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自从评测室成立之初,我们的后台就一直充斥着有关显示器的问题

“这款显示器可以吗”

“大佬帮忙看看我玩吃鸡买这个可以吗”

“请问我有必要上144吗”

.........

诸如此类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在过去也曾经做过几期显示器推荐

主流24寸显示器推荐

fps玩家必备,推荐几台144hz显示器

显示器选购指南

游戏显示器不比显卡CPU主板这类大件,基本上出一个旗舰就可以卖三到五年,上一次大革新还是在老黄推出G-SYNC、AMD推出FreeSync的时候,自从那以后,各大厂商虽然频频在各种展会上秀肌肉,但那多是概念产品,一些就算最终投放市场,其高昂无比的价格也会令人望而却步,因此对于主流市场,这几年可谓是相当稳定。

那么,选购显示器的过程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关键词 No.1 144Hz & 各类Sync

为什么我打R6经常饱受60Hz垂直同步之苦对枪对不过却又不肯换个144呢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因为

换了就回不去60了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我们都知道显示器之所以能显示东西,靠的是面板发光,面板每秒刷新多少次,你流畅运行游戏所需的基本帧数(FPS)就是多少

然而

显卡跑游戏跑的欢,才不管你显示器要多少帧,最终输出的帧数取决于显卡的性能强弱,有多少是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器虽然十分尽职尽责的尽它所能将每一帧都显示在面板上,却因为60hz的制约,假如你显卡所能输出的帧数低于60,游戏在观感上就会出现明显的卡顿,反之,如果显卡输出的帧数高于60,那么这时显示器上的画面就可能会出现所谓的“撕裂”现象,像这样: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无论是哪种,都会对游戏体验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垂直同步(V-Sync)应运而生,垂直同步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简单粗暴的将3D应用程序的帧率限制在显示器的刷新率上限,如果是60hz则限制在60帧,144则限制在144帧,只要显卡能提供足够的动力,垂直同步的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也不需要其他额外的设备投资,只需一张显卡和一台显示器即可。

那么既然垂直同步还是可以接受的,我们为什么不一直用呢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太天真了,所有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自然都会有相应的问题,在垂直同步上,对游戏体验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输入延迟(Input lag)

具体表现在游戏上就是对枪过不过,拉枪拉不到,跟枪跟不准,具体的成因我们就不涉及了,如果各位有需求我们下次再开个专题讲讲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然而人们经过一圈推卸责任,最后发现该背这个大锅的还是60hz...... 理论上来讲,只要显示器的刷新率够高,显卡就一定能被它追上,因而,垂直同步及其带来的正面负面影响在刷新率较高的情况下几乎是无法被察觉的,为了解决60hz显示器在游戏中的各种恶心人的问题,144hz应运而生,较高的刷新率带来的不止是更爽滑的游戏体验,同时也令玩家的操作变的更加精准(相对而言,如果你就是人体描边大师1400HZ都救不了你)

然而,电子产品这种东西,永远都是有缺陷的;144固然是显示器历史上一次成功的革新,但是由于其所要求的帧数实在是有些高,因此对于一些配置要求较高的游戏,例如吃鸡,彩虹六号等,时刻保持144并不容易。

那么被吹的神乎其神的G-Sync又是何方神圣呢?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我们看看老黄官方的说法: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简而言之,G-Sync是通过内置在显示器的芯片实时与显卡沟通,在一定范围内,显卡所输出的帧率是多少,这块芯片就会将显示器的刷新率实时与帧率同步,从而帧生成时间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直观的说,在竞技游戏中,开启Gsync后能体现的效果就是无论帧数是多少,帧数波动有多少大,只要鼠标滑过同样的距离,在游戏中的操作幅度也就是相同的,即通常所谓的“拉枪”。

关键词 No.2 面板&响应时间

其实将面板跟响应时间并列有些不够规范,因为响应时间本身就是面板的一个参数。

OK,既然我们知道了画面是来自显卡一帧帧生成渲染,显示器把他抓取出来呈现,是不是说只要让显示器支持尽可能高的刷新率,或者让显示器尽可能的配合实际显卡的帧数生成速率,我们就可以安心安逸的打游戏呢?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就算是在帧数上,得到了最佳的同步,你却还要考虑一个显示器无法避免的物理属性——响应时间。

什么是响应时间,又或者用准确一点的表达,什么是灰阶响应时间?通俗易懂的来说,就是显示器的液晶颗粒从一个状态转变到另一个状态的时间。而这个时间,也是厂商最不吝啬写出来的时间。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等等LA,就比方说144HZ显示器,也就是每6.9ms生成一个画面,也就是说选购一个144HZ显示器时搞一个响应时间比6.9ms低的显示器,不就搞定了吗?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不好依稀,肥肠不对!虽然说厂商在测量或者标称这个响应时间往往都比较诚实,但在实际的应用环境里,从灰色变成黑色与从黑色变成白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变换状态,甚至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变化。5ms,仅仅是厂商所测量的最佳值,而这个最佳值,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有可能变成6ms,甚至10ms。而一旦这个值超过了预期的极限,就产生了所谓的“拖影”,而拖影最经典的例子就是……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而这个响应时间能够延迟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和显示器的面板类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这股千丝万缕的关系,似乎不是什么常人能辨别或者常人辨别了之后能有什么意义的事情。所以不妨总结为:

IPS的响应(程度)一般会比TN更高。

IPS的色域(色彩)一般会比TN更好。

吧。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关键词 No.3 色域&钱

OK你说了那么多,那你能不能给点实际点的干货啊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但是本人还有最后几句废话要说,所以麻烦各位大佬继续洗耳恭听。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色域是什么?是人类五大欲求……Sorry,Sorry,是显示器能够显示的颜色范围集,通俗易懂的来说,就是你能看到多少种颜色。NTSC,sRGB,Adobe RGB这些色域集合我们就不多说了,只不过是一个颜色集合。但我不想细讲任何这些东西,因为对你来说,听了根本没有用。不对,是就目前绝大部分,基本上99%的人来说,你所选购的价位,都谈不上。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大概在这个水平,你再考虑色域的需求吧。当然这话也不是说让你随意挑垃圾显示器,就如同笔记本72%NTSC与45%NTSC宛如两个档一样,有没有覆盖满sRGB也像是台式机显示的一个分水岭。但是至此之上,如果再去深究,没有个万元水平,真的不如多花点钱为功能买单。色域这个属性也常常与刷新率响应率相关,甚至成反相关。所以如果你预算不足,这就是一个典型的NP难问题,交给你自己选择吧。

所以你到头来还是没有推荐任何显示器?

大兄弟,买显示器吗?

留着明天发大招吧。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在下面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