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蟻人”治蟻60年 家中養10萬隻白蟻供研究

77歲“蟻人”治蟻60年 家中養10萬隻白蟻供研究

黃漢智為防治白蟻在家中養10萬隻白蟻以研究其習性。

“蟻人”治蟻60載不停步

黃漢智在家中養10萬隻白蟻供研究 77歲依然在“狙擊白蟻”

好萊塢電影中,有一位特別的超級英雄“蟻人”,很多讀者都熟悉。在順德大良,有一位老工程師黃漢智,也被鄉親們親切地稱呼為“蟻人”。他從1958年開始,就從事防治白蟻工作,已在這個崗位上辛勤耕耘了60年。已經77歲高齡的他,仍奮戰在“狙擊白蟻”第一線。他為了研究白蟻,甚至自己在家中飼養了十萬只白蟻,按照他的說法:“要消滅你的敵人,首先要了解你的敵人”。

“蟻人”黃漢智在自己的辦公室掛了一幅標語:“年將80未算老,專業60不停步”。顯然,他在防治白蟻工作的道路上將繼續前行。

當年大良:幾乎一半房屋存在蟻患

1956年,年僅15歲的黃漢智考入新會鳳峰防治白蟻技術學校,跟隨當時的權威白蟻防治專家李始美學習滅殺白蟻技術。兩年後,才17歲的黃漢智就回到家鄉順德大良投入“狙擊白蟻”第一線。為什麼那麼匆忙?黃漢智回憶,是蟻患實在太厲害了。

據當時官方統計,1958年,當時大良有9000多戶人家,總人口3萬多人,白蟻侵蝕嚴重。根據調查,43%的房屋都有白蟻,就是說,幾乎兩間房子就有一間存在蟻患。大良組織了一支90人的“無蟻運動”青年突擊隊,黃漢智任大良消滅白蟻服務組組長,連續奮戰7個月,消滅蟻巢2萬多個,在全縣率先實現“無蟻鎮”目標。

1970年,黃漢智又領到了新任務,當時承擔省重點榨糖任務的順德甘蔗田,出現了大面積的白蟻患,順德有關部門專門請來外國專家先後兩次來到現場取樣、研究,但最終沒有制服白蟻。後來,順德在錦湖公社魚湧生產隊劃出300畝蔗地作為實驗研究基地,黃漢智所在的技術團隊經過3個多月的研究,終於攻破白蟻侵蝕甘蔗的技術防治難關。後來,有關部門在大良、杏壇專門開設了培訓班,推廣防治技術,各鎮甘蔗栽培技術人員紛紛前來參加培訓。

有一次,美國一家白蟻藥廠的銷售人員來廣東推銷白蟻藥,銷售人員找到了黃漢智,提供了多種樣品,請求他做實驗,看哪種藥物效果好、消滅白蟻的殺傷力強,並提供相關的實驗數據。在實驗中,他把自制的藥物加入對方的一種藥物中,發現殺蟲效果特別好,超過對方原有的效果。黃漢智所用“中西結合”的辦法,也讓他成為大家認可的“治蟻專家”。

77歲“蟻人”治蟻60年 家中養10萬隻白蟻供研究

白蟻很有趣

研究對手:家中養起十萬只白蟻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量木製傢俱及裝修進入千家萬戶。白蟻也開始大面積出現在人們的居所。黃漢智感覺“滅蟻”工作絲毫沒有減輕,防治白蟻依然任務艱鉅。

他曾經將一塊籃球大水泥塊放在實驗室,不到三個星期,他的十萬白蟻大軍就將這塊水泥完全蛀空,顯示了白蟻的驚人能力,“白蟻不僅會築巢,還會築路。”黃漢智說。

防治白蟻是一門科學技術,並不是撒撒藥粉那麼簡單。通過長期的實踐,他已經先後研製出第二代、第三代的白蟻藥,使消滅白蟻藥品的毒性低至人畜無害。

事業傳承:黃家已是“滅蟻世家”

黃漢智的一身本領,有沒有繼承者?答案是肯定的,黃漢智的幾個兒子深得家傳。為了讓李始美、黃漢智老一輩專家的防治白蟻技術更好地造福社會,黃漢智的兒子繼承父業,而且在白蟻防治、四害防治、登革熱預防控制等領域贏得口碑,黃家已是真正的“滅蟻世家”。

兒子們也取得不錯成績。當年父親打贏了“大良白蟻防治戰”“甘蔗田白蟻防治戰”,兒子黃錦明也有代表作:有一回,香港周關福先生的一艘捕魚的木質漁船發現白蟻,周先生在香港請人防治過兩次,效果都不佳,後經朋友介紹,周先生把漁船開到東莞太平,由黃錦明前去下藥,一次即將白蟻完全消滅。後來船舶大修,把部分爛木拆出,全船未見白蟻。至今,木船防治白蟻已過20年,白蟻消失了。

白蟻趣事

黃漢智研究白蟻超過半個世紀,養10萬隻白蟻超過10年,在他的研究中,白蟻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趣事。

白蟻“軍事紀律性”很強

黃漢智在“甘蔗田白蟻戰”中發現,白蟻有很強的軍事紀律性。當時他觀察,白蟻的工蟻出蟻巢後,10~12小時內,一定要返回蟻巢,而且“軍事紀律性”極其嚴明。黃漢智曾下藥給一批工蟻,發現它們臨死之前,“嚥下最後一口氣”,也要在12小時之內,返回100米外的蟻巢,黃漢智感嘆道:“小小的白蟻也是紀律嚴明,不可小看。”

白蟻有“高速公路”

在“甘蔗田白蟻戰”中,黃漢智有一個驚人發現,當時尋找白蟻巢穴非常困難,工蟻們返回蟻巢,在10~15米的地方,出現了一條“中樞路”,筆直通向蟻巢。就是說,找到了“中樞路”,就差不多找到了蟻巢!

他繼續研究,還有更有趣的發現,這條中樞路居然和人類的高速公路很相似:中樞路是一條“雙向車道”,如果是超過70萬隻白蟻的大巢穴,就有12米長,大約4~5條“車道”;如果是40萬隻到50萬隻白蟻的巢穴,就有10米長,4“車道”左右,工蟻們進入中樞路,就會加快速度,高效返回或飛出巢穴。

白蟻竟會“變性別”

這是黃漢智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在自己養白蟻的過程中,故意將其中一塊沒有蟻后、只有工蟻的4萬隻白蟻巢穴遷出,遠離蟻后的“輻射範圍”。幾年後,他居然發現其中部分工蟻“變性別”了,“但沒有轉變為蟻后的程度,具體情況我還在研究,白蟻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群體,真的不能小看這個生物啊!”黃漢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