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别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

三七姑娘

精神疾病属于精神病性障碍,它的特点是思维异常、知觉扭曲、行为古怪。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脱离现实,思考问题没有逻辑和条理。有时,他们行为古怪、自言自语,或对某个别人看不见的人打手势。精神病性障碍分几种,有些是严重的慢性精神病性障碍,有些只是短期的困惑状态。详细讨论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其异常的认知、知觉及行为特点。

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率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精神病通常表现为妄想(delusion,错误的信念)或幻觉(hallucination,错误的感知觉),或两者同时出现,包括一些严重错误的信念(被监视,成为抵抗运动的一分子)和错误的感知觉(看见根本不存在的卡通人物)。这种明显脱离现实的状况十分可怕,影响着心理机能的方方面面,甚至使深受其害者做出极端的自杀行为。

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





开火车的老湿机

我们先来说说精神疾病,严格来说是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一种综合征,其特征表现为个体的认知、情绪调节或行为方面有临床意义的功能紊乱,它反映了精神功能潜在的心理、生物或发展过程中的异常。

精神障碍通常与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活动中显著的痛苦或伤残有关。像所爱的人死亡等常见应激源或丧痛的可预期或文化认同的反应,并非精神障碍。异常的社会行为(例如,政治、宗教或性)和主要表现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并非精神障碍,除非这异常或冲突是上述个体功能失调的结果。

病与非病三原则:1.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有无自知力,如能否区分幻觉与现实。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是否一致,如应该高兴的事情他却表现的伤心了。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一个人的个性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如:非常吝啬的一个人花钱突然大手大脚了。

心理咨询师会按照严重程度,把症状分为精神疾病、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一般心理问题。这些是根据:病程长短、是否泛化(泛化的程度)、引发病症的原因、是否有精神疾病的明显特征、精神痛苦程度、对患者目前的社会功能影响程度等几个方面来判断。

其实,我们一般人就看人是否有离奇古怪的言语、思想和行为就容易区别了。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率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能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在心理学界与精神病学界有普遍公认的判断病与非病三原则,即:

第一、是否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或妄想;

第三、情感与认知是否倒错混乱,知、情、意是否是统一,由此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即行为情绪是否已经严重脱离理智控制)。

重点在于对幻觉妄想与情感是否倒错混乱两个方面,对于是否有自我认知的判断应是在这两个重要判断基础之上。


鹈鹕心理夯小七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台

首先我们纠正一下“心理疾病”这个词,很多人认为看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就是心理疾病,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误区,我们不应该称之为“疾病”,而应该称之为“心理问题”。

什么是心理问题呢?

心理问题是正常人在受到外界的某种程度刺激后,针对刺激发生一些短暂的心理不适应的症状,往往在刺激消除后可缓解或消失,同时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但也可能持续到日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泛化(就是不单针对刺激而发生心理症状),可能会由心理问题演变成精神疾病。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心理问题严重可引起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发展加重并持续较长的时间就有可能诊断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再严重也可能诱发或转变成为严重的精神疾病。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佟新


暖心理

精神病指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失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活动诸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障碍.通常与遗传,社会环境影响,性格特征及脑部某些神经生化改变等有关.主要表现:言语零乱,幻觉,妄想,兴奋不安,伤人毁物,动作古怪等.所谓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和现象.

以下资料供参考:——八个区别点

一,服务范围不同.

心理咨询中心主要面向遇到心理困扰的正常人群以及各类型的轻度心理障碍者,如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障碍等.而精神病院主要面向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向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酒药依赖等重症精神障碍患者,也收治某些较重的神经症及人格障碍患者.两者的服务对象有一定交叉,但是有很大不同.

二,对客户的称呼不同.

一般心理咨询中心将客户称为“来访者”或“求助者”.而精神病院则将客户称为“患者”,“病人”.

三,客户的来诊方式不同.

四,专业人员的培训背景不同.

五,用药和不用药的差别.

七,对待症状的态度不同.  

精神病院的医生受生物医学的影响,多采取现象学的临床思维,重视症状的识别,临床综合征的归纳和精神科诊断的确立.而心理咨询中心的医生则除了重视心理诊断外,更重视症状背后的心理过程,重视探寻和理解心理症状背后的潜意识冲突和社会心理应激的影响.

八,就诊环境不同.

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环境通常安静优雅,私密性好,由于多可以实行国际通行的预约制而节约了求助者的时间.而精神病院的就诊不大强调私密性,采用的是挂号候诊方式.

以上是对“心理疾病和精神病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feekr护肤

精神疾病大至可分为狂躁型抑郁型两大类!

二心理疾病:抑郁寡欢,闭口不谈,偶有语无论次,神魂颠倒,幻想,失望,怀疑,颤语等,病因,精神打击,失恋,挫折,惊吓,威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