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有没有意思呢?

心ing发现

自从大学毕业后,我似乎从来没有参加过所谓的同学聚会。在这里指的同学聚会指的是那种原来的班长根据现有的名单或联络方式通知当年的同学们,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念性地重聚在一起,人数有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的那种聚会。毕业已经10年了,至今也不太清楚究竟有没有所谓的同学聚会,我也不知道有一个人或一些人一直在管理和更新当年同班同学的名单。或许有,反正,我是从来没有收到过什么通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彻底中断了跟当年同学的联系,还是取决于与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吧。至今仍有联系的大学同学不到10个,只要在一个城市,一定会互相联系争取见面的不到3个。我本人对人际关系(包括大学同学)的原则性态度是:少而精。

我也从不主动、有意地搞所谓的社交,它对我来说意味着巨大的负担和压力。而且,有那么多的所谓朋友,也应对不过来,必将陷入广泛而浅薄的人际关系,这样不如少而精,只跟自己喜欢的、信任的、可贵的人建立密切而有深度的关系。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朋友。

人生苦短,没有必要被众人所接受和欣赏。在所谓高科技、信息化时代,人们面对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发生着革命性变化的如今,我就是不断加深自己这样的想法,不要轻易延伸和扩大“朋友圈”,需要的是坦诚、执着、有态度地珍惜那些自己真正喜欢和信任的朋友。至少对我来说,这样很知足。

当然,我从来不拒绝也不否认同学聚会的可贵和美好。我也喜欢跟一些当年的同学一起怀旧,碰撞喜怒哀乐,一起探讨我们何去何从。倘若将来有机会,我还是愿意参加同学聚会的。


加藤嘉一

第一、如果只是单纯的同学聚会,简单叙旧,可以去。

大家一毕业之后就各奔东西了,整个班级相互联系的基本上很少。大多数是同城的或是比较要好的几个人联系一些。到了年底,总有人提议弄同学聚会。如果只是单纯的同学聚会,简单叙旧,我觉得可以去。

因为大家许久未见了,再见一见可以一起回忆下当年美好的青春。毕竟有些事情只有在学校里才会发生。每个人都很怀念还年轻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回忆下当年的趣事,回想下同学情,老师情。因为,在学校里的日子是最美好,最单纯的。

出了社会之后,再简单的人也会因为生计而变得复杂,再懦弱的人也会因为生计而变得坚强。可以说,那么多年过去了,大家都变成了样,回忆下年轻时那最纯真的日子,也是件好事。

第二、如果是为了看谁过得好,谁过得不好,那么请不要去。

现在不少人举办同学聚会,目的变得不单纯了。再也不是为了见见老同学而聚在一起,而是为了炫耀,为了攀附权贵,为了和旧情人暗通款曲,那么请不要去。

如果是为了炫耀,去了也只不过是听着别人夸赞而已。但也许人家内心对你嗤之以鼻,也许背后不知道怎么议论你呢?所以请不要去。

如果是为了攀附权贵,去了是可以结识一些有权力,有钱人,但是当年有困难时,你低声下气去求对方,看在是同学的面子上让其帮个忙时,人家并不一定会去帮你。因为你对人家又无恩,人家没有义务要帮你。那又何必如淌这趟浑水呢?

如果是为了和旧情人暗通款曲,也请不要去。如果双方都还是单身,那可以考虑下,但是只要有一方已经结婚了,那么请不要去打扰TA。就算对方对另一半有诸多抱怨,也不要打折蓝颜或红颜的旗号,和对方相处。因为抱着不纯的目的接触对方,其实已经在无形中介入了别人的家庭。如果对方想要离婚的话,也对你有意思,那么请在对方离婚后,恢复自由身后再同TA交往。只要对方对婚姻还有一丝的留恋,你都不应该主动去接近TA,更不应该暗示TA你有意思。破坏别人家庭是不道德的行为,只要做了就终会有报应的,切记!


女人必知的秘密

这得看是怎么样的聚会,如果是一大班人,不去!如果只是一小部分比较谈得来的同学。肯定去。

作为七零后,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比较保守和腼腆。男女同学之间基本没有任何交流,如果有个别比较大胆的男同学在路上同你打招呼,也被吓得东张望,生怕被别人看到。

如果正巧被那些八挂的同学见到,嘻,你死定,第二天肯定有桃色新闻满天飞一一某某和某某好啦,某某钟意某某啦,添油加醋,令你无地自容,连死的心❤都有!

