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華為收購小米的可能?

大青島你只能仰視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了

一個是世界百強的通信巨鱷華為。



一個是十年間崛起的創新性公司。



可能很多人對華為和小米這兩家公司因為存在手機產品的競爭關係,有所誤會。其實,對於華為,跟現在的小米公司的發展到方向來看,手機業務,也僅僅是他們的核心業務之一,並不是全部。

先來看看華為



華為是成立於1987年的一家民營的,生產銷售通訊設備的,通訊設備科技公司。也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2013年超越世界第一大電信設備商愛立信,進入世界500強,排在了第315名。

2016年,又在中國企業500強中佔據27位,甚至中途一度佔據榜首。

更是在2017年越至世界500強第83位。

華為的營收16年達到5000多億,17年更是超過了6000億。

現在我們知道了華為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手機生產商,華為還有三大業務,包括了消費者業務,企業業務,還有運營商業務。而手機業務,營收其實只佔整個華為的34.5%。

再來看小米

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電子產品研發的互聯網公司。

而就是這麼一個聽起來不怎麼樣的公司卻在短短七八年間創造了無數的奇蹟,小米公司自創辦以來,保持了令世界驚訝的增長速度,小米公司在2012年全年售出手機719萬臺,2013年售出手機1870萬臺,2014年售出手機6112萬臺,2015年售出手機超過7000萬臺,而2016年出貨4150萬臺,暴跌了36%,這時候很多人唱衰小米,說小米就此要跌下神堂,然而,2017年,小米再次創造奇蹟,創下超過9000萬臺的神話。更是打破了互聯網公司銷量下滑後不能逆轉的魔咒。是的,他做到了。



小米2017年10月份就完成了年初1000億銷售額的計劃,營收再創新高。

全年營收預計約為華為的1/6。不過從總體上看,小米現與華為還有很大的差距。

雖然就目前體量上看華為完全有能力收購小米,但請不要忘記小米是一家僅僅成立8年的,非常年輕的,非常有創造力的公司。傳聞小米的上市也近在眼前了,這將意味著小米打開真正走向世界的大門。相信這樣一家公司也不至於甘心被收購。

再著,這兩家公司也都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存在良性競爭才有進步,才會不斷的發展。才會讓世界真正認可中國製造。

所以就目前的發展狀況而言,小米沒有被華為收購的可能。

我是浪馬兒,手機控,遊戲控,喜歡的請關注我,大😜


浪馬兒

不可能的事,兩家公司都是勢均力敵。只有競爭才會有更好的產品出現。一家獨大,壟斷了行業就會出現品質下降,服務下降,看看目前壟斷的幾大行業就知道了!



小米作為一個科技創新企業,目前發展得正是如日中天,華為作為老牌的科技公司也是老當益壯。二者會齊頭並進向前行,反觀ov,只做單一的手機產品,靠錢砸出來的品牌才是最危險的品牌。


太原街頭巷尾那點事兒

就目前來說華為根本看不上小米,當然小米也不會同意被收購,一般意義上收購都是在力量懸殊的兩個企業間進行的,一般被收購的公司都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技術基礎的公司,運行出現問題~收購者以高於市場評論的價格入手,並承擔被收購公司的所有債務~



兩家公司企業文化差異也很大,華為是世界通訊巨頭,不好的地方拿錢砸技術,不管你服不服,華為科研投入真的是一筆巨資~小米的話真的是營銷高手,小米不是最高的,熱度一定是最高的,雷軍的智慧~小米根本就沒有華為需要的技術和市場,華為為什麼要收購?


小米不願意,雷軍這個人的智慧真的應該被佩服,有遠見,雷軍的夢想是做超越蘋果的公司,並且2018年小米上市,一切充滿了希望,小米怎麼可能願意被收購~


用心生活的小Q

華為沒有必要收購小米啊,華為就像個超級培養基,想往哪塊延伸,基本上都能伸出一塊市場。

華為原來有個說法:雲管端。但是一直以來最重要的都是管子,也就是通訊設備。從管子向上下兩頭延伸。上面是雲,下面是手機電腦啥的。

而且,任老闆一直不熱衷於併購。

小米也不會屈就於華為之下滴。雷軍是中國互聯網創業的元老級人物。任正非創辦華為的時候,雷軍剛上大學但是沒畢業就創業了軟件公司,1992年加盟金山到現在也有26年啦。

