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專稿|盧徵遠:公共藝術展不僅要能激活現場更要有研究和創新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展覽海報

2018年4月3日,博鰲論壇期間,“絲路新語·2018博鰲國際雕塑展”在海南開幕,其中由知名藝術家盧徵遠策劃的公共雕塑展,利用海灘地形的公共空間,將國內22位知名雕塑藝術家的36件作品按照“海上絲綢之路”的意象排布,作品與環境相得益彰。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知名藝術家、此次公共雕塑展策展人盧徵遠

“我在查閱海上絲綢之路的時候,發現路線本身組成的線條非常漂亮,於是就以此作為展覽的遊走脈絡,其實策劃會外展覽與在美術館裡面非常不同,要先找出幾個定點,然後再去發散作品,就像是在畫布上創作作品一樣,總要先畫出第一筆。”策展人盧徵遠講到。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王少軍《人與蛙》

展覽以大海和藍天為背景,陽光作為燈光,椰子樹作為隔斷,在經過細緻的挑選和精心的設計之後充滿一種浪漫的詩意,在這裡,策展人盧徵遠將整個展覽作為藝術創作來對待:“其實我的策劃更偏向現場,哪些作品需要以海為背景,哪些放置在草地上,哪些需要與作品互動等等,可能是藝術家的工作更視覺化吧,展覽文本的描述不多,我在展覽的空間佈局以及和環境的關係上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呂品昌《太空計劃》

同時,也與盧徵遠對公共藝術長時間的研究有關,近些年來他不僅在創作上,還有在教學上都強調,公共藝術作品要與所在地的文脈和歷史發生關係,而公共藝術展覽的策劃要有研究和自身的學術脈絡。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傅中望《面鏡》

當下,大的時代背景為公共藝術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機遇和條件,我們要做一些留得住和留的久的展覽:“今年我36歲,在這個年紀有一定的經驗和積累,也不算太老,我相信自己有能量和體力去做一點事情,未來十年是黃金十年,我想要用最充沛的精力做一些能夠真正留下來的事情,希望我們的工作沒有白做,能夠真正的發出聲音。”盧徵遠講到。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展望 《應形1#》

雅昌藝術網:絲路新語·2018博鰲國際雕塑展公共雕塑展由您策劃,首先請您介紹下這是怎樣一個展覽?

盧徵遠:公共藝術到公共空間,不僅僅是空間問題,還有與社會資源對接的問題,比如這次展覽展示的場地是海邊,所以這是一個比較系統的工程,與之前我們針對的美術館系統不同,公共藝術針對的是更大的社會性系統,如何與社會有更好的對話,如何產生更大的傳播效應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公共藝術需要上下文關係,一方面是空間的上下文關係,另一方面是與整個社會大的時間上下文關係,也就是說在內容上我們要和今天的社會發展產生關係,能將社會的某些表徵呈現出來,在藝術層面上,要與空間很好的結合起來,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同時,公共空間又分為商業空間和政治空間,此次展覽兩方面都有,因為展示場地是沙灘具有商業屬性,而此次展覽是由政府牽頭主辦,有政策支持,這兩點保證了藝術作品可以覆蓋到社會的各個層面,這正是此次展覽有意義的地方。

此次展覽的場地是在海邊,特別適合雕塑等公共藝術作品的展示,這樣的一個環境,將展示的作品烘托的具有一種詩意,這點和美術館裡面的呈現是完全不一樣的,此外,一些作品和空間的互動性更強。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譚勳《彩虹》

雅昌藝術網:作為藝術家,在策劃展覽時有怎樣的不同?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盧徵遠 《開合》

雅昌藝術網:整個展場範圍大概有多大?

盧徵遠:展覽的場地大概有六千平左右,由綠地和海灘兩部分組成,整個展場以海和藍天作為背景,陽光作為燈光,隔斷是椰子樹,非常具有詩意。

雅昌藝術網:展覽呈現了22位藝術家的38件作品,藝術家的選擇您是如何考慮的?

盧徵遠:之所以選擇這些藝術家,是因為他們的藝術水準都非常的高,同時又具有非常強烈的個人面貌,而這些作品也都非常適合在戶外展示,通過這次展覽,我發現在中國能夠創作大型戶外作品的當代藝術家和當代雕塑家還是很少的,因為戶外作品對材料、體量都有要求,不是有經驗和沒經驗的問題,而是需要藝術家對作品有非常強的掌控能力。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沈烈毅《雨》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孫璐《破風》

雅昌藝術網:在您看來,在地性創作最重要的是什麼?

盧徵遠:有兩個關鍵詞:信任和勇氣。公共藝術的創作不是一個藝術家的事情,就像我最開始講到的那樣,它是一個系統,所以我覺著人和人之間的信任是最重要的,正是有了這個基礎才能產生公共;這個前提下再有勇氣去突破,哪怕是一點點,不斷的積累下就會產生新的東西。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陳文令《中國風景NO.1》

雅昌藝術網:此次展覽在具體的設置上,您是按照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來佈置的。

盧徵遠:展覽有其自身的主題,我在查閱海上絲綢之路的時候,發現路線本身組成的線條非常漂亮,於是就以此作為展覽的遊走脈絡,其實策劃會外展覽與在美術館裡面非常不同,要先找出幾個定點,然後再去發散作品,就像是在畫布上創作作品一樣,總要先畫出第一筆。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高孝午《再生-鯉魚》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蔡磊《自由之外》

雅昌藝術網:像創作作品一樣。

盧徵遠:其實我的策劃更偏向現場,哪些作品需要以海為背景,哪些放置在草地上,哪些需要與作品互動等等,可能是藝術家的工作更視覺化吧,展覽文本的描述不多,我在展覽的空間佈局以及和環境的關係上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尤其是一些作品的調整,比如最大的作品11米高,最重的作品有五六噸重,調整一次都需要動用重型吊車,雖然很辛苦,但同時也感到非常的滿足和刺激,你想那麼巨大的作品和機械,隨著你的意念在動,那種創作感很強,這也是我選擇雕塑專業的原始慾望,其實就是造物感。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布展現場

雅昌专稿|卢征远:公共艺术展不仅要能激活现场更要有研究和创新

陳志光《樹非木》

雅昌藝術網:當下的公共藝術展覽非常的多,在您看來公共藝術型的展覽比較理想的一種狀態應該是怎樣的?

盧徵遠:首先這是一件好的事情,不管是政府主導的還是商業主導的,能夠有如此多的資源和機會給到公共藝術,這本身是值得慶賀的事情。當然,這裡面也存在了很多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做PPT,用一些圖片和文字資料去販賣一個概念,沒有研究和自身的學術系統,時代已經給我們創造瞭如此好的條件,真的需要有人沉澱下來,做紮實的研究和梳理,繼而產生我們自己的觀點和知識系統,然後再進一步的去真正的創造,而不是一味地複製和拼貼,拼盤式的PPT做法暫時看起來會很快,長久來看是對文化和公共的一種傷害。

近幾年我在公共藝術教學方面也在強調這個問題,包括我自己不管是創作還是策展,一定要有研究,比如上海OCAT浦江華僑城的項目,我們要做十年,研究一年做一個展覽,今年我36歲,在這個年紀有一定的經驗和積累,也不算太老,我相信自己有能量和體力去做一點事情,未來十年是黃金十年,我想要用最充沛的精力做一些能夠真正留下來的事情,希望我們的工作沒有白做,能夠真正的發出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