄写+翻译+回答问题 1*45分)

参考书目

除去西北大学官网所要求的课本,我还看了张岂之先生的课本作为补充,不是说一定要看,如果有余力的话扩充一下自己的知识面是可以的,当然必须以一套课本为主,我当时是以西北大学官网所定教材为主进行复习。

复习资料

主要以仝晰纲大本、我自己的名词解释、论述题记忆自己的历年真题整理为主。

每天至少有4-5个小时的时间花在专业课上,我学习并不是十分努力,但是学习时非常注重思考、捋清思路,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历年真题一定要好好利用,尽量自己能够独立的做一遍,这样就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与答题时的缺陷,完善真题答案,这样这些题就成为了自己的知识。

当然也要注意其他学校的真题,兼取众长,吸收其中你认为好的题。同时在接近考试的一百天内,要注重考试模拟练习,这样能够让你更好地把握考试时间的分配与答题速度,也是模拟考试的氛围,让自己紧张起来。

一定要注意考试时间,尽量能够答完题,如果题目都答不完,这相当于你做了一份不到300分的试卷,这与你的竞争者们相比,少了许多优势。

千万要记住,这300分的专业课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过分在外语以及政治上下苦功夫,专业课的投入才是最重要的。

西北大学的考题范围广泛,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以及现代史,同时还有一本文献学,这是不可忽视的。虽然名词解释是10选8,但是谁又能保证除去你放弃的那两个,其他的名词解释又能够答得非常完美,所以在复习课本时要做到细致全面。

一个名词解释15分,分数并不低,所以要好好重视。论述题最重要的是答题系统、逻辑清晰,让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了解到你的答题内容,即使你的知识量很大但答题毫无章法并不能成为你的优势。

>>外语

我的外语选择是日语,本科从没接触过,因此我也是报了网课班,认认真真的做并翻译了真题两边,准备了一下作文模板。

本次日语成绩一般,可能是理科生的弱项吧,因此也没有过多经验。

>>政治

从暑假开始准备政治,每天1-2小时,进入9月份慢慢提高时间比重,降低日语学习时间。

我主要以政治大纲解析以及肖秀荣的题为主,后期以肖四为主,政治复习重在选择题,后面的大题除非你特别优秀,一般是无法拉开差距,因此要重视选择题。

后面大题,要理解着去背,不必照章全背,既浪费时间又耽误自己的复习进度。

同时,要理清楚每一章节内容的脉络,不要在答题时出现混乱,这样很容易因为答错题目所要求内容而失分。一定要注意重大会议以及国际实事,这是必考的内容。

以上就是我简单的经验,时间字数有限,就不在此过多论述,希望对学弟学妹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