所以從小米誕生那天雷布斯就是衝著蘋果去的。連華為都沒放在眼裡。

現在的小米生態,比較多元。但是雷軍重心始終在手機上。

而華為則雲管端齊下,手機是其中一個部分。餘大嘴可以換掉,榮耀可以相對獨立。但是都是大軍團的一個板塊。

從這點上,雷軍的靈活程度,會遠高於華為,但是家底比華為薄了些。

現在他們都活得好得不得了,閒的蛋疼才併購。


前幾年,曾經中國手機領導者之一的酷派手機,與360、樂視的愛恨情仇,看傻了國人,又有曾經的全球霸主諾基亞,落入了微軟的懷抱。在手機行業,那像如今華為收購小米這樣的大併購還有嗎?是否會有,吉普認為有這幾點我們瞭解後,就會明白了。(併購是非常高深的學問,吉普非專業人士,只是淺談)

併購是用來幹啥的?

在吉普看來,併購至少有著三個點,是促使企業之間形成併購的行為:1)取長補短;2)惡性競爭;3)打擊競爭對手。其實我們只要仔細發現,現在的智能手機同質化是很嚴重,在技術上、功能上,每一個手機廠商的產品都基本具有,小米手機與華為手機、榮耀手機體現的差異化並不是很大。

那是為了市場份嗎?的確,從2017年的數據來看:2017全年數據,華為市場份額佔19%名列第一,隨後緊跟的是OPPO、vivio,分別是18%、17%,第四位是小米(12%),第五位是蘋果,佔11%。華為如果收購了小米,在手機市場份額上,會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但這並不能幫助華為取得更好的提升,至少小米靠硬件利潤並不高。如果華為要併購企業會是什麼企業呢?吉普想會是佳能、徠卡之類在攝像方面強的企業,這一點是可以提高華為的拍照能力。

資金是否足夠?

雷軍,從金山技術人員一步一步走到CEO,再到小米創始人,創造出獨角獸小米公司。他,會在談判中輕易讓步屈服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華為要併購小米,顯然是不可能的事兒。除非,小米在未來的某一天出現頹敗局勢,華為才有可能。


科技吉普

看到其他的回答,我氣不打一處來

華為已經成立幾十年了,作為一個成立不足十年的小米,就可以和華為分庭抗禮,我想問問還有哪一家公司可以做到?華為手機除了有自己的處理器,我不知道它其他的創新在什麼地方的。

手機後蓋的曲面設計你在全世界所有的手機廠商中是小米not一代最先使用的,後來華為跟風,全面屏的概念是小米提出的,後來華為也開始跟風,用陶瓷作為手機材質也是小米最先使用的,作為一個成立不足十年的公司,小米已經研發了自己的第一代處理器,每個公司都有自己成長的過程,當年華為的第一代處理器出現的時候市場反饋是什麼樣的你可以自己去查查。


有些人就是為了黑而黑,一點兒都不理解小米的人在那裡瘋狂噴小米,華為手機這兩年讓與大嘴領導的海軍徹底帶起來了,瘋狂的寫黑文去黑友商,有些人做沒做過,我想自己心知肚明,華為手機在國外市場賣的風生水起,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華為整個體系對通信領域的掌控,還有就是這幾十年華為在海外的影響力,在其他方面我沒有看出華為手機的優勢。

到現在還有人說小米是山寨機,說小米沒有創新,是幾個人圈錢的工具,說這些話的人麻煩去看一看雷軍是什麼人,看看他到底缺不缺錢,下面多圖預警:






哪些整天黑小米的人趕緊閉嘴吧,最起碼等你徹底瞭解了小米之後再去黑,別做無腦的噴子,說以後華為會收購小米的人,你們醒醒吧,在未來小米一定比華為做得好!!!


