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郴州農事的一些習俗

民國時期郴州農事的一些習俗

民國時期郴州農事的一些習俗

農事民俗是農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的文化創造。它具有農業生產的季節和週期性特點,是農民在長期的觀念和生產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產物。既是生產經驗的總結,又是指導生產的手段,具有明顯的傳承性。古代農人按照農曆二十四節,因地制宜安排一年農事,沿襲至今,已為農俗。

起春

民國時期,農民在交春後,擇定吉日,在牛角和趕牛鞭上繫上紅布,把牛牽到田邊,先燒香敬神,按東南西北方向作揖後,念道:“今日起春,祈禱蒼天,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然後趕牛下田,架上犁,翻地幾圈。謂之“起春”。新中國成立初期,部分農村仍襲舊俗。

瑤族至今還保留著起春節。資興茶坪瑤山每年農曆三月十日,族人敲鑼打鼓,到盤王廟舉行祭把活動,舞龍舞獅打長鼓,招禾魂,提船送蘊神,析禱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併到山上刀耕火種,啟動春耕生產。

敬鳥

郴州人有敬鳥習俗。農曆二月初一,農家戶戶以糯米作餈粑,並用竹枝穿上餈粑,插在田的出水口上或菜園門口,有的還邊插邊念道:“鳥兒公、鳥兒婆,請你下來吃糯糯,糯糯粘到你的嘴,紅線吊到你的腳,不要吃我園上的菜,不要啄我田裡的禾。”此俗在鄉村中沿襲至今,但真正敬鳥者少,這一天倒是人享用餈杷的多。

下谷種

民國時期,農民下谷種,一般是“清明下種,立夏分秧”。播谷種前,先在秧田邊敬奉神明,祈禱秧苗長得好。並燒紙錢,插三炷香,左右兩炷彎成弓和絃,中炷直插,象徵弓箭,下射蟲、鼠,上驅雀鳥,以保豐收。新中國成立後,因種雙季稻,播種季節提前至春分前後,且用薄膜育秧。1956年,農業生產集體化,無人再燒香敬神。

蒔田

民國時,擇定插田吉日。先由戶主或有經驗的農民燒香敬神後,再下田扯秧,謂之“開秧田門”,扯第一手秧不能朝太白星方向,下田後,擰出水,擦於手指各關節;傳秧不用手直接交,免得“秧風”。插田時,由插田能手首先下田按田的直線方位,從此岸插到彼岸,橫直相對,一溜標直,謂之“破域”。能承擔破域者,一定是插田好手,否則絕難勝任。“域田”蒔好後,各自下田跟著域田分插,蒔田時還講究“五酒三飯搭餈粑”,即早晨起來先飲酒、糖果、餈粑,然後下田扯秧。早上、半上午要吃點心,早餐、中餐、晚餐都要飲酒,且菜餚豐富,蒔田全部結束後,主家還辦筵席以慰勞,一般要十道菜,主要有五道,寓“五穀豐登”。插田是辛苦農活,但也是充滿歡樂與希望的時侯,故有“小孩盼過年,大人喜蒔田”的俗語。插田將近尾聲,有的農戶有秧剩,只要缺秧戶跟剩秧戶講一聲,都能滿口答應,且不要分文。但不能去偷秧,俗話說:“偷谷生,偷秧死”。

嘗新節

嘗新節的日子早禾剛熟未開鐮,中禾半熟,遲禾還在灌漿。未種早禾的人家就要到別人的早禾田摘禾穗,摘禾穗嘗新是自古就形成的規矩,誰也不會阻攔,但有個尺度,只能摘一盅飯的禾穗,在10穗以內,若超過此數,就要被鄉親們認為是貪小利的人。將摘來的禾穗曬乾,用舂胡椒的舂垸去穀殼,用小碗或茶盅蒸成飯。

洗禾鐮

舊時(指民國及其以前,下同)秋收完畢,農家清洗禾鐮、禾桶,以便收藏。是日晚餐,主家多作餈粑,備豐盛酒餚,祭祀穀神,款待割禾客。俗稱洗禾鐮、洗禾桶。

冬田

秋收完畢,農家習慣於扶犁翻田,將泥巴耙爛整平,蓄水浸泡,謂“一年不冬,三年落空”。冬田,有“冬不耕,禾不清”之說。新中國成立後,群眾積極興修水利,推廣水稻良種和種經濟作物,講究科學種田,冬田改為種草籽、油菜。1980年起,桂陽、嘉禾等縣實行大面積烤煙、稻穀輪作。“一季烤煙一季稻,錢糧雙收農家笑“。

種花生

種花生前,剝去花生種子外殼,將其撒在大路上讓人踩,認為踩了花生殼,多了幾谷籮”。花生殼不能燒,認為“燒了花生殼,種了沒收穫”。

求雨

清末民國時期,遇上大旱年成,禾苗乾枯,農夫心急如焚之時,農村中有威信的長者便倡導求雨。求雨隊伍由身強力壯的男人組成。其中部分人用轎子抬著菩薩走村串洞;一部分人敲鑼打鼓;其餘的人員跟著轎子一路燒紙燒香祈求下雨。求雨隊伍的人,不戴草帽,腳穿草鞋,以示求雨誠意。沿途各村村民均站於道路兩旁燒紙燒香,有的則向菩薩及求雨隊伍潑水。近城農民求雨,先將菩薩抬到縣衙門口,要求知縣(知事)一同求雨,知縣(知事)要腳穿草鞋,走在求雨隊伍的最前面,否則農民就要責罵。新中國成立後,全市人民大力興修水利,積極抗旱。破除迷信,此俗已消失。

舊時郴州境內鄉民將久旱不雨、莊稼失收視為鬼怪作孽所致。於是,每逢大旱,便燒香拜佛,祈求玉帝、龍王“顯靈”,降伏鬼魅,普降甘露。若還不下雨,則聚眾把龍王菩薩從龍王廟搬出來,置烈日下暴曬三天。再無雨,便擇日請巫師作道場,鄉民頭戴柳條,抬龍王菩薩遊鄉過洞,直至見雨方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