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聚會有沒有意思呢?

心ing發現

自從大學畢業後,我似乎從來沒有參加過所謂的同學聚會。在這裡指的同學聚會指的是那種原來的班長根據現有的名單或聯絡方式通知當年的同學們,有一定的組織性和紀念性地重聚在一起,人數有十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的那種聚會。畢業已經10年了,至今也不太清楚究竟有沒有所謂的同學聚會,我也不知道有一個人或一些人一直在管理和更新當年同班同學的名單。或許有,反正,我是從來沒有收到過什麼通知。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徹底中斷了跟當年同學的聯繫,還是取決於與不同個體之間的關係和友誼吧。至今仍有聯繫的大學同學不到10個,只要在一個城市,一定會互相聯繫爭取見面的不到3個。我本人對人際關係(包括大學同學)的原則性態度是:少而精。

我也從不主動、有意地搞所謂的社交,它對我來說意味著巨大的負擔和壓力。而且,有那麼多的所謂朋友,也應對不過來,必將陷入廣泛而淺薄的人際關係,這樣不如少而精,只跟自己喜歡的、信任的、可貴的人建立密切而有深度的關係。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的朋友。

人生苦短,沒有必要被眾人所接受和欣賞。在所謂高科技、信息化時代,人們面對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發生著革命性變化的如今,我就是不斷加深自己這樣的想法,不要輕易延伸和擴大“朋友圈”,需要的是坦誠、執著、有態度地珍惜那些自己真正喜歡和信任的朋友。至少對我來說,這樣很知足。

當然,我從來不拒絕也不否認同學聚會的可貴和美好。我也喜歡跟一些當年的同學一起懷舊,碰撞喜怒哀樂,一起探討我們何去何從。倘若將來有機會,我還是願意參加同學聚會的。


加藤嘉一

第一、如果只是單純的同學聚會,簡單敘舊,可以去。

大家一畢業之後就各奔東西了,整個班級相互聯繫的基本上很少。大多數是同城的或是比較要好的幾個人聯繫一些。到了年底,總有人提議弄同學聚會。如果只是單純的同學聚會,簡單敘舊,我覺得可以去。

因為大家許久未見了,再見一見可以一起回憶下當年美好的青春。畢竟有些事情只有在學校裡才會發生。每個人都很懷念還年輕的時候,大家可以一起回憶下當年的趣事,回想下同學情,老師情。因為,在學校裡的日子是最美好,最單純的。

出了社會之後,再簡單的人也會因為生計而變得複雜,再懦弱的人也會因為生計而變得堅強。可以說,那麼多年過去了,大家都變成了樣,回憶下年輕時那最純真的日子,也是件好事。

第二、如果是為了看誰過得好,誰過得不好,那麼請不要去。

現在不少人舉辦同學聚會,目的變得不單純了。再也不是為了見見老同學而聚在一起,而是為了炫耀,為了攀附權貴,為了和舊情人暗通款曲,那麼請不要去。

如果是為了炫耀,去了也只不過是聽著別人誇讚而已。但也許人家內心對你嗤之以鼻,也許背後不知道怎麼議論你呢?所以請不要去。

如果是為了攀附權貴,去了是可以結識一些有權力,有錢人,但是當年有困難時,你低聲下氣去求對方,看在是同學的面子上讓其幫個忙時,人家並不一定會去幫你。因為你對人家又無恩,人家沒有義務要幫你。那又何必如淌這趟渾水呢?

如果是為了和舊情人暗通款曲,也請不要去。如果雙方都還是單身,那可以考慮下,但是隻要有一方已經結婚了,那麼請不要去打擾TA。就算對方對另一半有諸多抱怨,也不要打折藍顏或紅顏的旗號,和對方相處。因為抱著不純的目的接觸對方,其實已經在無形中介入了別人的家庭。如果對方想要離婚的話,也對你有意思,那麼請在對方離婚後,恢復自由身後再同TA交往。只要對方對婚姻還有一絲的留戀,你都不應該主動去接近TA,更不應該暗示TA你有意思。破壞別人家庭是不道德的行為,只要做了就終會有報應的,切記!


女人必知的秘密

這得看是怎麼樣的聚會,如果是一大班人,不去!如果只是一小部分比較談得來的同學。肯定去。

作為七零後,我們那個年代的人比較保守和靦腆。男女同學之間基本沒有任何交流,如果有個別比較大膽的男同學在路上同你打招呼,也被嚇得東張望,生怕被別人看到。

如果正巧被那些八掛的同學見到,嘻,你死定,第二天肯定有桃色新聞滿天飛一一某某和某某好啦,某某鐘意某某啦,添油加醋,令你無地自容,連死的心❤都有!