叄石數碼

說實話,是沒有可能性的,因為兩家公司都作為一個手機行業裡的巨頭企業,基本不存在這一家收購另一家的這種情況出現,就像原來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是不存在這兩家互相收購的情況的。

真正出現巨頭收購巨頭的情況只會出現在那個行業在下降趨勢或者其中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滑。比如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就是這種情況的其中一個例子。

現在的手機行業是一片紅海,而且小米和華為兩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還有盈利模式,像小米公司,他以手機業務為核心,打造了生態鏈體系,這個體系的最大特徵就是它以手機為核心,向外輻射到家居,還有智能硬件方面,他在手機上的投入或者是盈利,肯定是沒有像智能硬件的盈利高的。但是他的手機銷量很好的帶動了其他產品的銷量。

小米在幾年前就打造生態鏈,但是在1516年兩年裡說,打造的生態鏈還沒有爆發真正的生命力,但是在2017年,我們看到在小米之家的,在全國火熱,然後手機銷量重回全國領先,我們看到了它的生態鏈,在這一年裡爆發出來了,強大的生命力。

然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華為,華為作為一個硬件廠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它是上一代中華酷聯,是個較大的手機品牌,唯一一個轉型成功的在智能機市場的前期很多企業都沒有轉型成功,而華為依靠著自己的硬件實力較強,開發出來了自己的處理器,然後我們可以看到華為依靠著自己的硬件實力在這個市場搶佔了較大的市場份額。

華為真正實施的是雙品牌戰略,我們可以看到真正的華為手機是做高端用戶,高端用戶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品牌溢價也是比較高的,而他的榮耀手機是主要是針對年輕的用戶,可以提高自己的銷量,所以華為是真正依靠硬件起家,華為手機在整體業界的評價,尤其在質量評價方面還是較高的,當然可能還比不上蘋果這種高質量的手機,但是蘋果因為品牌溢價的原因,較高的價格也必須保持,讓它保持較高的質量。

理論客觀上來講,兩個品牌都是中國國產品牌崛起的象徵,我們希望看到的不是說一個品牌收購另一個品牌,而是兩個品牌的自己獨自擅長的領域做出了好的成績,這才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最好標誌和實力證明。



尋歡

我覺得可能性很大,畢竟華為的人也不少。



還有,就算他們自己不吃,收購個幾百幾千斤給員工做福利、送客戶都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個人認為華為收購點小米,很平常,不值得也沒必要大肆炒作。


射聲校尉

華為收購小米暫時沒有這個可能性。雖然華為現在是國內銷量第一的廠商,但是小米也緊隨其後。而且小米各方面的產品十分豐富,隨時有可能反超華為。在這種實力相當的廠商間產生收購行為是不大現實的。

或者在未來幾十年後,華為有可能收購小米或者被小米反收購。因為時間是他們共同的最大敵人!時間長了,它們還能保證自已的市場地位嗎?它們依然有競爭力嗎?它們還會不爭創新嗎?只要它們只要其中一方經營上出現重大策略問題的時候都可能發生收購行為。世事無絕對!

兩個都是我中意的品牌合而為一的話叫什麼好呀?難道像恆大淘寶隊?叫起來彆扭!還是不要合併的好,有競爭才有進步!而且大型的廠商都合併了,小的還能生存?沒有競爭對手那叫壟斷!不想這是發生,想想中國移動就噁心!小百姓要糟央的!真心的都不要合併!越多競爭越好!我兩家都支持!


女兒國太監

企業收購和被收購就像男女結婚一樣,必須是兩廂情願的,不要誤解為收購方是強者,被收購方是弱者。那種情況會達成兩廂情願呢?業務同質化,通過合併排除同業競爭的內耗,降低營銷成本;業務互補,與其兩家都在對方領域新啟爐灶,開疆闢土,不如結為一家共圖大業;優勢互補,兩家企業(甲、乙)的終極產品是A+B,那麼甲乙結為夫妻皆大歡喜。總之,達成企業併購的必要且充分條件是:收購方需要被收購方的業務(技術、品牌、銷售渠道……)

現在來看小米和華為。小米以個人消費產品手機、電視、路由器為入口,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為分析調查源,野心是做顛覆全消費領域的智慧製造者,其硬件核心業務是不僅限於電子產品的個人消費品。華為的主營業務是通信技術工程(企業終端解決方案及其製造安裝調試、通信技術研發、大型通信工程的承建,比如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機房設備、移動基站等等),華為比小米高大上不止一點點。

華為跟小米除了手機業務處在同業競爭之外,相同點和互補性並不多,即使手機,華為小米各具個性,特色鮮明,不存在同業同質問題。他們結為夫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結論:華為不可能收購小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