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都有哪些现象?

涨字板

地震前有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

其中宏观异常主要包括:地光、地声、地下水异常等。而其中在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7.8级地震前,就有人听见轰隆隆的类似雷声的地声,也看见过类似闪电的地光。但是,还没等当地人反应过来,地震就猝不及防的发生了,并且造成了高达24万8千人的死亡。地震的宏观异常还有地震地下水的异常,主要包括如上图所示的上升、下降、翻花等各种情况。但是,也要和人类生活造成的水位等变化、气象条件变化造成的地下水异常加以区别。

而地震微观异常主要包括:地震活动、地壳形变异常、地震电磁异常和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等。微观异常与宏观异常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只能用仪器进行监测。比如我国成功预报的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就在震前观测到了地震活动异常——小震活动、地震条带异常和地震地下流体异常——氡气异常。


地震博士

 一、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二、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

  地震前动物反应动物 异常表现

  牛、马、驴、骡 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猪 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羊 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越圈逃跑、闹圈

  狗 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猫 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兔 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鸭、鹅 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鸡 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鸽 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鼠 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蛇 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鱼 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蟾蜍(癞蛤蟆) 成群出洞,甚至跑到大街小巷

  三、气象异常

  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如: 浮云在天空呈极长的射线状,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届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

  地震前兆有哪些现象的相关内容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更多地震前兆有哪些现象的相关资讯,欢迎你来加入和补充,谢谢。


中国吉林网

灾难一旦发生,生死存亡就在瞬息之间。

地震来时如何躲避?如何自救?多了解一点自救就能多一点生存的可能,多知道一些互救可能就多挽救一条生命!

地震发生时如何减轻伤害?

破坏性地震从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作为个人,如何在瞬间冷静地作出正确避险的抉择呢?

室内遇到地震

地震发生时,如果恰好是独自在家,首先必须关掉燃气,然后躲在桌子底下。或躲入面积较小的房间、墙角的位置,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时,可以头顶安全帽等物跑到室外开阔地带。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则应待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乱跑,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跑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如果你住的是楼房,应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能使用电梯。

注意:千万不要躲在大型家具的角落里,一旦家具倒了,那可是致命的危险;地震时也要避免选择靠近玻璃窗、瓷器、灯具、摆在高架上的物品以及挂着灯饰品等的位置做掩护,因为一旦脱落或破碎是很具杀伤力的。

户外遇地震

在户外遇到地震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远离高压线、大的广告牌。

公共场合遇地震

在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地铁等场所,要保持镇静,就地选择躲藏处,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不要盲目跳楼,也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地震后的自救互救

震区群众,尤其是家庭、邻里之间的自救互救,是减少地震时人员伤亡的有效手段之一。

自救:保存体力,设法互救,争取一切生还的可能!

1.被埋压人员首先要鼓起求生的勇气,要消除恐惧心理,能自我离开险境者,应尽快想法脱离险境。

2.被埋压人员不能自我脱险时,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特别是腹部以上的压物,等待救援。可以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烟尘呛入窒息。

3.被埋压人员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以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应利用一切办法与外界联系,可用石块敲击物体,或在听到外面有人时才呼救。

4.被埋压人员应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扩大安全生存空间,最后向有光线和空气流通的方向移动,以脱离险境。若无力脱险时,应尽可能减少体力消耗,在可活动空间里,设法寻找代用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互救:争分夺秒抢救生员,急中有序,尽力救援,减少伤害!

1.组织家庭、邻里互救。家庭人员和邻里熟知被埋压人员位置,可及时进行抢救。在救人中要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器物等声音。

2.要根据房屋结构、发震时刻等特点,通过询问或倾听,确定被团人员位置后,再行抢救,防止意外伤亡。

3.救人时要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在瓦砾堆中,要及时抢救处在房屋底层或未完全遭到破坏的地下室中的幸存者。

5.救援要讲究方法,首先应使被救者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防止窒息,再暴露胸腹部。若伤员不能自行出来,不能强拉硬拖。救援时可用小型轻便的工具,如铲、锤、凿、棍等。使用时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接近被困人员时,更应小心,不用利器硬挖。

6.在搬运伤员时要注意:必须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并了解有多少可运用的搬运器材、工具和沿途的地势及道路状况。如抢救现场无合适工具抢救者采用徒手搬运时,要注意尽量将伤员的重量贴近自己的身体,使用最有力的身体部分如腿与肩进行搬运。尽量减少二次伤害。

大灾过后“防疫”很重要!震后注意疫情防治和疫情控制!

首先,要注意饮水卫生,要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尽可能经净化、消毒后再饮用。

其次,要对可能的污染源进行消毒,如病人的粪便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处理或深埋,以杜绝传染源。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用免疫药物或打预防针。

好了!灾难无情人有情,为亲赴灾区的志愿者和医护人员致敬,也希望能为灾后科普尽一份力!