所以,在时革几十年的今天,有大部分同学都记不起了。特别是男同学,就算组织起全班同学聚会,也只是同几个曾经熟络的交谈而己,其他好多连点头微笑的机会都没有。

曾经经历过一次大聚会,得出的结论是一一以后都不去了!


杨桂仙8

本人是比较喜欢和同学聚会,但由于各种原因,并不圆满,甚至有些遗憾。


搞过5年一聚,搞过10年一聚,搞过20年一聚。还有每年春节期都有小范围聚会。

刚开始,没结婚,大家都比较积极,有说有笑,载歌载舞,摇色划拳,把酒言欢,畅谈理想未来。


但随着毕业走出社会,人各西东,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每次聚会就会有人缺席。我参加过最多也就40人左右,往后30,20,个位数。心都哇凉哇凉的。

缺席的理由各种各样,放假比较迟赶不上,春节期间不放假,时间对不上,独自在家带小孩走不开,要帮忙看店铺没空,家里刚好有饭局宴请,太远没车去,又不会开车,晚上不想出门,撞场了去不了……有些理由你想也想不到,聚会越办越心淡,越办越没劲。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能理解了岁了。也难怪。近亲不如亲邻,往来的就是真亲戚,不住来就只有名誉上的亲戚了,更何况是同学。同学之间人各一方,工作不同,时间,空间,都不一样。以前不熟的,变得生疏,以前熟的变得陌生。大家坐在一走,寒暄几句,就无话可说了,尬聊,气氛真不好,尴尬!

认识越早,距离近,聚会的质量越高。小学聚会人数大于初中聚会人数,中学聚会人数大于高中聚会人数,高中聚会人数又大于大学聚会人数……我发现是这样的规律,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这样。小学同学都是住同一个镇,距离近,有时不聚会都经常碰面。反观大学生,真的是来自五湖四海,每一次聚会真的要四面八方赶来,确实有难度。

另外,由于同学的经济水平不一致,有钱的炫富,没钱的也不好意思出来见面。也是聚会人数少的原因。即使聚成了,也是有钱的跟有钱谈投资谈房谈车,没钱的跟没钱的谈打折谈柴米油盐。这样的聚会也违背聚会的初衷:同学之情,同窗友谊。


现在基本上对聚会没什么感觉了。但如果有通知到我,我还是会去。我觉得我初心不改,同学在我眼中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阿梁哥儿

冷暖自知。

讲一件我的同学聚会的事情,来凑个热闹。

我们那一届,是最后一届包分配的。我后来辞职,去外闯荡,十几年后,不想在外面干了,思乡心切,就回老家发展。我的那些同学,都当了一官半职,他们每年都会举办几次同学聚会。我回来后,他们很热心,聚会时自然少不了我。

在酒席上,我开口相称,自然还是学校的那种称呼,喊着“小某”,旁边的同学善意地提醒说:“他现在是某某单位的某某主任。”我只得尴尬地改口,喊着“某主任”,心里却很堵,兴奋劲一下子瘪了。心里想,这不是同学聚会吗?同学聚会,不就是应该像在学校里一样,彼此称呼曾经称呼过无数次的名称吗?说话还要有所忌惮?

那些人谈论的,都是官场生态上的事情,我根本插不上嘴。而且,有不少人,一开口,就是官腔,很不入耳。他们谈笑风生,我却如坐针毡。

再后来,这样的同学聚会,我能推就尽量推。于是乎,我落了个高傲、不合群的名声。

既然是同学聚会,大家就应该以友谊为重,重温过去的时光,如果攀比、摆谱,不如不参加。难道生活的磨练,就是让人变得越来越庸俗和世俗吗?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友谊呢?还有情怀呢?


新聊斋传奇故事

今天教师节,却见到阔别12年的同学。那是一个黄光裕还是首富的时代,是一个请女生吃麻辣烫就能坐在自行车上哭的时代,是一个中国空气中充满香甜味道的时代。



总有人想象着穿越,穿越回到N年前,你就能变成马云;穿越回十年前,你就去买楼;哪怕穿越回一年前,你也绝不会换一沓美钞。我思维穿越时光,却总念起学生时代的青涩,少年时代的理想,青涩岁月的春梦。这一切在人愈加成熟以后似乎愈加轻视,却也愈加珍贵。就算维度空间真能穿越,穿越的也仅仅是你的身体,而不是思维;这些走过以后很难再回来。