所以,在時革幾十年的今天,有大部分同學都記不起了。特別是男同學,就算組織起全班同學聚會,也只是同幾個曾經熟絡的交談而己,其他好多連點頭微笑的機會都沒有。

曾經經歷過一次大聚會,得出的結論是一一以後都不去了!


楊桂仙8

本人是比較喜歡和同學聚會,但由於各種原因,並不圓滿,甚至有些遺憾。


搞過5年一聚,搞過10年一聚,搞過20年一聚。還有每年春節期都有小範圍聚會。

剛開始,沒結婚,大家都比較積極,有說有笑,載歌載舞,搖色划拳,把酒言歡,暢談理想未來。


但隨著畢業走出社會,人各西東,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一樣。每次聚會就會有人缺席。我參加過最多也就40人左右,往後30,20,個位數。心都哇涼哇涼的。

缺席的理由各種各樣,放假比較遲趕不上,春節期間不放假,時間對不上,獨自在家帶小孩走不開,要幫忙看店鋪沒空,家裡剛好有飯局宴請,太遠沒車去,又不會開車,晚上不想出門,撞場了去不了……有些理由你想也想不到,聚會越辦越心淡,越辦越沒勁。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能理解了歲了。也難怪。近親不如親鄰,往來的就是真親戚,不住來就只有名譽上的親戚了,更何況是同學。同學之間人各一方,工作不同,時間,空間,都不一樣。以前不熟的,變得生疏,以前熟的變得陌生。大家坐在一走,寒暄幾句,就無話可說了,尬聊,氣氛真不好,尷尬!

認識越早,距離近,聚會的質量越高。小學聚會人數大於初中聚會人數,中學聚會人數大於高中聚會人數,高中聚會人數又大於大學聚會人數……我發現是這樣的規律,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這樣。小學同學都是住同一個鎮,距離近,有時不聚會都經常碰面。反觀大學生,真的是來自五湖四海,每一次聚會真的要四面八方趕來,確實有難度。

另外,由於同學的經濟水平不一致,有錢的炫富,沒錢的也不好意思出來見面。也是聚會人數少的原因。即使聚成了,也是有錢的跟有錢談投資談房談車,沒錢的跟沒錢的談打折談柴米油鹽。這樣的聚會也違背聚會的初衷:同學之情,同窗友誼。


現在基本上對聚會沒什麼感覺了。但如果有通知到我,我還是會去。我覺得我初心不改,同學在我眼中永遠是最可愛的人。


阿梁哥兒

冷暖自知。

講一件我的同學聚會的事情,來湊個熱鬧。

我們那一屆,是最後一屆包分配的。我後來辭職,去外闖蕩,十幾年後,不想在外面幹了,思鄉心切,就回老家發展。我的那些同學,都當了一官半職,他們每年都會舉辦幾次同學聚會。我回來後,他們很熱心,聚會時自然少不了我。

在酒席上,我開口相稱,自然還是學校的那種稱呼,喊著“小某”,旁邊的同學善意地提醒說:“他現在是某某單位的某某主任。”我只得尷尬地改口,喊著“某主任”,心裡卻很堵,興奮勁一下子癟了。心裡想,這不是同學聚會嗎?同學聚會,不就是應該像在學校裡一樣,彼此稱呼曾經稱呼過無數次的名稱嗎?說話還要有所忌憚?

那些人談論的,都是官場生態上的事情,我根本插不上嘴。而且,有不少人,一開口,就是官腔,很不入耳。他們談笑風生,我卻如坐針氈。

再後來,這樣的同學聚會,我能推就儘量推。於是乎,我落了個高傲、不合群的名聲。

既然是同學聚會,大家就應該以友誼為重,重溫過去的時光,如果攀比、擺譜,不如不參加。難道生活的磨練,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庸俗和世俗嗎?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友誼呢?還有情懷呢?


新聊齋傳奇故事

今天教師節,卻見到闊別12年的同學。那是一個黃光裕還是首富的時代,是一個請女生吃麻辣燙就能坐在自行車上哭的時代,是一箇中國空氣中充滿香甜味道的時代。



總有人想象著穿越,穿越回到N年前,你就能變成馬雲;穿越回十年前,你就去買樓;哪怕穿越回一年前,你也絕不會換一沓美鈔。我思維穿越時光,卻總念起學生時代的青澀,少年時代的理想,青澀歲月的春夢。這一切在人愈加成熟以後似乎愈加輕視,卻也愈加珍貴。就算維度空間真能穿越,穿越的也僅僅是你的身體,而不是思維;這些走過以後很難再回來。



