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楊絳先生誕辰:認真地年輕,優雅地老去

紀念楊絳先生誕辰:認真地年輕,優雅地老去

文 | 王臣

整理自《認真地年輕,優雅地老去:楊絳傳》

對很多人來說,楊絳是女神無疑。

她有完美的愛情,幸福的家庭,傑出的成就,而她整個人自始至終都是從容優雅的代名詞。

作為一代名人,她的人生並不順風順水,如何走過戰爭與動盪,在長達一百年的時間裡始終保持不爭不慌的狀態,是楊絳身上最大的謎。

也許答案,就在她自己的闡述裡: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在年輕時認真經歷生命的歷練,方能在歲月中優雅地老去。

01

楊絳酷愛讀書,並將這一習慣保持了一生。

比如,楊絳喜愛李煜的詞,父親推崇杜甫的詩。

就讀書這件事,他們父女二人還有過這樣的對話:

“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

“不好過。”

“一星期不讓你看書呢?”

“一星期都白活了。”

無論是留學英國,還是耄耋之年,楊絳最大的愛好,也只是回家讀點書,做點學問。

02

對待愛情和友情,楊絳涇渭分明,絕不曖昧。

費孝通一向喜歡楊絳,在得知楊絳和錢鍾書交好的消息之後,他心中憤懣。憤懣中又夾雜了一點委屈、傷心和不甘。

費孝通專程找楊絳談話,說自己更有資格做楊絳的“男朋友”。

雖然楊絳看重與費孝通的友誼,但是談到男女情感的問題,楊絳從不含糊,更不妥協,始終立場明確,表述清晰。

她說:“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過渡(as an end, not as a means);換句話說,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若要照你現在的說法,我們不妨絕交。”

這個“普通朋友”的原則,在楊絳心中,從未更改。

紀念楊絳先生誕辰:認真地年輕,優雅地老去

03

談及曾經遭遇的窘迫過往,楊絳坦然接受,還能愉快地打趣。

在錢鍾書的驚世之作《圍城》當中,寫到曹元朗與蘇文紈結婚的事,也暗藏當年自己與妻子大婚之瑣細。

楊絳在《記錢鍾書與〈圍城〉》中說:“結婚穿黑色禮服、白硬領圈給汗水浸得又黃又軟的那位新郎,不是別人,正是鍾書自己。因為我們結婚的黃道吉日是一年裡最熱的日子。我們的結婚照上,新人、伴娘……都像剛被警察拿獲的扒手。”

楊絳和錢鍾書的婚禮,先是西式,再是傳統婚禮。

傳統婚禮在錢家辦,楊絳老老實實地按照錢家的規矩,行磕頭禮、給各家敬茶、連日奔波,甚是勞累,以至於結婚的第二天就病了一場。

04

楊絳性格溫婉,但絕不怕事,面對屈辱和不公,嚴守底線。

抗日戰爭末期,在離家很遠的工部局半日小學教書的楊絳,每日乘車之後還要步行很久,才能改坐有軌電車抵達學校。

其間,曾遭遇日本人上車突襲檢查。全車人都要起立,只有楊絳起來得最慢。

有個日本兵便來找她麻煩,用手抬起她的下巴。

不知哪裡來的勇氣,楊絳不卑不亢,竟大喝一聲“豈有此理”。此言一出,全車人都嚇得目瞪口呆,覺得楊絳此命不保。

也不知是何緣故,聽楊絳一聲吼,那名滋事的日本兵竟退了回去,未再糾纏。算是僥倖。

楊絳想想也後怕,次日,便更改了上班路線。

05

對於名譽榮辱,楊絳一向看淡,她更在乎的是身邊人如何,生活能否有尊嚴地繼續。

1951年秋,知識分子改造大會開始。楊絳被控訴一場,她的內心卻也淡定,只是看透。

第二天,她還特地打扮了一番,拎著菜籃去了校內菜市。那是學校人最多的地方,倔強的楊絳想著,她倒要看看諸人的嘴臉,看看大家如何嫌棄並避開她。

有人視若無睹,有人假裝客氣。有故人避之不及,也有陌生女子願意伴她同行。人性是無法被消滅的。哪怕一百個人昧了良心,也總會有一個站出來扛起自己的良心。

一如楊絳所講:“靈性良心人人都有。經常憑靈性良心來剋制自己,就是修養。”

06

但是楊絳也有著急的時候。

文革時期,有一次和同事被安排去打掃外文所一個偏僻的儲藏室,楊絳竟在廢紙堆裡發現了自己被收繳的《堂吉訶德》譯稿,還是被收繳時自己用厚實的牛皮紙拼命包緊又被“五花大綁”的樣子。顯然是無人問津之後,被隨手丟棄。

只要沒被銷燬,一切都好。

想都沒想,楊絳當下便“偷”走了自己的譯稿。楊絳先把稿子存放在女廁,然後伺機帶了出去。

可是,正要走,就被同事看見,同事大喊:

“楊季康,你要幹什麼?”

監管人聽到之後走來。楊絳見狀如臨大敵,像抱住自己的孩子一般死不撒手,說:“這是我的稿子!”

對翻譯家來說,作品大於一切,即使自身遭受了難堪的待遇,但是愛護作品、尊重知識的原則卻無論如何不能改變。

紀念楊絳先生誕辰:認真地年輕,優雅地老去

07

晚年的時候,楊絳已把一切身外之物放下,她的境界愈發沖淡平和。

她曾翻譯過英國詩人瓦特•蘭德(Walter Savage Landor)的一首詩: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

其次就是藝術。

我雙手烤著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準備走了。

這首詩,一直被楊絳鍾愛多年。

大概是因為蘭德的詩照見了楊絳的心,彷彿是她今生今世的註腳——她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烤暖了人世間所有的幽暗和不明。所謂“隔世知音”,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歲月輪迴,靜水流深。

她這一生,如同明滅之中劃過的一根火柴,用幽幽微光照亮著茫茫穹蒼。

紀念楊絳先生誕辰:認真地年輕,優雅地老去

楊絳的一生,絕非一帆風順,她的成就也絕非唾手可得,在《走到人生邊上》中,她回顧自己的一生,寫下這樣的句子:

人有優良的品質,又有許多劣根性雜糅在一起,

好比一塊頑鐵得在火裡燒,水裡淬,

一而再,再而三,又燒又淬,再加千錘百煉,

才能把頑鐵煉成可鑄寶劍的鋼材。

而楊絳的一生,便是認認真真淘洗汙穢、萃取精華的鍛鍊過程。

謹以《認真地年輕,優雅地老去:楊絳傳》,致敬楊絳先生。

紀念楊絳先生誕辰:認真地年輕,優雅地老去

民國女子大多特立獨行,

唯獨她,

不攀高也不怕下跌,

用力去愛,用心生活,

於從容不迫間,

成就百年優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