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援青梦 力行良医术——记援青干部海西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曹飞

青海新闻网讯 “那位脑部受伤的患者在海西州医院是完全可以治疗的,但家属一定要下西宁去看……唉!”看到这样的情形还是刺痛了刚到海西州人民医院上班的曹飞医生,他的话语里透着惋惜和无奈。

再次见到曹飞医生时,他正在给一位患者查看头部。他已在州人民医院脑神经外科急诊科工作了一个多月,与刚到海西时相比黑瘦了一些。

曹飞是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10余年,对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的诊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今年3月来海西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承担援青医疗任务,目前已开展了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方面的诊疗工作。

得知我们的采访意图后,曹飞医生腼腆地推辞道:“不用宣传我们援青医生怎么样,其实最重要的是让海西的老百姓知道我们医院目前能够治疗什么疾病、能够开展哪些诊疗项目。通过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获得老百姓的认可,而不再是生病了就往西宁或者其他地方跑。”

在随后的采访中,曹飞医生向记者吐露了自己的援青理想。州人民医院开颅手术一直都在做,包括一些常规手术做得都很不错。对我个人来讲,今后的工作方向主要是以下两点:一方面是探索构筑颅脑损伤的一体化治疗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从院前急救、入院后院内救治到康复治疗、出院后随访的系统管理。希望在援青期间与医院的同事一起努力,建立颅脑创伤规范化救治体系,提高颅脑创伤救治水平。另一方面是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规范治疗,在州人民医院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发现患者血压控制的都不太好,病人的依从性差。住院期间在医生的指导下能按时服药,一出院服药很不规律,这就涉及慢病管理。对脑卒中患者来说,合理、规范治疗非常重要。脑卒中规范治疗涉及院前、院中、院后的整体衔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在院前、院中、院后给患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方案,出院后患者知道怎么做,主治医生在患者出院后还能掌握他的治疗状况。

经常看到病人和家属拿着一堆片子奔波于各大医院门诊求医,对患者而言,这样的寻医问药方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仅耗费人力财力,还很有可能延误病情。解决“就医困难”问题是海西州人民医院面临的一个课题,也是摆在所有医生面前的一个课题,目前海西州人民医院各学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如何推动医疗能力快速提升、多学科协调发展,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如何有效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赖,这是所有援青医师和医院医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