它只是在某個角落裡,讓你遇到某個人時你才會沾染些許,比如同學。在一個不論和誰聊什麼都能談到房價的年代和社會,我更想回到不論和哪個同學都能聊到放假的歲月和時光。今天同學翻開相冊調侃全班合照照片唯獨沒有我,原來當時全班只有我一人有數碼相機,拍下這些照片;我看著大家在我面前,讀取著交錯的記憶,穿雜著曾經的感知,我發現,我還是“原來的我”…










李三萬的三萬裡

其實,同學聚會最原始的目的是在於維護老同學之間的感情。我們能夠在萬千人海之中相遇,足以說明我們的緣分深厚。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攀比心理越來越嚴重,不管是在哪種場合,都想“秀一波”,不秀都不舒服,如果今天在這個局秀輸了,明天一定要想法設法贏回來。基於這樣子的社會心理,就出現了很多打臉充胖子的現象。

很多人明明沒有那麼多的錢,但就是要裝作一副很有錢的樣子,以為這樣就可以高人一等。但我想問一句,然後呢?你以為你比別人有錢,其實在那些混的特別好的老同學眼裡你就是個跳樑小醜。正所謂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自己有沒有錢自己心裡清楚就好,沒必要搞的人盡皆知。即使我們混的沒有昔日的老同學好,但我們只要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去和老同學坐下來說說心裡話,我相信,老同學只要有能力去幫你,就一定會拉你一把。

老同學聚會的真正目的是時維繫昔日的情感,而不是炫耀誰混得好,誰混的不好。即使混得不好,只要你不裝,也沒人會看不起你的。

假如,因為你的裝模作樣,而錯過了一次改變現狀的機會,你又該像誰哭呢?

既然選擇了去參加同學聚會,就是為了互相幫助而去,不要一味的裝,即使你裝的再像,光鮮亮麗背後的的苦難也只能你自己去承受,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去幫助任何一個人的。

所以說,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坦蕩;同學聚會,最重要的就是以誠相待。


一生如一人

這是我的小學畢業照,距今已經有快四十年了,去年冬天和我的小學同學好不容易聯繫上幾個,大家都非常興奮,大年初二同學們從四面八方趕耒,在小城相見了,男女同學一共來了十二名,見面大家情緒都很激動,互相辯認互相打量仔細端祥,鄉音未改容顏未變,男同學互相握手,女同學早已泣不成聲報成一團。


這位侃侃而談的是我們的老班長,他是一名優季的共產黨員,也是一名光榮的復員軍人。

同學們坐在一起興高彩烈互訴衷腸,我們不談身份不論地位,不談錢與權,只談童年的趣事和往事,現場氣氛熱鬧濃厚,同學們爭先恐後的發言,同學友誼如一杯白開水,純潔而醇香,不知不覺曰落夕山,同學們依依不捨互道珍重。
這是在小店門口大家合影留念,中途有事走了二名,最後留影十人。我覺得老同學之間好不容易聯繫上了,就不能斷了聯繫,雖然不能有福同享吧,但是有困難了吱一聲,大家都會伸出援助之手的,老同學之間常聚聚還是有好處的。有不同想法歡迎留言互動。


繁星19410

大部分是沒有意思的!

我是一個在社交上很懶的人,懶到什麼程度呢?對我好的人我對他加倍好,對我壞的人看一眼都覺得浪費,對我不聞不問的人,我也懶得去交心!

所以,對於大部分同學之間已經生疏,以前在同一班級上課的時候都不怎麼說話,畢業或者各自工作分開以後也沒有聯繫過的一幫人在一起聚會,其實我是不會去的,因為沒有意思,以前不說話現在就有的說了?何況都已經到了為人父母的階段了,有各自的家庭,經歷過社會的磨礪了,攀比炫耀阿諛什麼的肯定會有的,這樣的同學聚會我不知道別人想不想去,反正我是不想去的!

當然了,有人說大的班級聚會重要去吧,我會說如果跟我一起玩的好的同學也去的話,我就考慮去,如果玩的好的同學都不去,我80%是選擇不回去的!

另外,如果是跟以前玩得很好的同學,現在還聯繫的同學,聚會的話當然要去了,聊聊家常啊,過往啊都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紅唇小小

這個因人而異啊。

當年混得不好,現在混得好的:有意思,特別有意思。

當年巨醜,現在會打扮了好看了的:有意思,特別有意思。

當年學渣,現在特能賺錢的:有意思,特別有意思。

當年學霸,現在賺不到什麼錢的:沒勁,特沒意思。

當年好看,現在發福沒法看的:沒勁,特沒意思。

當年混得好,現在混得不好的:沒勁,特沒意思。

自己當年的女神(男神)也去參加的:有意思,特別有意思。

……

情況還很多,不一一列舉了。還有一類人,對老同學聚會完全不感冒,他們認為人生就是一路狂奔,過去的風景就過去了,沒什麼值得回頭去看的,這類人與老同學基本也沒什麼聯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