愿平安!


百科名医


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的侵入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的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通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摩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摩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只能感觉得到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分、狂躁不安,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在浅海处见到深水鱼或陌生鱼群。鸡飞狗跳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地震前动物反应以及动物的异常表现:

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jiù]、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猪: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羊: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越圈逃跑、闹圈。

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兔: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动物异常

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鸽: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蟾蜍(癞蛤蟆):成群出洞。

古语动物反常的情形,也有几句顺口溜:

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气象异常

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


地光

如:

射线云:浮云在天空会呈极长的射线形,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

地震云:地震云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地震的云体,在地震发生前云体的颜色为:白色、灰色、橙色或者橘红色。地震云的特点: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的分界线,多出现波状。目前地震云的形成没有统一的理论,只有一些假说。

地震云的形成有三种说法:

热量学说: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引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溢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所在地。

电磁学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的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从而形成了地震云。

氡气成因说:正常存在于地层中的由多种带电荷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氡气,受板块运动的挤压下,其正常释放到大气中的数量会在板块应力累积和地应力突变时,发生跳跃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在大气层中与游离水分子产生宏观的云室效应,就是我们看到的地震云,地震云实际上是地氡的释放轨迹。地氡是地震常规检测的指标元素。由多种带电的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的氡气具备云室效应和地震前氡气的突变都是实测证明了的,地震云是由有板块运动导致的氡气过量集中释放,在大气中和游离的水分子形成宏观的云彩(云室效应),所以地震云的氡气成因论是具备理论和实践基础的。

地震云详细形态简易分析:

如果地震云的长度很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如果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很深,则所对应的地震的深度就很深;如果地震云持续的时间很长,则所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如果地震云得颜色为灰色,则说明地震很严重。

地声异常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地光异常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中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


娱小川


这是今天九点时拍到的天空,坐标河南!


这样挺好174351556

2008年5月12曰,我们坐大巴到九寨沟去旅游,大巴车到了汶川境内,早晨晴空万里,天空上没有一朵白云,那个天蓝得很不正常,山上的树,草看的很清楚。

11点钟在映秀镇,吃过中午饭上了大巴车,天气开始变化,乌云秘布,天空黄得十分吓得人。马上要下特大雨暴似的,天空黄的相当恐怖,天黑了,司机开着车灯行驶着,导游说大巴车没油了,要到乎近油库加油,大巴车停下来,我们刚刚下车。乎近的狗拼叫,叫的好吓人。也就下午2点38分,轰隆隆,就象压路机的音声,天摇地动,山崩到裂,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听房屋倒塌的声音,狂沙吹过来谋住了我的眼睛,一片漆黑,好象是世界末日,,,,,地震了,地震了,,,,。

.


莫亚军1

5.12我当时在幼儿园上班,我是成都的那天天气很闷热,太阳不是很大就是烘起的那种而且天黄黄的,我早上一进教室就看见一只大老鼠在教室跑把我们三个老师吓安逸了!一上午老鼠跑出来三次,我们还说今天老鼠是不是疯了教室那么多人它都要出来遛弯,然后中午睡觉的时候听到隔壁小区里的狗也在叫所以小朋友们都没睡好熟,到了快起床的时候就是两点过地震的时候我们还差20分钟才起来我和另一个老师就做在门后面,门是关起的突然听到门咚咚得响,另一个老师就说哪个敲门轻点嘛!我就站起来看见对面小区的楼在晃,我就说李老师块是不是地震了!我们抱起娃娃就往外面丢,。


梦想都是条纹色


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概括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类。

动物异常举动

公元前373年,历史学家们记录了地震发生前几天动物的逃窜现象,包括了老鼠,蛇,黄鼠狼等。几千年来,出现了许多关于动物预感地震的谣传,鲶鱼疯狂游动,鸡停止下蛋,蜜蜂离开蜂巢等等。无数的动物主人声称目睹了它们地震前奇怪的行为。动物感觉到了什么一直以来是一个谜。一种理论认为,动物能够感知地震前地下释放出来的某种气体或者地下的电性变化,才会有如此奇怪的反应。


1975海城地震前震

地震是一种突发现象,自从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产生了地震学这门学科后,地震学家们就一直在试图寻找预测地震的方法,民间流传的地震前动物异常也被许多科学家所重视。

地震学家们在日本,加利福尼亚等地震频发的地区对动物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希望能够发现动物的举动与地震的关联。但是多年的研究并未有很好的进展。”我们面前摆着很多的民间传说,“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地球物理学家Andy Michael说,”动物的举动被太多的因素所干扰,交配,捍卫领地,掠食等等。我们很难从中找到与地震相关联的举动。“



