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平台博弈备案,规范成第一利器

2017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地P2P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对下一步的整改验收阶段做出了具体、详细的部署,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并对债权转让、风险备付金、资金存管等关键性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57号文的下发在P2P网贷行业一石激起千层浪,整改备案成为重中之重,不管大小平台,所有工作都围绕着57号文展开。而今已经进入四月,距离最后期限越来越近,各地的网贷行业备案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野蛮生长了10来年的P2P行业合规化将逐步完成。

大小平台博弈备案,规范成第一利器

在这个关键阶段,关于网贷平台备案标准的猜想传言层出不穷,很多人认为大平台容易,小平台举步维艰。其实平台的大小不是备案的标准,监管部门的原则是“合规一家,备案一家”,那么什么样算合规?

此次整改备案的初衷是为了清除乱象,从严监管,完成P2P的治理整顿,因此,网贷行业备案最重要的原则是坚持规范性原则。按照相关规定,接入上线银行存管、杜绝资金池;禁止自融和严重关联交易;禁止发布虚假项目标的;禁止发布单个法人企业借款超过100万元、自然人借款20万元以上标。这些规则才是备案不可逾越的真正红线,一旦在这些方面出现违规现象,无论平台背景多厉害、规模有多大,都不可能通过备案,将因违规而退出行业或者重组。

大平台往往存在较大的违规业务,要清理这些历史包袱,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加高昂的成本,社会影响力和波及范围较广,是监管部门此次整改的重点,不可抱有“大而不死”的想法。而对于中小平台来说,船小好调头,无论是业务调整能力,还是监管成本都相对可控,只要规范透明、守法经营,更容易在备案的激烈争夺中冲出重围。

大小平台博弈备案,规范成第一利器

所以,不以平台规模为标准,而坚持规范作为第一要务,这样的严要求、高标准,才能给P2P网贷行业洗涤重生,健康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