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的民族英雄身份受到质疑,理由充分吗?

黄强

梅花岭外督师祠,睢阳信国武侯事,数点梅花亡国泪,倾覆江山过可辞?

弘光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扬州城破被俘,于南门城楼上慷慨就义。史可法的事迹固然让后人尊敬,也不能随意谤议民族英雄,但略数弘光政权建立后史可法于军政方面一系列的举措也可有些耐人寻味的地方。


首先看看军事力量对比,甲申事变后,史可法督师四镇兵力三十万,守在江淮防线,与镇守武昌的左良玉二十万军首尾相连,其水军以及云贵,两广还未算进去,如果能在驱虏面前统战李自成,张献忠等部还有四十万人马,东南一带尚有水军,总共兵力百万之众绝不夸张。

而入关的清军八旗主力能有多少人呢,从其人口基础上就知道不会太多,满打满算十三万左右,哪怕加上吴三桂等投降的队伍也不会超过二十万。况且占领的地区仅仅限于京畿,山,陕部分,除京畿外还没有多余兵力在占领区地方统制机构,在以后历次战役中连机动兵力,战略预备队都没有,往往在这个方向战斗结束再转移另一侧作战,而南明小朝廷军政大员们总是闲庭信步,任由战机流逝。


其次财政物资上,甲申五月,清兵部右侍郎金之俊上书,“西北粒米全给于东南,自闯乱后,南粟不达京师,北地米价日腾”。向来东南是富庶之地,也是国家财政主要来源,所有生产物资的产地中心,只要南方一掐漕运,北方社会运转马上出问题,而事实上南明小朝廷从来就没试图真正掐断运河这条生命线。

多尔衮刚入北京时就讲过“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能捞多大地盘就捞点,只打算先守北京,并没有打算南下的意图,至少对自己能不能一举南下统一全国是绝对没有把握的。这也由清政府发的文告证明,“不忘明室,辅立贤藩,共保江左,通和讲好,不负本朝”。


这上面的一番话是多尔衮集团的实情,是缓兵之计向南明朝廷放个烟雾弹,等待时机再兵锋江南?但不管怎么样南明朝廷和他的一号军事长官在大顺军出京西走后,面临河南河北山东大部真空地带,丝毫没有光复国土的概念,一直到史可法殉国都没派过一兵一卒,使当地百姓和下级官僚“引领南师,如望时雨”。

实质上,南明弘光帝,马士英,阮大铖,包括史可法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去收复北方,生怕为了区区那些地方而破坏一厢情愿的南北对峙局面,而是一心想要偏安江南,即使后来清政府己经开始出兵要占领全国的局面下,还梦想着和清政府保持南北割据,而不是搞统一战线,联合大西,大顺共抗外敌。这帮人既迂腐无能,政治眼光又幼稚,史可法和马士英,阮大铖之流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不同之处只是个人品德,他们之间的争斗更应该说是党争而已。


正是多尔衮集团看穿了南明小朝庭软弱无能,一心偏安志无他图的本质,在甲申十月后一改初衷作出了占领中国全境,兵锋直指江南的决定。多尔衮的文告与最初发布的文风大变,不称史可法官衔,只称史老先生,“今若拥号称尊,便天有二日,俨为劲敌”,已视南明为伪朝。

而史可法回了著名的《史可法复多尔衮书》,从文学角度讲引经据典,煌煌而言,可作范文,但从气度,气节上讲实在不敢恭维。回文中称“大清国摄政王殿下”,别人称先生,你反称别人殿下,气数上已矮一截,更为破天荒的是首次在明朝官方文中承认了大清政权并且在对方认为己方是伪朝的情况下,在这里作为士子一贯讲究的名正言顺和气节呢?


对李自成农民军的强悍居然表示“为贵国忧,法且感且愧”。又称两国关系是“小人构衅,志起兵端,先帝深痛疾之,旋加诛戮,此殿下所知也”,这里史督师就不厚道了,竟然骂起袁崇焕来了,虽然这时袁崇焕还没平反,但已经“天下冤之”,估计他认为袁是先帝钦定罪人,骂两句无所谓。

行文之间还拍马屁,“贵国笃念世好,兵以义动,万代瞻仰”,到这份上了,还和满清谈甚“义”字,还没忘记在剿灭大顺时让清政府带上南明,“成未服天诛,伏乞坚同仇之谊,合师进讨,共枭逆成之头”。文中大书三国,东晋,两宋等一大堆偏安朝廷来证明南明的合法性,以图修好。可叹可怜史大督师躬身之作,还妄想联虏抗寇,乞求自保一方。


四镇之一兴平伯高杰意外被杀,史可法完全有机会收取兵力,当时高杰之妻因高杰之子年幼,让其拜史可法为父,可史可法因高杰以前是“流寇”而拒绝,此时倒要讲究名正言顺了,白白丧失了一个实掌军队的机会,其能力与眼光可见一斑。

1645年三月,清军主力在完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于潼关击败李自成后已休整完毕,多铎由潼关东进南下直取江南,四月十八日兵锋已至扬州城下,而此时史可法放弃江淮门户睢州,从今江苏宿迁撤至扬州,此时此刻,史督师背后就是南京。朝中有马士英,阮大铖之流,受辱是难免的,更有那个自己没有拥戴之功的皇帝对他耿耿于怀,回是回不去的了。

攻城前双方对峙九日,多铎五次书信劝降,史坚决不回。四月二十四日夜,清军发动总攻,第二天扬州陷落,所以准确讲扬州是一日即破。固然兵力悬殊,但明军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史可法虽然清廉,但他在兵势颓废之际也阻止不了手下对百姓的“践踏无所不至”,带兵将军“得名妓以娱军暇”。


史督师投降是不可能的,从容赴义是他唯一的选择,其殉国的气节令人钦佩。但史可法在军事,政治上的作为后人应当自有公论。笔者曾经看到过一种说法,史可法是南明皇朝的忠臣,但不是大明朝的忠臣,还是颇有道理的。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看遍山川

看待历史不能事后诸葛亮。


明末清初那段风云变幻的年代里,身为明朝旧属的女真族随着努尔哈赤而崛起,皇太极时代更是糅合归一化为满族,1644年,满清入关,随后南下,已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事情,民族对碰色彩更加浓重,剃发令的颁布,更是达到高潮,在这种情况下,史可法守扬州,城破拒降而死,于国,为明朝尽了最后的忠义,于民族,想以一己之力护汉家土地,城破而不降,留下汉人的风骨,却抵挡不了天下大势,史可法死后,扬州十日伊始,守护的故土终是被异族屠杀,这样的民族英雄,还有人质疑…

如今56个民族是一家人,讲究团结,展望未来,可是过去的历史也要客观面对,当时天下局势,已不是普通的改朝换代,剃发易服,汉族的惊天浩劫,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个宁死不屈人,拥有汉家风骨的人,称之为民族英雄又有何不可,也不能用现在的角度全面否定过去真正发生过的历史。


为了自己的民族尽了最后的力,保持了最后的风骨,不能因为之后两个对立民族成为一家人就忘记这段历史,我们铭记历史,不在于记仇,而是要教育后代,什么是民族脊梁,什么是真正的是非观,也绝不会因为某些人的颠倒黑白而对民族英雄否认。

史可法的民族英雄身份被质疑,简直无稽之谈,56个民族为一家,每个民族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民族英雄,再进行一体化也不能把自己民族独有的记忆去除了。

个人见解,谢谢观看。


宋安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