研究表明动物举动与地震没有关联

中国在1975年成功预测了海城大地震,给当时在研究动物异常行为的地震学家们一线希望。但是他们后来发现,中国的地震学家是根据大地震前震做出的预测,并未与动物有任何关系。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在地震后报告动物的异常举动,是因为”心理聚焦反应“(the psychological focusing effect)。人们只会在地震或其他灾难发生后才”记起“动物奇怪的行为,如果地震没有发生,人们就不会记得这些奇怪的行为。[1]

地震云

地震云被民间认为是地震即将到来的又一标志。地震云在古代就有记载,印度学者伐罗诃密希罗(Varahamihira)在他的书中提到了地震前夕奇怪的天气。在现代依然有一部分人声称观察到云与地震的关联,科学家们也在对此进行研究。目前地震学界认为,地震和云没有关联。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认为:“地震是固态地理的现象,现在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间有内在关联性。到目前为止,除了事后分析之外,还没有真正的证据证明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的发生。”


氡气释放

有报告称1995日本神户地震前地表氡气含量增加了10%,有一些房子的地下室被检测出氡气。这一现象仍在为科学家们所研究中,并没有得出结论称地表氡气的释放和地震相关联。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地震云、气象异常等

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的侵入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的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通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摩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摩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只能感觉得到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分、狂躁不安,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在浅海处见到深水鱼或陌生鱼群。鸡飞狗跳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地震前兆 动物异常 漫画

地震前动物反应以及动物的异常表现:

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jiù]、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猪: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羊: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越圈逃跑、闹圈。

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兔: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动物异常

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鸽: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蟾蜍(癞蛤蟆):成群出洞。

古语动物反常的情形,也有几句顺口溜:

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气象异常

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


地光

射线云:浮云在天空会呈极长的射线形,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

地震云:地震云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地震的云体,在地震发生前云体的颜色为:白色、灰色、橙色或者橘红色。地震云的特点: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的分界线,多出现波状。目前地震云的形成没有统一的理论,只有一些假说。

地震云的形成有三种说法:

热量学说: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引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溢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所在地。

电磁学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的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从而形成了地震云。

氡气成因说:正常存在于地层中的由多种带电荷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氡气,受板块运动的挤压下,其正常释放到大气中的数量会在板块应力累积和地应力突变时,发生跳跃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在大气层中与游离水分子产生宏观的云室效应,就是我们看到的地震云,地震云实际上是地氡的释放轨迹。地氡是地震常规检测的指标元素。由多种带电的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的氡气具备云室效应和地震前氡气的突变都是实测证明了的,地震云是由有板块运动导致的氡气过量集中释放,在大气中和游离的水分子形成宏观的云彩(云室效应),所以地震云的氡气成因论是具备理论和实践基础的。

地震云详细形态简易分析:

如果地震云的长度很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如果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很深,则所对应的地震的深度就很深;如果地震云持续的时间很长,则所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如果地震云得颜色为灰色,则说明地震很严重。

地声异常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地光异常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中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异常报告,都在震前几秒钟至1分钟左右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地光。如海城地震,澜沧、耿马地震等都搜集到了类似的报告。

地气异常

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地动异常


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科学上将他称为前震(foreshock)。前震的定义是:所有先于最大震级的震动都称作前震。有些前震人可以感觉得到。最为显著的地动异常出现于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之前,科学家们也通过前震对海城地震做出了准确预报。从1974年12月下旬到1975年1月末,在丹东、宽甸、凤城、沈阳、岫[xiù]岩等地出现过17次地动。

地鼓异常

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7.9级地震前约半年,甘孜县拖坝区一草坪上出现一地鼓,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高20厘米左右,四周断续出现裂缝,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与地鼓类似的异常还有地裂缝、地陷等。

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在北方地区日光灯在震前自明也较为常见。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几天,唐山及其邻区很多收音机失灵,声音忽大忽小,时有时无,调频不准,有时连续出现噪音。同样是唐山地震前,市内有人见到关闭的荧光灯夜间先发红后亮起来,北京有人睡前关闭了日光灯,但灯仍亮着不息。

电磁异常还包括一些电机设备工作不正常,如微波站异常、无线电厂受干扰、电子闹钟失灵等。

经验诗歌 听语音

一.地下水异常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二.生物异常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


无枝没芽

我和老婆 会头晕


子小小花十1

地震是共业所致,共业当中还有别业,所以有的人能够死里逃生。前兆主要还是体现在动物身上,不进食,慌燥不安等等,虽然动物们愚痴,但是他们却能看到死神的脚步,所以才会恐惧不安。人类尽管聪明,但却不知道危机的存在,于是乎,死到临头也不知。汶川大地震前一个月,社会早刊上报导,四川绵阳的数十万只青蛙冒着被车辆压死的危险长途大迁徙,还有大熊猫不再吃竹子了,可怜的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却浑然不知死神的临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