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就會!超實用的強腎補氣日常保健法

護腎養生除了多吃腎形食物(如腰果)和黑色食材外,多按摩這5穴位,也能強腎、補腎!

一學就會!超實用的強腎補氣日常保健法

強腎5穴位

● 中脘:位於肚臍與劍突(胸骨尾端)連線的中間點。可緩解腹脹、腸胃不適。

● 關元:肚臍下3寸(四指幅寬),可保護腎氣。

● 太溪:足內踝尖處與足跟肌腱連線的中點內,是腎經經氣集中的位置,是最快喚醒腎臟功能的轉運站。

● 足三里:小腿正面脛骨外側一橫指寬,能補氣,控制血糖、改善食慾不振。

● 三陰交:小腿內側、足內踝上方四指橫寬處,是肝、脾、腎交會之處,管水分代謝。

穴位按摩方法:一天按3次,每次按3~5分鐘。

一學就會!超實用的強腎補氣日常保健法

叩齒

中國古老的養生術,上下排牙齒互相敲打,平日可經常叩齒,不但能增加唾液分泌,還能保養腎系統。

一學就會!超實用的強腎補氣日常保健法

摩腎功

手掌貼覆背部腎俞穴(位於下背部,第二腰椎下方旁開兩指幅寬處),指尖朝下,慢慢往上往下推動,一直推到褲腰帶處。每次30下,兩邊一起推,早、中、晚飯後及睡前各做1次,一日4次,可舒筋活絡,促進腎臟氣血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