它只是在某个角落里,让你遇到某个人时你才会沾染些许,比如同学。在一个不论和谁聊什么都能谈到房价的年代和社会,我更想回到不论和哪个同学都能聊到放假的岁月和时光。今天同学翻开相册调侃全班合照照片唯独没有我,原来当时全班只有我一人有数码相机,拍下这些照片;我看着大家在我面前,读取着交错的记忆,穿杂着曾经的感知,我发现,我还是“原来的我”…










李三万的三万里

其实,同学聚会最原始的目的是在于维护老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能够在万千人海之中相遇,足以说明我们的缘分深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攀比心理越来越严重,不管是在哪种场合,都想“秀一波”,不秀都不舒服,如果今天在这个局秀输了,明天一定要想法设法赢回来。基于这样子的社会心理,就出现了很多打脸充胖子的现象。

很多人明明没有那么多的钱,但就是要装作一副很有钱的样子,以为这样就可以高人一等。但我想问一句,然后呢?你以为你比别人有钱,其实在那些混的特别好的老同学眼里你就是个跳梁小丑。正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自己有没有钱自己心里清楚就好,没必要搞的人尽皆知。即使我们混的没有昔日的老同学好,但我们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和老同学坐下来说说心里话,我相信,老同学只要有能力去帮你,就一定会拉你一把。

老同学聚会的真正目的是时维系昔日的情感,而不是炫耀谁混得好,谁混的不好。即使混得不好,只要你不装,也没人会看不起你的。

假如,因为你的装模作样,而错过了一次改变现状的机会,你又该像谁哭呢?

既然选择了去参加同学聚会,就是为了互相帮助而去,不要一味的装,即使你装的再像,光鲜亮丽背后的的苦难也只能你自己去承受,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去帮助任何一个人的。

所以说,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坦荡;同学聚会,最重要的就是以诚相待。


一生如一人

这是我的小学毕业照,距今已经有快四十年了,去年冬天和我的小学同学好不容易联系上几个,大家都非常兴奋,大年初二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赶耒,在小城相见了,男女同学一共来了十二名,见面大家情绪都很激动,互相辩认互相打量仔细端祥,乡音未改容颜未变,男同学互相握手,女同学早已泣不成声报成一团。


这位侃侃而谈的是我们的老班长,他是一名优季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光荣的复员军人。

同学们坐在一起兴高彩烈互诉衷肠,我们不谈身份不论地位,不谈钱与权,只谈童年的趣事和往事,现场气氛热闹浓厚,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同学友谊如一杯白开水,纯洁而醇香,不知不觉曰落夕山,同学们依依不舍互道珍重。
这是在小店门口大家合影留念,中途有事走了二名,最后留影十人。我觉得老同学之间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就不能断了联系,虽然不能有福同享吧,但是有困难了吱一声,大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的,老同学之间常聚聚还是有好处的。有不同想法欢迎留言互动。


繁星19410

大部分是没有意思的!

我是一个在社交上很懒的人,懒到什么程度呢?对我好的人我对他加倍好,对我坏的人看一眼都觉得浪费,对我不闻不问的人,我也懒得去交心!

所以,对于大部分同学之间已经生疏,以前在同一班级上课的时候都不怎么说话,毕业或者各自工作分开以后也没有联系过的一帮人在一起聚会,其实我是不会去的,因为没有意思,以前不说话现在就有的说了?何况都已经到了为人父母的阶段了,有各自的家庭,经历过社会的磨砺了,攀比炫耀阿谀什么的肯定会有的,这样的同学聚会我不知道别人想不想去,反正我是不想去的!

当然了,有人说大的班级聚会重要去吧,我会说如果跟我一起玩的好的同学也去的话,我就考虑去,如果玩的好的同学都不去,我80%是选择不回去的!

另外,如果是跟以前玩得很好的同学,现在还联系的同学,聚会的话当然要去了,聊聊家常啊,过往啊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红唇小小

这个因人而异啊。

当年混得不好,现在混得好的:有意思,特别有意思。

当年巨丑,现在会打扮了好看了的:有意思,特别有意思。

当年学渣,现在特能赚钱的:有意思,特别有意思。

当年学霸,现在赚不到什么钱的:没劲,特没意思。

当年好看,现在发福没法看的:没劲,特没意思。

当年混得好,现在混得不好的:没劲,特没意思。

自己当年的女神(男神)也去参加的:有意思,特别有意思。

……

情况还很多,不一一列举了。还有一类人,对老同学聚会完全不感冒,他们认为人生就是一路狂奔,过去的风景就过去了,没什么值得回头去看的,这类人与老同学基本也没什么联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