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放鬆拔長,是怎麼鬆,鬆哪裡?很多人不清楚!

練習太極拳必須要放鬆拔長,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怎樣放鬆?松到什麼程度?長到什麼程度才算合適?太極拳是意氣神形的運動,即練意又練氣,即練神又練形。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形成了太極拳獨特的練功方法。練太極拳必須有放鬆,放鬆的同時要有意識的把身肢放長,以加強全身的彈性鍛鍊,有了彈性,進而成為掤勁。也就是說勁生於彈性,彈性生於身肢的放鬆拔長。

太極拳的放鬆拔長,是怎麼松,松哪裡?很多人不清楚!

正雷太極書院劉家瑞老師

1、虛靈領勁和氣沉會陰

虛靈領勁、領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不可用力,百會穴須有虛靈自然之意,氣沉會陰是在松肩、塌胸、松腰、松胯、屈膝、虛實圓襠分清的同時,把氣自然傳到會陰,兩腿的內側有著向相反的方向拉開,這就是使周身放長的感覺。

2、松肩墜肘

沉肩的主要作用是將臂部與肩部因下塌而接牢,臂肩接牢,才能使臂生根。同時,由於墜肘,使肩部與肘之間達到放鬆拔長。當手臂進行螺旋式纏絲運動時,是以墜肘作中心的。同時,墜肘和坐腕又可以使肘與腕之間放長。因此,沉肩墜肘和坐腕是整個手臂的放鬆拔長。

太極拳的放鬆拔長,是怎麼松,松哪裡?很多人不清楚!

正雷太極書院陳林波老師

3、塌胸松腰

塌胸,要求胸不可突出,胸突出則橫氣填胸;胸前下凹,容易駝背。松腰,是指腰勁向下自然松沉。塌胸松腰是在松胯屈膝的同時下塌,心氣下降,兩肋下松,腰勁自然松沉,是以前胸作支柱把後背放鬆拔長的動作。

4、松腰圓襠、開胯屈膝的旋轉

這是腿部的放長。腿是站在地面支撐著全身的重量,要想放長就比較困難。因此對腿步提出了松腰圓襠、開胯屈膝的要求。要求在這種特定姿勢下“圓襠”,用螺旋式的運動來更換虛實,這主要表現在膝頭的旋轉上。這樣當腿步向外旋轉時,使外側處於放長內側為收縮。這種腿的旋轉配合著手、臂、身的左旋右轉成為全身的旋轉,兩手上升,身法下降,就可以達到其跟在腳,勁發於腿,主宰於腰而形於手指的完整一體的勁。

太極拳的放鬆拔長,是怎麼松,松哪裡?很多人不清楚!

正雷太極書院劉家瑞老師

5、拔背

一是松肩,肘向裡合,形成左右拔背;二是頭上領與松腰(指腰勁向下自然松沉)形成對拉,形成上下拔背。

虛靈領勁和氣沉會陰是身軀放長;塌胸松腰是以前胸作支柱把後背放長;松肩墜肘是手臂放長;松腰圓襠,開胯屈膝,並使腿部得以松活旋轉,是腿部在這種特定姿勢下放長的結果。“由松入柔、運柔成剛”。松、柔是使身肢放鬆,拔長的關鍵所在,初學者不可不細心揣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